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的田埂边,常见一簇簇低矮的小草,茎秆匍匐生长,叶片肥厚圆润,颜色油绿,微微闪着光。老人们随口一指:“这叫马齿苋。”
![]()
马齿苋,不是稻谷,也非菜蔬,却能在烈日暴晒下依旧茂盛生长。小时候,总觉得它不过是一株“野草”,甚至被人拔掉丢弃。可当听到长辈说:“这草能吃,还能治病。”才突然生出几分好奇。
谁能想到,这种随处可见的野草,居然在《本草纲目》里有名,还被现代营养学称为“长寿菜”。
![]()
“马齿苋”,因叶片形似马齿,排列紧密,得此名。在民间,它还有“长命菜”“五行草”“酸米菜”等别称。
《异物志》记载:“马齿苋,生于田野,叶似马齿。”可见古人早已熟知它的样貌。更有趣的是,因其生命力旺盛,割掉一茬,很快又能长出新枝,故而又被赋予“长寿”的寓意。
在农村,马齿苋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当野菜。
- 凉拌:采嫩茎叶,焯水后拌蒜泥、辣椒,一口酸爽开胃。
- 清炒:加点辣椒、蒜片,入口滑嫩带酸。
- 做馅:和面擀皮,调馅包饺子,别有一番风味。
在缺少蔬菜的年代,马齿苋常常是饭桌上的救急之物。孩子们下田随手摘上一把,拌上一点盐,就是一碗简单的“野菜汤”。
![]()
古代医家早就看出马齿苋的价值。
- 《神农本草经》称其“味酸寒,无毒,主疗痈肿恶疮”。
- 《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清热解毒,利肠止痢”。
现代研究则表明,马齿苋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矿物质,具有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在一些地方,老人们常用马齿苋煮水,用来缓解夏日中暑、腹泻等小毛病,堪称“田边小药箱”。
![]()
马齿苋的顽强生命力,让它在文化中有着特殊寓意。因“割之复生”,常被视为坚韧与长寿的象征。
在湘赣一带,有些老人喜欢在端午时节采摘马齿苋,与艾叶一同悬挂门口,寓意“辟邪延年”。在民俗中,它已不只是野菜,更是一种守护平安的草木。
![]()
在城市的超市里,人们追逐进口蔬果,牛油果、蓝莓成为餐桌新宠。可在田野里,马齿苋依旧静静生长,无需照管,依然顽强。
它可能曾是你脚下不经意踩过的小草,也可能是祖辈碗里清淡的一餐。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株野草,或许会发现:真正的“长寿菜”,从未远离。
你吃过马齿苋吗?
在你家乡,它是当作“野菜”上桌,还是只被当成“杂草”拔掉?留言区聊聊你的记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