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近日发生在武汉动物园内的一幕,一只黑帽悬猴拿着石头不停的敲击展厅玻璃墙,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玻璃墙碎成雪花状,那么黑帽悬猴为何会不停地敲玻璃呢?
黑帽悬猴是南美洲卷尾猴科中工具使用行为最典型的物种之一,它们能用石块砸开坚果、棕榈果的硬壳获取内部果肉,还能用尖锐石块挖掘树皮缝隙中的昆虫、虫卵,甚至还会用尾巴取水。
这种行为不是随机尝试,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代代传递。幼猴会模仿成年猴的动作,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力度和角度,最终形成“物种层面的工具使用文化”。通常黑帽悬猴会挑选50-200克重量适中、符合其抓握力、质地坚硬、形状规则的石块,而非随意捡取杂物。此次事件中,猴子拿石头而非用爪子或树枝,正是这种 “工具筛选本能” 的体现。在它们的认知里,坚硬石块是作用于硬质物体的最佳选择。
而在野外,工具的使用有明确目标,要么是为了获取食物,要么是用来防御。但圈养环境的特殊性,让这种本能失去了“正常释放渠道”,最终出现目标错位,玻璃被误判为可作用的硬质物体。这是因为,在野外黑帽悬猴每天需花费4-6小时觅食,大量精力用于生存活动。而圈养环境中,食物由工作人员定时投放,获取难度极低,导致猴子的生理能量和认知需求双重过剩。
当环境中缺乏砸坚果、挖树洞等自然探索需求时,猴子会主动寻找能触发工具使用本能的替代物,玻璃的“坚硬质地”“敲击时的振动反馈”,恰好模拟了野外“砸坚果”的感官体验,成为其释放过剩精力的“出口”。
黑帽悬猴砸玻璃的行为,核心是物种本能无法在现有环境中正常释放的结果。目前被砸玻璃已重新安装完毕,并增加了一层钢丝网,以保证游客及动物的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