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莫过于救驾,计狠莫过于绝粮!
过去24小时内,俄罗斯战争机器造血的心脏——能源设施再遭重击。
雅罗斯拉夫尔州的新雅罗斯拉夫尔炼油厂、罗斯托夫州的“苏霍多尔纳亚”泵站及附近输油管道在无人机袭击中熊熊燃烧——这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乌克兰精心策划的“能源绞杀战”中的一环。
![]()
一,破坏俄罗斯的能源设施:乌克兰的大杀招。
据《生意人报》披露,自8月以来,乌克兰的无人机如蜂群般扑向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20多家大型炼油厂在精确打击中冒起浓烟。汽油和柴油的总产能在两个月内持续暴跌,到目前,俄罗斯近40%的炼油产能已被“蒸发”。
无论是俄罗斯本土、乌东还是克里米亚,都出现了严重的燃料短缺。
甚至前线俄军的能源补给都出现了问题,战争因此受挫。
乌克兰终于找到了与强敌博弈的正确方式——与其在战壕中与庞大的俄军血肉相搏,不如直击支撑战争的经济命脉——能源设施。
![]()
二,经济制裁和无人袭击的双重打击,导致俄罗斯的经济岌岌可危,濒临崩溃。
当乌克兰无人机与导弹在乌克兰的上空呼啸时,另一场围剿也在国际舞台上同步上演。
10月2日,七国集团(G7)财长共同誓言,将加大对购买俄罗斯石油买家的压力。那些购买或增加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将面临更严厉的二级制裁。
国际制裁与无人机打击形成了完美配合,如同钳形攻势,不仅破坏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能力,甚至逼得俄罗斯不得不进口成品油。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昨天宣布,取消从亚洲进口汽油的关税,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燃料危机。该决定将在10天内生效,俄罗斯将迅速通过远东地区从亚洲大量进口汽油。
一个曾经能源出口占据全球重要份额的大国,如今却必须紧急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基本需求——这在2022年2月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
三,计狠莫过于断粮。
现代战争是燃料驱动的怪兽。一辆坦克前进百公里需要消耗数百升燃油,一次集团军攻势背后是成千上万吨的能源支持。当燃料短缺蔓延至前线,俄军攻势必然受挫。
乌克兰的能源打击战略准确而有效。
俄罗斯在乌东地区的装甲洪流、炮兵优势和空中支援,都建立在稳定能源补给的基础上。一旦这个基础动摇,整座战争大厦就开始摇晃。
四,能源战将改变俄乌战争的战略走向。
俄乌冲突已进入消耗战阶段,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打击,正是对俄罗斯的致命一击。
能源出口是俄罗斯战争金库的主要支柱,国内燃料供应是俄军前线动力的来源。两者同时遭受重创,不仅影响俄罗斯今天的作战能力,更威胁其长期战争潜力。
俄罗斯取消汽油进口关税的决定,暴露了其能源设施受损严重。
一个能源大国转向进口,如同产粮大国需要乞讨,其经济濒临崩溃不问可知。
![]()
随着冬季临近,能源需求将达到年度高峰,乌克兰的能源绞杀战效果将更加明显。
G7的制裁加码与乌克兰的无人机打击形成协同效应,俄罗斯经济造血和输血功能正在一点点丧失。
制裁和破坏能源设施的恶果正在累积,最终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引发质变。
战争史上,许多转折点并非来自前线决战,而是来自后勤与经济的崩溃。
虽然俄罗斯的战争机器仍在运转,但它的燃料管线正在流血。而当最后一滴燃料耗尽时,再庞大的战争机器也只能成为一堆废铁。
乌克兰正在测试这个理论的真实性,而测试结果将决定这场冲突的最终结局——
俄罗斯的崩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