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不久前还想斩草除根的人,如今成了普京的座上宾。
当地时间10月2日,由阿里·纳桑少将率领的叙利亚国防部代表团,搭乘俄罗斯空天军专机抵达莫斯科,受到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高规格接见。双方宣布,将深化两国防务协作机制。
![]()
如果把时间倒回十个月前,剧情则堪称魔幻:阿里·纳桑当时还是俄罗斯空天军在叙利亚境内重点打击的“恐怖分子头目”之一,其据点屡遭苏-34、苏-35轰炸。
如今,这位“叛军将领”不仅成为叙利亚新政府的国防部长,更被曾经追杀他的俄罗斯空天军,派出专机迎入首都,与昔日追杀他的指挥官握手言和。
![]()
战机变成专机,迎接昔日的“重点轰炸目标”,这就是发生在莫斯科的荒诞现实。这一幕,连最擅长编造政治反转剧的编剧,也难以下笔。
而它所映照的,则是叙利亚阿萨德家族政权崩塌、敌友易位、秩序重构的残酷现实。
十个月前还炸他据点,现在派专机接来莫斯科
![]()
2025年10月2日那天,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挺热闹,一架俄罗斯空天军的伊尔-96专机慢慢落了地。舱门一开,下来个穿得笔挺的将军,是叙利亚国防部的阿里·纳桑少将,旁边陪着的还是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叶夫库罗夫——这阵仗,一看就是贵客待遇。
可要是倒回十个月前,谁能想到会有这事儿?那会儿阿里·纳桑在俄罗斯眼里,还是个得重点盯着打的“恐怖分子头目”呢。他当时待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据点,俄军的苏-34、苏-35战机每周都得去炸个两三回,就盯着他那片地方打,生怕他有机会搞事。
这剧情能反转这么快,全靠2024年12月那回“叙利亚12天乱局”。之前阿萨德家族的政权看着还稳,结果反对派武装一联手进攻,没几天就垮了。
![]()
俄罗斯一看这情况,心里盘算了半天:再硬撑着帮阿萨德,怕是要赔本,还不如赶紧找新的合作伙伴。
毕竟俄罗斯在叙利亚有两个宝贝疙瘩——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俩地方可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唯一的战略支点,要是丢了,俄军在中东就彻底没立足的地儿了。
所以俄罗斯干脆转了方向,跟反对派牵头成立的“叙利亚过渡政府”谈条件:只要新政府保证那两个基地的安全,不找俄军麻烦,俄罗斯就认这个新政府,还愿意合作。
![]()
阿里·纳桑就是在这时候踩上了“命运转折点”。他原本是反对派里“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HTS)下属一个分支的指挥官,之前一直在阿勒颇地区跟阿萨德的政府军对着干。
到了2025年3月,过渡政府正式成立,他直接被提拔成了国防部参谋长,后来又当上了国防部长——从被俄军追着炸的“叛军将领”,变成新政府的国防部长,这步子迈得,在中东几十年的乱局里都少见。
俄罗斯这边的态度变得更离谱。2024年下半年,俄空天军对伊德利卜的空袭就没停过,光下半年就炸了300多架次,目标全是HTS这些反对派武装。
![]()
可到了2025年1月,说变就变,俄叙突然宣布要深化军事合作,俄军还开始给新政府军送装备,T-72坦克、BMP-3步兵战车一批批运过去,甚至派了军事顾问团去教他们怎么用。
这180度的大转弯,明眼人都看出来:俄罗斯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基地,啥“意识形态”“老朋友”都得往后放。
俄罗斯不傻:基地比“老盟友”重要多了
要说俄罗斯为啥能这么干脆地跟以前的“敌人”握手,核心就一点:自己的战略利益才是最实在的。对普京政府来说,赫迈米姆和塔尔图斯这两个基地的分量,比保着阿萨德政权重多了。
![]()
先说说赫迈米姆空军基地,那可是俄罗斯在海外最大的空军基地之一,里面光战机就摆了80多架,苏-35S战斗机、图-22M3轰炸机这些能打能炸的家伙都在这儿。从这儿起飞的战机,能覆盖整个地中海东部,还有中东大部分地区——等于说,俄罗斯在中东的空中话语权,全靠这个基地撑着。
再看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是俄海军在地中海唯一的后勤补给中心。2024年俄乌冲突最紧张的时候,俄军地中海舰队超过40%的补给,都是从这儿运过去的。要是没了这个基地,俄海军的船在 Mediterranean 就得“饿肚子”,想在这儿保持存在感都难。
反观阿萨德政权,那时候早就没了往日的样子。叙利亚打了14年内战,政府军的战斗力早就垮了。
![]()
2024年12月反对派进攻的时候,政府军居然有整支部队直接投降的情况——俄罗斯的军事专家后来都说:“阿萨德的军队早就没心思打仗了,再接着帮他,就是白扔钱、白搭力气。”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当时还得应付美国的压力。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对俄罗斯的制裁又加了码,还往中东增兵,明显是想挤压俄罗斯的空间。这种时候,俄罗斯必须在中东找新的“朋友”,稳住自己的地盘。
而叙利亚新政府刚好能帮上忙——HTS跟土耳其情报部门一直走得近,俄罗斯跟新政府合作,还能缓和跟土耳其在伊德利卜问题上的矛盾。毕竟之前土耳其也支持反对派,跟俄罗斯闹得挺僵,现在借这个机会缓和关系,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个意外收获。
![]()
所以这么一算,放弃阿萨德、跟阿里·纳桑这些“前敌人”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既保住了两个关键基地,又在中东找到了新的立足点,还能顺便缓和跟土耳其的关系——换谁都会这么选。
叙利亚乱成一锅粥:谁有靠山谁说话算
阿里·纳桑能从“叛军”变成国防部长,看着是他个人的运气,其实背后是叙利亚整个权力格局的大洗牌。现在的叙利亚过渡政府,根本不是铁板一块,是将近20个反对派武装凑起来的“大杂烩”,里面各怀心思,谁都想占点便宜。
![]()
就说新政府里的权力分配,全是外部势力在背后操盘。国防部长穆尔哈夫·阿布·卡斯拉是HTS的核心人物,而阿里·纳桑所在的派系,跟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SNA)关系特别近。
还有大马士革军事师的指挥官贾夫塔希,干脆就是土耳其公民;霍姆斯省负责情报的谢哈迪,跟土耳其情报机构合作了好几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土耳其在新政府里安插了不少自己人,就是想通过这些人,在叙利亚北部搞个“安全区”,还得确保自己在幼发拉底河以东的利益不被抢。
相比之下,伊朗就惨多了。之前伊朗是阿萨德政权最铁的盟友,为了帮阿萨德,又是派军队,又是送武器,砸了不少钱。可新政府一成立,伊朗就被晾在一边了。
![]()
2025年4月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在代尔祖尔的据点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死了15个人,结果叙利亚新政府连个说法都没有,就跟没这事儿一样。
这也能看出来,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早就不如以前了,之前花的那些心思,基本都打了水漂。
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天天喊着“要从叙利亚撤军”,可实际上美军在叙利亚的动作一点没少。
![]()
2025年8月,美军还在哈塞克省新建了个大型军事基地,M1A2主战坦克、“爱国者”防空系统这些重型装备全拉了过去——明摆着就是不想走,还想在叙利亚东部继续控制库尔德武装,守住自己的地盘。
这种混乱的局面,最后遭罪的还是叙利亚老百姓。2025年9月,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跟新政府军在拉卡省打了起来,一仗就死了80多个人;伊德利卜省那边,HTS跟其他反对派武装也因为抢地盘内斗,时不时就开火。
叙利亚打了14年仗,死了50多万人,现在非但没太平,反而因为这些外部势力的博弈,乱得更厉害。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叙利亚“12日惊变”背后:俄罗斯为何不帮阿萨德了?
![]()
参考消息——俄外交部:俄伊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于10月2日生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