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文明古国韩国,为什么偏偏爱吃泡菜?【深度解读 】

0
分享至

最近在网上讨论韩国,它总会宣扬自己的“文明发达、历史悠久”这一国家形象,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微妙的错位。



拿传统美食来说,谈到印度,人们想到的是各具风味的美食传统,而提到韩国,最先跃入公众记忆的,却往往只是泡菜。

泡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通常只是佐餐的小料,很少当作餐饮的主食。

但是韩国却把泡菜作为饮食文化的核心。

在韩剧《爱在哈佛》中,男主表达心意的方式,是用珍藏的泡菜煮一锅泡菜汤,

如果将这个场景带入中国,这差不多就是男主带着咸菜疙瘩与一盆黄酱赴约,画面难免显得有些味道。

这让人不得不感叹,韩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泡菜,并且以此为傲?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韩国的气候以及地理因素。朝鲜半岛地貌起伏、山地广布,韩国适合耕种的地区不足三成。

另外,韩国的夏季气温能达到四十度,冬季甚至能到零下三十度,且寒期漫长。

虽然说韩国地理位置不差,适合种的食材种类较多,但自然条件恶劣,单位产量低。

韩国为了应对漫长的冬季,这种能长期保存、口味偏重、下饭性强、搭配面广的腌渍品顺势成为首选。

韩国有关泡菜的饮食礼法也因此越来越多,例如偏好丰富的种类,餐桌上多是小份多类。



从现在看,喜食泡菜像是一种风格,但从历史溯源,其背后也有存粮拮据的现实。

古代粮食产量更加低,韩国王公贵族或许能“样样来一点”,多数平民只能勉强度日。
韩国烹饪方式同样受气候影响。

韩国的饭菜中很少见到中式那类大火快炒,更常见的是冷面、泡菜等凉食,或石锅拌饭、大酱汤、烤肉等不易骤冷的热食。



韩国夏季闷热潮湿,有钱人也未必想吃大鱼大肉等荤腥,冷面这时候更适合闷热的夏季。没钱的人更是吃不起复杂的饭了。

韩国冬季寒冷漫长,要是以炒菜为主,菜出锅就凉了。食材一起煮成汤,用火一直加热,既顶饱又好吃。

但是普通人吃上这种饭并不容易,多数还是酱和泡菜配米饭。冬季搭配上热水,就是普通百姓常见的大酱汤。



韩国人在菜式上难以发挥想象,没有多样的菜式,就在主食上多下文章。

朝鲜半岛最常见的粮食是糯米和粳米,于是发展出与泡菜并称的年糕传统。在半岛的饮食里,几乎遇到什么日子都要吃年糕。

不同的节日要搭配不同的做法!

例如韩国会在农历三月初三吃“杜鹃花饼糕”,中秋吃“松饼”。结婚、办丧事、祭祖、生孩子等重要场合,也要用各式各样的年糕当礼品和供品。

韩国对于年糕有很多讲究,这背后也有它的无奈,韩国本地能用的材料不多,又要撑起礼节和面子,只好在大米上反复变花样。



看地图能看出来,韩国三面环海,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出丰富的海洋文化?

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在于“腥”。海鲜这类食材往往需要大量的调料去腥,而半岛最常见的酒是米酒,酒色浑并且度数低,而且作为去腥料价格昂贵效果也不太好。

至于其他的调料也是不容易得到。再加上,韩国烹饪多用煮与烤,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海鲜。



这种情况在十六世纪辣椒传入后发生变化。

辣椒能提味、能让人出汗发热,很快就受到韩国人的欢迎,辣椒强烈的独特风味也改变了当地的口味基础.

海鲜的食用变得更加盛行,用辣酱腌、辣味炖,慢慢成了日常做法,连带让泡菜的种类也丰富起来。



即便有辣椒的加持,海鲜也只是被塞进原有做法里,并没有发展成一套独立又庞杂的菜系。

韩国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食材不易获取,不足的产量,为了生存,促生了韩国人以保存、保温、保量为核心的饮食策略。

要说韩国最体面的一道“讲排场”的菜,就是“神仙炉”。

这种菜多在韩国重要节日上桌。食材用料多,荤素都会有,每样都要先裹粉、蘸蛋、煎一下,再放回锅里一起煮。



从他们的饮食发展也能看出朝鲜半岛幅员不广、资源有限,却因战略地理优越,常年站在大国角力的前线。

这种地理位置极易激发它的野心,但是朝鲜半岛凭瘠的资源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让他难以发展出与野心相对应的文化底蕴和实力。

就拿过节的吃食来说,古代时的高丽使者在中国看到不同节日有不同的吃食,花样不断,回国后想效仿,却发现手头材料多半只有大米和腌菜。

想要创新,又发现要么不适用,要么早就是别人玩剩下的,于是,只好守泡着菜与年糕,反复雕琢,把它们抬成传统的标志和身份的符号。



这样看来,半岛人眼中的泡菜在不单单是一道菜,还是应对恶劣天气与食物匮乏的救命稻草。年糕汇聚着半岛人的衷心祝福。

同时半岛人民还发明了冷面和大酱汤这两种食物,来应对朝鲜半岛极端的冷热环境。

他们的烹饪习惯也深深受到气候的影响。

快炒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面对寒冷时,一出锅就冷这一致命缺点并不设和韩国人的天气。但是把所有食材放进一口锅里,能将所有味道锁在锅里。

半岛人民钟爱石锅拌饭也是因为它能靠石锅保温。米香、酱香、蔬菜和肉在高温下混在一起,最后还能吃到带劲的锅巴。



讨论韩国的饮食,不是为了给他贴标签,而是要弄清楚韩国泡菜文化的表面现象和背后原因。

韩国饮食文化中泡菜是核心,既是现实选择,也是文化的自我认同。泡菜同时满足韩国人过冬、保鲜和提味的需要,还塑造了独特的餐桌审美。

年糕作为韩国人的主食,也是紧贴节日和仪式,变成记忆和身份的一部分,即使现在有了更丰富的选择。



因此,韩国的饮食习惯一个是地方环境所特有的限制,另一个则是社会结构的影响。

泡菜是为了应对严寒有效的方式,大酱汤在粮食不充足、还要取暖的现实中形成的独特文化。

这么看韩国的饮食文化也许不豪华,但其自成一套、能说得通。是几百年来总结的珍贵经验。



如今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调料的传入,韩国的餐饮味道也一直在变,它的餐桌选择也更丰富了。

但韩国人仍然保留着依赖发酵,偏爱辛辣,离不开热汤热饭,这样的饮食习惯。甚至对年糕这样的主食也有感情。

于是在韩国传统和现代并排着走,街边常常看到一边是连锁烤肉店和便利店饭团,一边是家里常煮的大酱汤和冬天必备的泡菜坛。

这时不妨将将视线稍作延伸,看到文化传播中的选择性。影视作品常把某种味道和某个场景捆在一起,让它变成一种标志。

韩国的泡菜汤、冷面、烤肉、石锅拌饭、大酱汤等在影视中反复出现,成为了韩国有力的文化象征符号。



所以,与其问“为什么偏偏是泡菜是韩国的核心”,不如问“为什么韩国会走上这条路”。

地理和气候的双重限制,使得韩国这能采用此类方法。但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中,技术不断进步,贸易不断发展,韩国的饮食逐渐增加。

从文化脉络中看,半岛人民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将自己的生活过的多彩。冬天靠泡菜,夏天用冷面。



我们在讨论饮食文化时,要避免用简单对比与标签化,用“丰盛”与“单薄”来评判,往往忽略了不同饮食背后的生存意义。

我们简单的用“高端”或着“朴素”来对饮食进行分档,往往会错过饮食内部复杂的关系。

我们用审视的眼光重新再来看半岛饮食时,就会发现这些反应了半岛人的真实生活与智慧。

大酱汤可以抵挡冬天的寒气,不同的年糕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泡菜帮助韩国人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

这么看,我们有韩国以“泡菜为中心”的印象不是贬低,而是韩国在自然环境、历史经验下发展出来适合自己生存的方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拿马官员:中企承建的运河第四大桥让巴拿马人倍感自豪

巴拿马官员:中企承建的运河第四大桥让巴拿马人倍感自豪

新华社
2025-11-02 14:38:18
年薪4600万,场均仅18+8!NBA伪巨头伤停,3.5亿超级顶薪没戏了

年薪4600万,场均仅18+8!NBA伪巨头伤停,3.5亿超级顶薪没戏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02 16:58:56
冲全运会第三金!全红婵时隔183天参赛:联手师姐对决陈芋汐

冲全运会第三金!全红婵时隔183天参赛:联手师姐对决陈芋汐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02 09:31:03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特务头子谷正文晚年忏悔:吴石那份供词,我看了一辈子没看懂!

老呶侃史
2025-11-02 07:02:14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对乌克兰而言真的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对乌克兰而言真的是一个不幸的事件

每日一见
2025-11-02 18:09:46
姥姥卧床八年,我妈只伺候三天,她去世后舅舅说:咱们把家分了吧

姥姥卧床八年,我妈只伺候三天,她去世后舅舅说:咱们把家分了吧

媛来这样
2025-11-01 00:06:09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曹操墓前堆成山的布洛芬,是这届年轻人最野的"历史梗"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72岁熊宇,认罪悔罪

72岁熊宇,认罪悔罪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2:11:15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与周迅离婚4年,那个独自跑去美国的前夫高圣远,如今怎么样了?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31 23:42:45
全球围猎“唐僧肉”:陈志的千亿资产,正被各国瓜分

全球围猎“唐僧肉”:陈志的千亿资产,正被各国瓜分

默可
2025-11-02 13:38:25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保姆的儿子考上复旦后就冷着脸,我给她结钱:您可以回去享福了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0-25 08:23:51
中美达成共识后,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中美达成共识后,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阿校谈史
2025-11-02 18:38:19
海外网友热议TES止步4强:Kanavi头等战犯!TES只有JKL和369是人

海外网友热议TES止步4强:Kanavi头等战犯!TES只有JKL和369是人

贝塔看比赛
2025-11-02 18:22:14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02 19:21:22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王爷说图表
2025-11-01 22:38:46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曝南大博士东思嘉自杀身亡,年仅33岁,长得漂亮,多次获奖学金

热点菌本君
2025-08-27 00:02:04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遭切尔西5连杀后热刺内讧!2将拒绝与主帅握手 甩手抱怨+径直离场

我爱英超
2025-11-02 04:42:24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12:23:22
《沉默的荣耀》最聪明的人不是吴石、谷正文,而是被小看的周至柔

《沉默的荣耀》最聪明的人不是吴石、谷正文,而是被小看的周至柔

宇林网络
2025-10-08 16:00:03
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合影,那年37岁,气质不凡

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合影,那年37岁,气质不凡

普览
2025-10-31 16:46:57
2025-11-02 20:39:00
厉羽萱
厉羽萱
一页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5449文章数 146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头条要闻

原价百万1针的CAR-T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游戏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LPL战队再减少?知情人爆料:RNG和FPX可能退出,U队和L队也想撤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教育要闻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官方学位认证的境外院校!哪些大学落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