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药师,您好!我今天头疼得厉害,想吃点去痛药缓解一下。
您好!平时疼吗?我先给您量一下血压看看是否与血压有关。
![]()
![]()
脑门两边疼,最近工作忙,压力大,睡眠不好。
头痛是指发生在头颅上半部,从眉毛以上至枕下部这一区域内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中医又称“头风”认为是由外感风邪或情志内伤所致。
其临床特征是整个头部或两侧轻度到中度的持续性钝痛,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等。还有一定比例的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有家族史,发病于青春期,周期性反复发作;其临床特征是偏侧中、重度的搏动样疼痛,具有发作性,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环境安静或休息时可缓解。
药师可从头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发及缓解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特征。
对有下列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建议及时就医:
①头痛剧烈;
②短期内急剧恶化;
③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偏瘫、失语、视力丧失、平衡失调、体重减轻等;
④影响到睡眠;
⑤55岁后新发;
⑥外伤或剧烈活动后头痛;
⑦疼痛性质及程度和既往有较大差别。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很早,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文献中也可见“头风”之名。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头痛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患者自觉头部包括前额、额颞、顶枕等部位疼痛,为本病的证候特征。
治疗与用药原则
头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治疗原则包括对症处理和原发病治疗两方面。
* 对于原发性头痛:
对于原发性头痛的急性发作和不能立即纠正病因的继发性头痛,可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以终止或减轻头痛症状。常用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中枢性止痛药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疗效确切,无成瘾性,是最常使用的止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等。偏头痛还可以尝试氟桂利嗪、舒马普坦以及麦角胺类药物的治疗。
* 对于慢性头痛:
对慢性头痛反复发作者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控制头痛频繁发作。同时亦可针对头痛伴随症状如眩晕、呕吐等予以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头痛应尽早去除病因,如颅内感染应抗感染治疗,颅内高压者宜脱水降颅压,颅内肿瘤需手术切除等。头痛非药物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磁疗法、局部冷(热)敷、吸氧等。
头痛的治疗须分“内外虚实”,外感、内伤均可能导致头痛。
(1)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可能夹寒、热、湿证,多为实证,起病较快,病程较短,治疗以驱邪外出为主要目的。
(2)如风寒头痛应疏风散寒止痛,风热头痛应疏风清热和络,风湿头痛应祛风胜湿通窍。
(3)内伤头痛多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常常虚实夹杂,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宜补虚泻实。
(4)如肝阳头痛应平肝潜阳息风,痰浊头痛应燥湿化痰,瘀血头痛应化瘀通窍;血虚头痛应滋阴养血,气虚头痛应益气升清,肾虚头痛应补肾益精。
使用药物过程中注意分清寒热、虚实,以免加重病情。
1
常见西医用药
(1)镇痛用药
包含: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散利痛)、对乙酰氨基酚片(泰诺林,必理通)
(2)偏头痛用药
包含: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
西药相互作用提示:
①复方止痛药可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出现重复使用,不建议联用。
如: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散利痛)、氨酚待因、氨酚曲马多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不建议联合使用。
②氟桂利嗪与酒精、催眼药或镇静药合用时可出现过度镇静作用。
③一般不建议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与抗凝药物合用,如塞来昔布可能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2
常见中医用药
(1)疏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头痛证,症见头痛,牵连脖颈、背部,有收紧感,遇风加重,戴帽子可能缓解)
包含:川芎茶调散、都梁丸、头风痛丸、六经头痛片、散寒解热口服液【合并解表】、天麻头痛片【合并养血】
(2)疏风清热活络(适用于风热头痛证,症见头痛而胀,发热,口渴,便秘,小便短赤)
包含:清眩片、镇脑宁胶囊、通窍耳聋丸、疏风解毒胶囊、芎菊上清丸【合并解表】
(3)祛风胜湿通窍(适用于风湿头痛证,症见头重,身体困重乏力,胸闷,食欲不振,大便稀)
包含:藿胆丸、保济丸、川芎清脑颗粒、柴连口服液【合并解表散寒】、芙朴感冒颗粒【合并解表】、九味羌活丸【合并解表】
(4)平肝潜阳息风(适用于肝阳头痛证,症见头胀痛而晕,以头两侧痛为主,心烦,口苦,两胁胀痛,或高血压头痛)
包含:丹珍头痛胶囊、复方羊角颗粒、山菊降压片、天麻钩藤颗粒、全天麻片、天麻素片、松龄血脉康胶囊
(5)滋阴养血(适用于血虚头痛证,症见头痛、头晕,心悸,虚弱乏力,面色苍白,或产后头痛)
包含:养血清脑颗粒、阿珍养血口服液、养血安神片、血栓心脉宁胶囊、人参归脾丸
(6)益气升清(适用于气虚头痛证,症见头隐隐作痛,劳累后加重,食欲不振,容易疲惫,自觉气短,或高原反应头痛)
包含:心脑欣丸、参芍片、益脑片【合并养阴】、诺迪康胶囊
(7)燥湿化痰(适用于痰浊头痛证,症见头痛昏沉,胸闷,胃部胀满,可能伴有恶心呕吐)
包含:半夏天麻丸、头痛宁胶囊、补脑丸【合并安神益志】、清脑复神液【合并安神活血】
(8)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头痛证,症见头痛伴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失眠健忘,遗精带下,乏力)
包含:天麻醒脑胶囊、天麻首乌片、健脑安神片、舒筋通络颗粒
(9)活血止痛(适用于瘀血头痛证,症见头痛经久不愈,针扎样疼痛或锥刺痛,或可能有头部外伤史)
包含:通天口服液、天舒片【合并平肝】、正天胶囊、心脑宁胶囊、脑得生片、晕痛定胶囊
中药相互作用提示:
①相同成分占比超过50%的中成药不建议足量联用,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全天麻颗粒——天舒胶囊;
松龄血脉康胶囊——愈风宁心片;
养血清脑颗粒——八珍丸。
②治疗风寒头痛的中成药与治疗风热头痛的中成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都梁丸——清眩片。
③解表药与药味滋腻的补益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闭门留寇。
如:健脑安神片——感冒清热颗粒;
天麻首乌片——柴银口服液。
④平抑肝阳药与辛散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天麻钩藤颗粒——川芎茶调散;
清眩片——山菊降压片。
⑤含同种有毒饮片的中成药足量联用时,应加强监测。
如:头痛宁胶囊——脑心通胶囊。
/ 代表药品 /
●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
【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无水咖啡因。
【规格及用量】复方制剂,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异丙安替比林150毫克,无水咖啡因50毫克。口服:6岁以上儿童一次0.5~1片;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
【适应证】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不适用人群】溶血性贫血患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药师交代】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 天舒胶囊
【成分】川芎、天麻。
【规格】胶囊,0.34g*30/50/60/100粒;
片,0.34g*60片/盒,每盒可用5天。
【适应证】用于瘀血阻络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日久,痛有定处,或头晕胁痛、失眠烦躁、舌质暗或有瘀斑;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不适用人群】孕妇及月经量过多的妇女,有出血倾向患者
【药师交代】保持心情平静,减少激烈情绪。胶囊剂注意服药时低头姿势、凉水送服。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
● 松龄血脉康胶囊
【成分】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
【规格】胶囊,0.5g*60粒。
【适应证】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不适用人群】感冒患者。
【药师交代】饭前服药。若服药后出现轻度腹泻、胃脘胀满等症状,可改为饭后服。注意服药时低头姿势、凉水送服。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
/ 注意事项 /
1.非甾体抗炎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既往有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史的患者使用时应特别小心。
2.服药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布洛芬、洛索洛芬、塞来昔布、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散利痛)、氟桂利嗪等药物。
4.生活中注意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
5.高血压患者应用平抑肝阳类中成药时,注意监测血压。
6.孕妇、经期应禁用或慎用活血止痛类药物。
7.含细辛的药物,不可长期、大量服用,服用期间应定期复查肾功能。如川芎茶调散、养血清脑颗粒、通天口服液、镇脑宁胶囊、丹珍头痛胶囊等。
8.服药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坚持服用可能缓解。如果不能耐受,请及时就医。
*本文部分内容仅供药学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本文编者信息
-
本文内容节选自
图书《社区药师案头手册》
“ 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
用药”章节
-
本书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组织编写
-
本书主编:康震、刘治军、金锐
-
章节参编:王珺、陈頔、李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