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每个月那几天,总像是在开盲盒——这次是提前报到还是姗姗来迟?量多是汹涌澎湃还是寥寥无几?伴随着的,是腹部的隐痛或绞痛、烦人的血块、提前一周就开始的乳房胀痛、莫名烦躁的情绪,还有此起彼伏的痘痘……
![]()
这不仅仅是“那几天”的不适,更像是身体发出的一连串警报。它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影响了心情和状态,甚至让备孕计划充满不确定性,那种对自身身体的失控感,才是最让人困扰和不安的。
身体在说什么?中医的解读
在中医看来,月经是女性身心状态的一面镜子。它的正常来潮,依赖于一个精密的协作系统,核心主角是:肝、脾、肾。
![]()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团队:
肾,是公司的“创始人与根基”。它储藏着生命最根本的能量(肾精),是月经来源的原始动力。肾气充足,月经才能准时“上下班”。
肝,是公司的“运营总监”。它负责调度全身的气血,让情绪保持通畅。一旦你压力大、心情郁闷,肝就“堵车”了,结果就是月经要么不来,要么痛得厉害,周期全乱。
脾,是公司的“后勤部长”。它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气血。如果脾虚,气血不足,经血就会量少、色淡;如果脾的固摄能力差了,又可能导致经量过多,淋漓不尽。
而连通这一切的,还有两条叫做“冲脉”和“任脉”的专用通道,它们就像公司的内部高速路,任何一环出问题,这条路都会拥堵,导致月经紊乱。
![]()
餐桌上的温柔呵护
调理月经,饮食不在于多复杂,而在于顺应节律,温和滋养。
1. 跟着周期阶段吃:
经前一周( PMS 阶段):感觉乳房胀、情绪差?这是肝在发出信号。可以用几朵玫瑰花加一小片陈皮泡水喝,帮助疏解郁结的气机,让心情舒缓下来。
经期中(那几天):这是需要温暖和休息的时候。请坚决向生冷食物说“不”。一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能帮你驱散寒意,温暖子宫,有效缓解因寒凉引起的痛经。
月经结束后(黄金修复期):身体流失了大量气血,需要及时补充。可以喝点乌骨鸡汤,吃点猪肝、红枣、桂圆。同时,别忘了滋养根基,黑豆、黑芝麻、桑葚都是填补肾精的优质选择。
2. 贯穿始终的通用法则:
向寒冷食物“亮红灯”:冰淇淋、冷饮、生冷瓜果,在平时就要节制,经期则能免则免。
清淡是一种美德: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容易在体内生成湿热或耗伤阴血,让问题复杂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请记得,情绪是月经的“晴雨表”。保持心情的舒畅,配合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其效果有时甚至胜过任何补品。当我们开始倾听身体的节律,并用温和的方式去回应它,我们就重新掌握了与身体对话的主动权,一步步找回那份内在的平衡与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