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一年宰一回,没几个人能吃动,但还是年年都要宰?(不是猪)
没错,是月饼,而且是专门瞄准有钱人的高价月饼。
又一年中秋将至,一个又一个的“天价月饼”刺痛了不少消费者。
![]()
每逢中秋,月饼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准时在社交网络引爆。
朋友圈里,关于月饼的段子、晒图、比拼,今年又花式升级。只不过,这一次,月饼从“奢华礼盒”的戏码,变成了“无包装高价单颗刺客”,让一众中产和年轻人集体破防。
你说月饼这东西吧,本质就一块面皮裹馅儿的小点心,普通的、家门口糕点铺卖的,也就几块钱一枚。
可近几年,月饼价格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噌噌往上涨。
![]()
豪华礼盒时代的天价月饼,大家都见识过:动不动一千多块一盒,里面送酒送茶送首饰,月饼反倒成了“赠品”。政策一出手,严管豪华礼盒,这股风气算是压下去了。
可商家哪有那么容易被制服?今年的新花样,是把高价月饼“去礼盒化”,直接做成散装摆上柜台,看起来朴素得跟家门口老面包房一样,实际上单颗售价直逼40元。
中产们买月饼,竟然也要感受一把“雪糕刺客”的待遇:你以为随手拿一枚,结账时直接心脏骤停。
![]()
最魔幻的是,这些高端烘焙店的月饼,包装简陋,配料表也没多高深,甚至部分还加着防腐剂。问店员为啥贵?回答永远都绕不开“原料升级”“馅料丰富”“品质更高”。
可打开月饼一看,蛋黄、豆沙、莲蓉还是那一套,口感只能说差强人意。你说要吃精致生活吧,这精致的钱花得有点太明白了。
![]()
更有意思的是,年轻人这届更难伺候。高价月饼不买账,低价月饼的广告还要被吐槽。某品牌广告语“你还年轻,还没被生活毒打”,把五仁月饼强行和人生哲理扯上关系,结果评论区翻车,网友一边吐槽“吃个月饼还要被教育”,一边发起DIY月饼风潮。
![]()
其实大家都明白,月饼之所以贵,不全是因为食材好、工艺复杂,更多是品牌营销和情感溢价。
你愿意花钱买一个节日仪式感,买一份送礼的体面,甚至买一波朋友圈的“人设”。可问题是,当月饼的价格和食物本身彻底脱钩,消费者的忍耐就到了极限。
以前,买月饼是为了孝敬长辈、送礼走亲戚。那时候,月饼礼盒越大越气派,甚至有“一盒难求”的高级感。
可今年,无论是面包店里的新贵,还是老牌食品厂的经典,大家都不再迷信“贵就是好”这套说辞。越来越多人宁愿买点自己喜欢的零食,或者干脆回家做月饼,享受亲手制作的乐趣。
说到底,节日的本质,是和家人朋友团聚,是分享一份温情,而不是在月饼上比拼谁花得多、谁送得阔。高价月饼再怎么变花样,终究敌不过消费者用脚投票。
你可以用故事包装月饼,可以用广告洗脑消费者,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本身:好吃、健康、价格合理,才是赢得市场的正道。
今年监管部门又一次重拳出击,明确要遏制“天价月饼”。但归根结底,最终决定月饼市场高度的,还是消费者的选择。当大家对高价月饼说不,商家自然会调整策略,行业的虚火也会自动降温。
![]()
其实,月饼只是一个缩影。过去我们总是为各种节日限定、奇葩联名、限量礼盒买单,慢慢地,大家都开始回归理性。哪怕是节日消费,也不再盲从品牌和价格标签。买得值、吃得好、过得开心,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仪式感。
下次再看到那些天价月饼,别再纠结“贵不贵”“值不值”,想吃就吃,不想吃就换种方式庆祝。毕竟,节日是给活人过的,别让一块月饼绑架了中秋的幸福感。
所以,月饼可以很贵,生活不必跟着涨价。你买不买单,才是最有分量的那一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