近日,已故“亚洲女首富”龚如心遗产案,再起风波。
其现任遗产管理人黄德伟、庄日杰,控告前任管理人劳建青、黎嘉恩在任期间失职,向他们追责并索赔。
这场长达16年,涉及金额高达1400亿的遗产风波,再次引起全城关注。
![]()
回顾龚如心的一生:生前波澜壮阔,身后依然风起云涌。
她曾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狠角色”,却常年扎着两条羊角辫,穿少女短裙,人称“小甜甜”。她一边跟公公争夺百亿遗产,一边花32亿请风水师“大海寻夫”。
她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全部财产捐给社会,成立“中国诺贝尔奖”。却没想到,这份善念竟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性考验……
![]()
1955年,18岁的上海姑娘龚如心,与青梅竹马的王德辉在香港一间普通公寓里,喜结连理。
婚后俩人白手起家,创办“华懋置业”,丈夫在人前决胜千里,妻子在身后充当军师。
![]()
经营项目,由一开始的代理西药、工业原料、农业产品等,逐步扩展到房地产市场。他们最先开发的是香港新界、沙田地区,从买地、建房、到销售、租赁和管理,一条龙包揽,“分层出售”、“分期付款”,就是他们家开创的。
1969年,夫妻俩又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眼界,在香港楼市低迷时疯狂抄底,一举拿下铜锣湾、尖沙咀等黄金地块,华懋置业再上台阶成“华懋集团”,参与的香港地产发展项目高达700多个。
到了80年代,华懋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之一,连李嘉诚都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句:真狠!
![]()
可就在此时,危险却接踵而来。
1983年,王德辉第一次遭绑架,龚如心花了1000万美元才得以赎回丈夫。谁想,仅过去7年,王德辉再度被绑,这次却没能回来。
龚如心预付了一半赎金,绑匪却并未按约定放人,警方抓到绑匪后,她才得知:王德辉已被扔进公海。
龚如心不相信,她每天晚上都抱着丈夫的衬衣入睡,坚信丈夫会回来。此后,52岁的她,扎起双马尾,穿上小短裙,因为王德辉曾说最爱她18岁时的模样。
她走到人前,独自撑起和丈夫一起创立的商业帝国,带领集团走出香港,走向世界。
![]()
1992年,龚如心回内地考察,在河南投资近4亿,发展电力、铝业等实业。隔年她又在英国投资地产公司,这笔投资不久增值到1个多亿。1994年,龚如心斥资40亿,一口气收购香港中区多栋大厦,成中环女地王。
到了97年香港回归,龚如心资产高达70亿美元,成全球最富有华人女性,比霍英东、何鸿燊还要有钱。华懋集团在她带领下,登上巅峰。
![]()
然而,人性的考验,正悄然而至。
就在丈夫失踪7年后,公公向法院申请宣告儿子“死亡”,并且翻出一份1968年的遗嘱,声称儿子的遗产全归自己。龚如心不服,她手上也有一份遗嘱,是丈夫失踪前立下的,上面写着全部财产留给妻子。
就这样,双方各自请来最顶尖的法律团队,遗产官司一打就是数年。
与此同时,风水师看准龚如心寻夫心切,信誓旦旦地说:“王先生还活着,在某个荒岛上。”
前前后后,竟骗走她32亿港元用来“作法寻人”。
直到2005年,几经波折,法院终于判龚如心胜诉,她继承丈夫接近400亿港元的遗产。
可这时的龚如心,已被确诊癌症晚期。
两年后,龚如心病逝,享年70岁。她一生无儿无女,临终前曾立下遗嘱:遗产只留部分给家人所需,其余全部拨入名下的华懋基金,作慈善用途,未来要设立类似“中国诺贝尔奖”基金。
她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
![]()
葬礼刚结束,那个曾经骗走32亿的风水师陈振聪就蹦出来,手持一份“神秘遗嘱”,声称自己是龚如心遗产的唯一继承人,还曝光大量跟龚如心的亲密照片和视频。
法庭上,由龚家人打理的华懋基金,怒斥陈振聪厚颜无耻,与之展开拉锯战。双方经过4年的较量,最终法院裁定陈振聪伪造遗嘱,判刑12年。
就当人们以为,百亿遗产就这样尘埃落定时,香港律政司又将华懋基金告上法庭。理由是,华懋基金只是龚如心遗产的“受托人”,而非“受益人”,这意味着华懋基金只能受托,按照龚如心的遗愿管理遗产,而不能随意投资、挪用。
![]()
原来,龚如心的慈善义举由来已久。早在1991年,她为华东水灾捐出1000万,斥资数百万港元,引进外国耐干旱草种,免费供给西部11个省份。
香港回归那一年,她拿出2000万,在北京成立基金会,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等6所高校的教育事业。又在哈佛设立“龚如心学者奖”,每年供25位内地官员到哈佛培训,为祖国培养人才。
拒统计,自香港回归后,龚如心捐献给内地的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超10亿美元。
临终前,龚如心自己的资产包括继承丈夫遗产在内,已经高达800多亿,她曾表示,希望由政府部门甚至国家领导人亲自监管这笔巨额遗产,确保未来能成立类似“中国诺贝尔奖”,把慈善落到实处。
![]()
于是,2012年,香港律政司的官司打到终审法院,最终胜诉。法院让华懋基金和律政司,各自拟一份关于遗产的管理方案,提交法院审批。
然而到了2023年,法院发现华懋基金未能满足“财政稳定”这一关键要素,彻底撤销其遗产“受托人"身份,由律政司重组遗产管理架构。
律政司不敢怠慢,自己担任“保护人”,保障遗产的正确使用,设立了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新的“受托人”,同时组建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管管理公司的运作。三足鼎立,互相制约。至此,长达16年的遗产争夺战,终于暂告一段落。
而如今,现任管理人又提出质疑,其出发点也只是希望这份巨额遗产不被“有心人”利用,违背了龚如心做慈善的初心。
值得欣喜的是,据了解“中国诺贝尔奖”基金,正密锣紧鼓筹备中。
希望龚如心的这笔滚滚财富,能继续化作润泽社会的甘霖,把她的善念继续传承下去。
图|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