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0月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视察南部霍尔木兹甘省时说了一句话,让整个中东地区都震了一下。
他说,德黑兰必须得迁了,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不得不的问题。
去年9月他就提出过将首都从德黑兰向南迁移到波斯湾沿岸,更靠近主要贸易路线。
而这次他把话说得更直白,脚下的地每年下沉30厘米,水越来越少,再不动就真来不及了。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伊朗和俄罗斯在今年1月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这份为期20年的条约涵盖了安全、经贸、能源与军事合作等多个领域。
两件事撞在一起,让人不得不多想几层意思。
![]()
德黑兰的麻烦不是一天两天了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迁都的想法虽然曾在不同场合出现过,但都因为巨大的财政和后勤障碍被搁置了。
但这次不一样,佩泽希齐扬上任一年多就反复提这事,说明问题确实严重了。
德黑兰现在有多难?先说水,伊朗整体就缺水,德黑兰更是重灾区。这座城市坐落在厄尔布尔士山南坡,本来就不是什么水源充足的地方。
![]()
1500万人挤在一起生活,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都得靠抽地下水。地下水抽多了会怎么样?地面就开始往下陷。
佩泽希齐扬说,德黑兰有些地方一年沉降30厘米。这是什么概念?正常城市一年沉降超过2厘米就该拉警报了,30厘米已经是极端危险的状态。
地基塌了,房子能好到哪去?管道断裂、道路开裂、建筑倾斜,这些都是连锁反应。
德黑兰位于多条主要断层线上,很容易发生地震。本来地质条件就不好,再加上地面沉降,要是来场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
![]()
1990年伊朗西北部那次7.4级地震,死了4万多人,德黑兰的人到现在还记得。
除了水和地质还有空气,德黑兰的空气污染在全球都排得上号。四面环山的地形让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上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冬天雾霾一来,能见度不到50米。
今年7月伊朗多个城市发布高温预警,南部布什尔省气温达到50摄氏度,德黑兰等10多个省市宣布非必要机构放假三天。
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德黑兰这座15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越来越难以为继。
![]()
波斯湾沿岸凭什么成为备选
佩泽希齐扬提出的方案,是把首都迁到南部波斯湾或阿曼湾沿岸。为什么是那里?
首先是地理位置,波斯湾沿岸临近国际水域,是主要贸易路线的必经之地。
伊朗的石油出口,大部分都是从这里走。把首都放在这儿,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就能更紧密地结合。
其次是资源问题,沿海地区虽然气温高,但起码不用担心水的问题。海水淡化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了,中东好几个国家都在大规模使用。
![]()
迪拜、阿布扎比这些城市,淡水基本都靠海水淡化。伊朗如果把首都搬到海边,水资源问题能缓解不少。
再说发展空间,德黑兰挤在山沟里,想扩张都没地方。波斯湾沿岸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土地,可以按照现代城市的标准重新规划。
不用考虑老城区的改造成本,也不用担心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一切从零开始。
当然迁都不是说搬就搬的,光是资金投入就是天文数字。政府机构、基础设施、人口迁移,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工程。
印尼正在把首都从雅加达迁到东加里曼丹,预算是330亿美元,工期10年。伊朗的经济状况比印尼还差,钱从哪来是个大问题。
![]()
俄罗斯在这个时候来了一脚
今年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莫斯科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在俄罗斯或伊朗遭受攻击时,另外一方不得向入侵者提供任何援助;加强两国安全与国防领域合作等。4月21日,普京签署法律文件批准该条约。
这份条约的分量不轻,俄罗斯和伊朗曾于2001年签署《相互关系基础及合作原则条约》,双方表示,考虑到当前外部环境以及俄伊关系的变化,需要有一个更新的版本。
说白了,就是两个被西方制裁的国家,决定抱团取暖了。
![]()
俄罗斯需要伊朗什么?能源合作、军事技术交流、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伊朗需要俄罗斯什么?武器装备、核技术、政治支持。两边各取所需,条约一签,关系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有意思的是条约生效的时间点,正好卡在伊朗宣布迁都的同一天。
这是巧合还是精心安排?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伊朗真的把首都迁到波斯湾,俄罗斯在中东的棋局会更活。
![]()
波斯湾是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握住了世界能源的命脉。美国的第五舰队常年驻扎在巴林,就是为了盯着这条航道。
伊朗把首都搬过去,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这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仅要守住波斯湾,还要把这里变成权力中心。
迁都背后的深层考量
伊朗为什么急着迁都?除了德黑兰本身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个是人口结构。德黑兰现在的人口密度太高了,1500万人挤在一起,社会管理成本极高。
![]()
贫富差距、就业压力、治安问题,都是城市病的典型症状。把政府机构搬走,能给德黑兰减负,也能带动南部地区的发展。
另一个是战略考量。德黑兰离伊朗北部边境不远,如果发生战争,首都很容易成为打击目标。把首都搬到南部沿海,进可攻退可守,战略纵深更大。
而且波斯湾紧邻阿拉伯半岛,能更直接地对抗沙特、阿联酋这些地区对手。
还有一点就是政治信号,迁都是个大动作,需要动员全国的资源。佩泽希齐扬上任以来,一直在推动改革,但阻力不小。
如果能把迁都这件事办成,既能展示政府的执行力,又能凝聚民心,一举两得。
![]()
迁都能不能成,还得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钱,伊朗经济本来就不好,美国的制裁还没解除,石油出口受限,外汇储备紧张。
建一座新首都需要几百亿美元,这笔钱从哪来?靠自己攒肯定不现实,只能指望外部援助。俄罗斯、中国、土耳其,这些都是潜在的资金来源。
第二个问题是民意,德黑兰的居民会不会同意?政府机构的公务员愿不愿意搬?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换个城市生活,尤其是从内陆搬到海边,气候、环境、生活习惯都得重新适应。
![]()
第三个问题是国际环境。伊朗把首都搬到波斯湾,美国会怎么反应?沙特会怎么反应?海湾国家会不会觉得受到威胁?这些都可能引发新的地区紧张。
尾声
伊朗迁都这事,表面上看是城市规划问题,实际上牵扯的是国家战略布局。
德黑兰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佩泽希齐扬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说明问题确实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了。
至于迁都能不能成,还要看未来几年伊朗的内外形势。
![]()
如果经济能稳住,民意能凝聚,国际环境不恶化,那这事还真有可能办成。但如果这三个条件有任何一个出问题,迁都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不管怎么说,伊朗这次动真格了。一个国家愿意动首都的念头,说明它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会把伊朗带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