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息的文脉

0
分享至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4日 08 版)

每逢节假日,各地的博物馆、考古遗址、非遗工坊等场所,总会掀起新一轮参观热潮。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果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共享。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版精选城市文脉传承、博物馆发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非遗旅游路线、古建筑保护利用等几个领域的典型案例,呈现“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成就,展现文化遗产如何走进人们的生活。

——编者

在洛阳,遇见古都的叠影(大地风华)

张文豪



暮色中的洛邑古城。洛阳日报社供图

5000年文明血脉、4000年城市肌理、1500年都城历史,都浓缩在了十三朝古都河南洛阳。每次置身此地,仿佛踏入一座时空层叠的迷宫,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倘若初来不做些功课,恐怕真不晓得触摸的是绵长文脉中的哪一寸哪一节。

曙光微露,从郑州西行,车先行至偃师。昔日,周武王伐纣后在此“息偃戎师”,偃师故而得名。作为由郑入洛的首站,更让其为人所知的是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来此踏勘“夏墟”。随着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夏文明的衣角被揭露出来,这里成为最有可能的夏朝晚期都城。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站,赵海涛已着手新一天的田野工作。作为第四任考古队长,他从工作起便扎根二里头,至今已20余年。“历经60多年考古接力,我们发现了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网、最早的宫城和宫殿建筑群等诸多‘中国之最’。但还有更多谜团需要揭示。”赵海涛表示,考古队正在摸清城市道路、都邑边界,以手铲释读何以中国。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二里头一路向西,偃师商城遗址、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沿洛水依次分布,呈现出“五都荟洛”的古都奇观。置身今年7月建成开放的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向东可远眺故城遗址,向西则紧邻千年古刹白马寺。古今交织间、时空经纬里,铜驼大街上的车马喧哗、永宁寺塔的铃铛清扬与释源祖庭的钟声,仿佛穿越千年于此回荡。近年来,洛阳城市建设没有一味追求现代化,而是在文物保护和传播展示之间找寻“最大公约数”。

穿行洛阳城区,来一场说走即走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昔日,“百千家似围棋局”的城市里坊已沉埋地下。随着应天门的原址复原、天堂和明堂两座建筑的复建,古都遗迹和历史街区、非遗民俗和谐共融,让我们在古今之间穿越。北望邙山,那里山岭起伏,墓冢叠压,不仅是古人心中理想的归宿,也成了博物馆夜游的网红打卡地;南眺龙门,那里两山耸峙,伊水中流,千窟万龛不仅镌刻着古人对另一个世界的信仰,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宽阔马路与立交桥下,静静沉睡着的可能就是东周王城的车马坑,或是隋唐洛阳城的城垣,生活在洛阳城的人们对此已习以为常。

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抽身,我钻进了城市的街巷。这里,文脉以另一种更细腻的方式延续。在一家唐三彩文创园,匠人用蘸满釉彩的笔,为刚塑好的马坯、骆驼坯着色,一点点为它们注入灵魂;在一间牡丹瓷非遗作坊,游客以花为媒、以瓷作墨,一朵朵牡丹在指尖成型绽放。“洛阳有太多的历史遗迹、文化名人,好像哪一处都能代表洛阳、哪一位又都无法独自代表洛阳。我们立足自己的领域,让文化融入城市、走进生活,像三彩艺术一样绚丽多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感慨。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在老城区打造的“洛邑古城”景区,新潭码头、文峰塔等历史遗迹与灯狮画桥、隋唐集市等新场景相互辉映。汉服少女衣袂飘飘、团扇遮面,手持灯笼在亭台楼榭与香罗幔帐间打卡留念。一针一线的“绣花”,绣出了古城的风雅,也绣出了当下的烟火气息。

这座城,如同一块巨大的琥珀,将二里头的曙光、商城的威严、汉魏的悲歌、隋唐的盛世、龙门的信仰、白马寺的钟声、三彩的流光以及近代工业时代的烟云,全都凝结其中。古城的新韵也源于这份从容与自信——它深知自己从何处来,并笃定地向未来探索。古都文脉的传承,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在新旧交织中创造性地延续。

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文化之旅(大地风华)

王 方


金沙遗址博物馆屋顶,以最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太阳神鸟元素为设计灵感。张 艳摄

“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博物馆体系更健全、功能更完备、影响更广泛,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91%以上,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近15亿人次。今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金沙遗址博物馆是这博物馆集群中的一员。

如何积极应对博物馆热,让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14年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博物馆试点单位以来,开始了一场长达10年的“智慧蜕变”,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实现了文物保护、管理运营和公众服务的全面升级。

打造涵盖多群体、多平台的服务矩阵。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金沙遗址博物馆建设了大众版、学术版、青少年版和英文版4个不同版本的网站,让每名观众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化入口”。博物馆还把整个服务大厅“搬”进了微信。通过官方公众号进入微服务平台,就能享受参观指南、团队预约、语音导览、会员活动、志愿者报名等一站式服务。走进展厅,导览系统更是贴心伴侣:导览终端配合蓝牙室内定位系统让观众随走随听,AI(人工智能)导览设备可与观众亲切问答互动;打开微信语音导览,即可收听馆内优秀讲解员录制的讲解内容;外国观众可以扫描文物展牌上的二维码,获取中、英、法、德等8种语言的导览……在这里,每名观众都能享受沉浸式、个性化的文化之旅。

博物馆不仅让文物“立”在展柜里,更让它们“走”出玻璃罩。“考古时空门”利用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与重建、VR(虚拟现实)等技术,依托LED墙面屏+地面屏设备,让观众可以沉浸式“走进”考古现场,亲手“展开”发掘出土的文物,了解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前、发掘中及发掘后的不同面貌。“再现金沙”VR眼镜让观众穿越回3000多年前,感受一场神秘的古蜀祭祀。云观展平台则把整个博物馆搬上云端,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漫游金沙。

数字化仰仗强大的“智慧中枢”。通过文物数字化采集技术,2976件(套)馆藏文物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数字档案,其中90件精品文物和祭祀区遗址现场具备高精度三维模型数据。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覆盖展厅、库房和遗址现场,24小时守护文物安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则像博物馆的“大脑”,采用统一接口标准的开发理念,高度集成各类应用数据,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也为考古研究、展览策划提供了强大支持。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博物馆正以更“聪明”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文化记忆。

从线上展览到跨界合作,从本土传播到国际对话,金沙遗址博物馆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让古蜀文明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为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

古建变得“潮”起来(大地风华)

路 易

中国的古建筑,是承载历史、艺术、科学与哲学的文化瑰宝。但对普通游客来说,要“读懂”这些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的建筑并不容易。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古建筑领域虽然底蕴深厚,却一直是文博热潮中的“冷门”。

近年来,古建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正在快速拉近。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古建。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古建筑,人气急剧攀升:去年一年,隰县小西天游客量达68.7万人次,同比增长411%;应县木塔游客量达237.9万人次,增长164%;就连晋祠这样的老牌景点,游客量也增长了近四成。“跟着悟空游山西”成了年度文旅热词,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这股古建打卡热还催生了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大同善化寺的“最萌四大天王”冰箱贴、太原钟楼街的古建主题帆布袋、应县木塔镂空纸雕本……这些创意产品,构筑起古建文化传播的“第二曲线”。

作为一名古建筑保护工作者,我也感受到大众对传统建筑文化日益浓厚的兴趣与渴求——近年来,我收到的各类讲座邀约不断增加:从最初每年只有几场,到现在每月都能收到多份邀请。讲座现场,观众专注的神情、踊跃的提问,让我感慨不已。

古建筑能以精美的形象走进游戏,走进大众视野,离不开文物工作者在背后的默默守护。

我从事古建筑修缮已近20年,亲历了古建筑修缮技艺的革新。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不断融合创新,尤其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古建筑保护从“经验修复”迈入“科学守护”的新阶段,形成了覆盖勘察认知、修复加固、监测预警、传播传承的全链条体系。

如今,利用激光扫描、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古建筑的三维点云数据,生成毫米级精度的三维模型。无论是复杂的斗拱结构、精美的壁画纹饰,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能被完整记录,传统测绘中“隐蔽部位难测量、数据精度低”的难题得到解决。

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伤古建筑的前提下,分析木材、砖石、颜料等材料的成分与老化程度。超声波检测、雷达探测等手段,能穿透建筑表层,诊断内部结构的腐朽、开裂、空洞等“隐蔽病害”,实现精准定位。

面对糟朽的木头、碎裂的砖石,传统修复往往只能“以新换旧”。而现在,我们可以采用性能匹配的新型环保材料进行加固。例如,用碳纤维布加固腐朽的木构架,强度高、重量轻,且不改变木材外观与受力特性;用纳米硅烷类材料处理砖石结构,既能增强防水性与抗风化能力,又不会堵塞砖石的“呼吸孔”,保持其原有的透气性。数字化模拟修复技术,可以模拟古建筑在不同修复方案下对地震、风力等因素的响应,测试加固方案的有效性,避免修复后的“二次损伤”。现代科技还通过实时监测,实现了从“被动抢救”向“主动预警”的转变。在古建筑关键部位安装温湿度、应力应变、倾角等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与结构数据,结合AI(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预警。

新技术也提供了全新的古建“打开方式”。观众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设备“走进”古建筑内部,或“拆解”斗拱结构,直观感受传统营造技艺的精妙,折服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扫描古建筑实体,屏幕上会叠加显示其历史演变、建筑知识等信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互动科普。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分享AI制作的古建筑创意海报和短视频,古朴庄严的建筑变得“潮”起来……

那一座座沉默矗立在大地上的古建筑,正借助数字科技手段,“降低门槛”,敞开怀抱,让更多人不仅看到它的美,更能读懂它的心。

(作者为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尹帅、钟博超、肖遥对本文亦有贡献)

“歌画东阳”非遗游(大地风华)

刘军国 吴旭华


游客在中国木雕博物馆内参观。包康轩摄

“十一”长假,又有无数游客踏上了“歌画东阳非遗之旅”——这是2024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征集遴选出的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之一。

该如何形容这段旅程?

这里没有名山大川,当地人却能用寻常木材雕出世间最美的山水。千余年来,东阳木雕始终稳居中国四大木雕之首。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有一座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每天都在续写光影故事。

这里甚至没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却藏着一座卢宅,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微缩的“紫禁城”。九进院落,320米中轴线,壮观而低调。

放慢脚步,你会发现浙江金华东阳这座拥有109万人口的城市,几乎村村有山水相伴。“东阳本是佳山水”,自南朝沈约“打卡”称赞,到唐代刘禹锡提笔抒怀,一代代文人“流量”,将这里推向“婺之望县”的美誉。横贯县域的东阳江,曾因风光如画被称为“画溪”。江畔那座传说有仙女歌唱的“歌山”,与画溪共同构成“歌画东阳”的标识。漫步其间,旅程便有了且行且歌、且停且画的诗意。

清晨,阳光洒在卢宅老街的鹅卵石上。石雕木构的牌坊静静矗立,曲尺形甬道深处,沉重的木门“咿呀”开启,仿佛回望这座500多年宅院钟鸣鼎食的过往。众多进士举人,世代簪缨,夯实了东阳“教育之乡”的基石,也构筑起以肃雍堂为核心的庞大建筑群。形制丰富的斗拱、花团锦簇的木雕、勾心斗角的梁架……“木雕+建筑”的独门技艺,让卢宅传统营造技艺与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三足鼎立”,讲述着“东阳帮”精工善艺的匠心。

逛完占地500余亩的卢宅,非遗街区美食香气正浓。上卢馄饨、千祥羊肉、东阳土鸡煲、南马肉饼、东阳沃面、索粉、索面、东阳“龙蛋”……一道道非遗美食,以醇浓质朴的风味,传递着东阳人憨厚热情的待客之道。制作过程令人眼花缭乱,入口却是接连不断的惊喜。寻常的米面鸡羊,何以成为调和众口的风味?是水土滋养,更是厨艺与匠心的世代传承。

午后,最适合走进中国木雕博物馆。走过“世界木雕之都”门额下的木构牌坊,展厅内珍品琳琅满目:现代大型建筑的全屋装饰、传统世家大族的厅堂内景、旧时十里红妆的璀璨场景,以及世界各地的代表性木雕汇聚成艺术长廊。一尊高不及尺的五代木雕罗汉像,以穿越千年的微笑,轻漾着东阳木雕的旧时芳华,让人沉醉于小城1800多年的历史中。

暮色初启,另一场狂欢才刚刚开始。横店影视城多座实景拍摄基地“越夜越妖娆”。步入景区,无数经典影视剧中的人物与你热情互动,让人瞬间“入戏”,还能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微短剧。每一幕穿越场景亦真亦幻,直至灯火阑珊,沉沉睡去。醒来发现,酒店房间竟是影视剧场景,不禁恍惚:昨夜一切,莫非南柯一梦?

梦醒。山水再次浮现眼前。厚重的肌理,轻盈的身姿,无处不在的非遗化作舌尖的风味和指尖的技艺,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通向不期而遇的美好。

从古老遗址到幸福空间(大地风华)

李俊杰


图为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李俊杰供图

“大家看这块玉版,上面的同心圆和刻画纹路,专家推测是史前先民观测天文的工具,比甲骨文还要早2000多年!”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展厅内,讲解员的声音透过扩音设备清晰传开。

来自上海的游客王笑峰俯身凝视柜中的玉版,手指不自觉地跟着纹路比划:“之前在视频里见过它的特写,今天亲眼看到,才真正感受到5000多年前先民的智慧有多震撼!”他身旁,几名游客正举着手机拍摄展柜前的文字介绍,低声交流对玉器用途的猜测。展厅内的虚拟现实设备前,几个孩子正在排队等待“沉浸式体验考古发掘”。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自1987年首次发掘至今,这里已开展16次考古工作,发掘面积达8500平方米,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近4000件,其中1000多件玉器堪称史前玉文化巅峰——除了玉版与玉龟组成的“史前天文仪器”,还有精妙的玉人、灵动的玉龙、威严的玉鹰……这些不仅展现出当时首屈一指的制玉工艺,更折射出成熟的神权体系,让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

从获评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到2023年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到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凌家滩的每一步跨越,都在为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写下生动注脚。今天,这座古老遗址已蝶变为惠及民生的幸福空间。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投资约15亿元,撬动3亿元社会资金,建成博物馆、研学基地、游客中心等设施,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考古发掘、了解凌家滩文化,实现了文化资源与大众的亲密接触。

对土生土长的含山人来说,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带来的更是家门口的就业与希望。34岁的博物馆馆员程燕是凌家滩文化村人,2025年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招聘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如今,她每天上班通勤只需10分钟,经常待在园子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刚才给王笑峰那批游客讲解时,有人问玉人手臂为何要放在胸前,我把专家推测的‘祭祀礼仪需求’讲清楚后,他们眼里的好奇变成了敬佩,那一刻我特别自豪。”对她而言,这份工作不仅是生计,更是连接家乡文化与外界的纽带,是自我不断成长的见证。

同样因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改变生活的还有黄天浩。先前他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2015年,看到凌家滩考古发掘不断推进、名气渐长、游客增多,他敏锐地察觉到商机,果断回乡在遗址门口开起了餐饮店。他的小店从最初几张桌子的小馆子,变成了能容纳上百人的特色餐厅。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200多碗含山炒面,节假日还要提前预约。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早已不是单纯的文物展示地。公园开放以来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约2亿元。“去凌家滩转转”已成马鞍山及周边市民周末的热门选择。在这里跟着讲解员探索5000多年文明史,还能亲手做文创,不少游客感觉“和自己生活的土地贴得更近了”。

未来,这座承载着古老文明的遗址公园,必将让更多人触摸到史前遗址的魅力,也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发展的红利,续写文明赋能民生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伊朗要重启“一项重大工程”,一旦启动,以色列和美国或再次轰炸

伊朗要重启“一项重大工程”,一旦启动,以色列和美国或再次轰炸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3 00:05:36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3-0!62岁穆帅激活本菲卡,3连胜狂轰11球,10轮不败+距榜首仅1分

我爱英超
2025-11-02 07:00:44
郭碧婷41岁生日素颜出镜,老爸罕见露面破传闻,闺蜜夕又米更抢镜

郭碧婷41岁生日素颜出镜,老爸罕见露面破传闻,闺蜜夕又米更抢镜

TVB的四小花
2025-11-02 15:51:08
日本AV界的璀璨新星-彩城优里菜,身材眉毛集于一身(一个人在被窝里看)

日本AV界的璀璨新星-彩城优里菜,身材眉毛集于一身(一个人在被窝里看)

素然追光
2025-11-03 03:15:59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3:26:11
王艺迪女单夺冠献飞吻!突破外协围剿守住国乒荣誉,郭焱赛后大赞

王艺迪女单夺冠献飞吻!突破外协围剿守住国乒荣誉,郭焱赛后大赞

排球黄金眼
2025-11-03 02:52:56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用了30年的不粘不锈钢锅要复产了,预售价60元!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1 05:10:03
胡琏回忆:我差一点就把粟裕部包了饺子,可惜内部出了大问题

胡琏回忆:我差一点就把粟裕部包了饺子,可惜内部出了大问题

贱议你读史
2025-11-03 02:49:21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烦不胜烦!网友质问广州地铁“穷疯了吗”?花钱坐地铁须先看广告

星河也灿烂
2025-11-02 20:59:17
32万年终奖变成3千我没闹,每天准时上下班,再也不维护公司程序

32万年终奖变成3千我没闹,每天准时上下班,再也不维护公司程序

小秋情感说
2025-11-01 18:30:30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欧洲直接迁怒中国!德法选择支持荷兰,要求谈判,中国提一个条件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15:10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6:05
美国富豪CEO遭员工绑架杀害,逼员工做500个俯卧撑才发薪水

美国富豪CEO遭员工绑架杀害,逼员工做500个俯卧撑才发薪水

潇湘晨报
2025-11-02 16:19:15
“上午立冬大雪封门,下雨立冬单衣过冬”,今年几点立冬?冷冬吗

“上午立冬大雪封门,下雨立冬单衣过冬”,今年几点立冬?冷冬吗

时尚的弄潮
2025-11-03 04:11:34
阿娇和皇甫圣华被曝挽手逛街,网友:皇甫圣华像极了女版陈冠希

阿娇和皇甫圣华被曝挽手逛街,网友:皇甫圣华像极了女版陈冠希

韩小娱
2025-10-31 17:28:41
D19正式亮相!网友:只要价格合适,全都不是对手

D19正式亮相!网友:只要价格合适,全都不是对手

汽车网评
2025-11-02 23:28:21
首日中国12胜6负收官业余选手2连胜,附3日赛程丁俊晖VS霍尔特

首日中国12胜6负收官业余选手2连胜,附3日赛程丁俊晖VS霍尔特

小彭美识
2025-11-03 03:43:26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0-28 15:05:14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2025-11-03 05:35:00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25238文章数 8533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教育
亲子
艺术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要教,榜样的力量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