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一个偏远的农村山区家庭。
母亲不识字,连阿拉伯数字都不认识。
父亲可能也只是小学二三年级左右的文化程度。反正他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小学。
我说出来并不是嫌弃我的父母,当时的社会条件就那样了。所以说我父母的认知高度也就那样呗。
尽管这样但我小时候还是极具有学习天赋。
从小学一直到初中,在学校里我都是有点名声的。一直都是招同学们羡慕的。
我父亲是个打石匝,他的手艺在我们当地也是有点名声。
我没有上学之前,父亲在水电站修建拦水坝,听人说他还是个什么负责任的,管理着几百人石匝队伍。
后来我上小学了,我们那里农村土地也渐渐的实施家庭联产责任制,也就是包产到户个人单干了。
父亲对土地十分珍惜,在生产上父亲也是把好手。常常都是这个看不惯那个瞧不起,在土地生产上别人又不得不佩服他精耕细作,实在是挑不出毛病。
八七年我考上县城(现在是地级市)重点高中,我十分高兴,村里乡亲们也替我高兴,说我是文曲星下凡。父母亲都不用说了有多高兴了。
那个时候考上高中很难,能考进县城里重点高中更是难上加难。几千学子就挑选几十人而已,和现在考公务员的难度相比,谁个更难?
我上高中时,人们的工资也不高。记得当时我的班主任是高级教师,他还有一大堆什么的头衔。尽管这样了,班主任的工资也才近三百块钱。我的物理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出来,那个大学还是佷出名的,而他的工资才90块钱。
我父亲替人家打石头,工钱也就是1块钱一天,一年也就只有几十天活儿。
我上初中是在乡中学就读,离家半小时路程。在学校里大家都是蒸饭吃,菜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或者是盐菜。
我读高中了,县城离家四十多公里。我仍旧带着从家里带来的盐菜,是用一个小坛子装着。全班除了我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了。
虽然说也有从乡下穷家庭进城来的同学,但人家也只是隔三差五的吃顿咸菜。
我也想在学校食堂里打菜饭吃,可我没有那个实力呀。我一个月就几元钱生活费。若是那个时候每个月有10元钱生活费,有可能我的命运将会发生逆转。
与相交甚好的那位室友,他来自城郊区。他每星期生活费15元,星期六放学他都会回家去。我好羡慕他,他一天可以吃两顿荤菜,六毛钱一份的烧白,六毛钱一份的粉蒸肉,蒜苔炒肉,青椒肉丝,反正各种小炒换着吃。
当时在学校里,室友是出了名的尖子生。而他只有在数学和物理两科压我一头。其它的我都稍胜他一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
也正因为这样,我的学习成绩非常不错,在学校年级同学中也颇有声望。尽管我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但我刚到还没有觉得什么。同学们也比较尊重我,冬天冷的时候,有城里的同学主动给我送寒衣来,但我每次都是拒绝了。
记得我高二下学期的时候,父亲进城给我送大米来。中午吃饭的时候,父亲经过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看到同学们吃那里争抢买麻辣烫串串吃,一毛钱一串的。
父亲当时就火气上身了,他立马就要上去喝斥人家。他说是那些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挣钱难。
我赶紧拉着父亲的手急匆匆的离开了,我怕父亲给我找麻烦。城里的孩是不好对付的
后来父亲还气愤愤的对我说,说是他给我的生活费就天天拿来买串串吃。听他这样说我,当时的我真的是委屈死了。爸你知道我在学校里过的啥生活吗?有个声音在我心中荡漾……
这么多年了,那个一毛钱的串串之事,一直都埋在我心底。
我从来也没有埋怨过父母,这件我从来都没有在父母面提及过,也没有为自洗白什么。
也许后来父亲他老人明白了,因为后来他得知自己老表的女儿和我同班,人家的生活费是每个月45元。
父亲的老表是位我们当地很出名的医生,我家又怎能相提并论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