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我市在充分调研与科学论证基础上组织编制的《菏泽市绿地系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亮相,为全面解读《规划》编制背景、主要内容等情况,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9月30日,我市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共同解读《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
吹风会上介绍,《规划》是我市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回应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向往的具体实践,对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具有深远意义。
从编制背景来看,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双碳”战略目标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求,山东省也出台相关政策对城乡绿地布局、生态修复提出具体要求,而菏泽作为“中国牡丹之都”,在全力推进黄淮平原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绿地系统碎片化、生态功能薄弱、服务均衡性不足等问题。《规划》首次提出“生态功能与民生服务双优先”编制理念,深度衔接《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旨在构建“森林环城、绿廊织城、公园满城”空间新格局,通过系统性规划解决生态安全、人居环境、文化特色等问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底。
在规划范围及期限方面,规划范围与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和中心城区范围保持一致,市域总面积12155.27平方千米,城区总面积338.06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2至2035年。《规划》依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城市发展格局,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统筹布局。在市域层面,首次提出“两带交汇、双网交织、四河润泽、多源堌乡”的绿地系统结构,延续“外圆内方”古城脉络,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与地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同时构建“一带两环绕花城、三核四泽润菏风、六脉八廊通水邑、五湖十河泽林堌、百园千林惠民生”特色体系,还首次将市域绿地系统划分四大类、十大片区进行市域生态格局管控,重点保护与修复区域生态基底,守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维护区域生态平衡,通过新增绿道网络串联市域内各类生态斑块、景区景点,推动城乡生态要素流通与融合。
在绿地系统核心指标上,《规划》明确到2035年,中心城区绿地率将提升至40%以上,确保生态空间规模持续扩容;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通过补充绿地面积、拓展立体绿化空间增强绿地生态遮阴与碳汇能力;建成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43%,统筹保护蓝色水体与绿色空间,打造“蓝绿交融”生态新格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9.1平方米,公园绿地和广场服务半径覆盖率提升至91.3%,切实提升市民生态获得感。
在具体绿地规划与建设上,《规划》重点优化公园体系结构,提出将环堤河湿地公园等10处专类公园升级为综合公园,新增132处社区公园与282处街头游园,以“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解老旧城区绿地不足难题;在中心城区大力扩容公园绿地面积,规划新建多个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及街头游园,实现布局均衡化,首次引入气候适应性公园绿地建设理念,提升绿地应对高温、内涝、空气污染等气候问题的能力;在城市新区严格按规划配套建设公园绿地,在老旧城区改造中拓展绿地空间,确保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生活圈目标;深度挖掘菏泽文化基因,以“花城水邑”为目标塑造特色风貌,打造“四带两环、五区多点”花城景观格局,优化提升道路绿地,打造各具特色的道路景观绿带;强化配套设施与智慧管理,在公园绿地中新增健身器材、科普展板、应急避难设施,兼顾休闲、教育与防灾功能,并定期评估绿地系统实施效果。
在植物应用上,《规划》首次明确“乡土优先、特色彰显”的植物配置核心原则,倡导优先选用适配菏泽气候土壤条件的本土植物,构建结构稳定、抗逆性强的植物群落,降低后期养护管理成本,提升绿地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与四季景观丰富度,同时新增菏泽特色植物资源系统性应用方案,将其融入公园绿地、道路绿化、乡村生态空间等场景,凸显“牡丹之都”文化标识与自然禀赋。
《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区聚焦“补短板、提品质”,乡村侧重“护生态、显特色”,并制定分区域、分类型的绿地建设标准,通过扩大绿地面积、完善绿地网络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生态调节功能,结合菏泽“牡丹之都”“黄河文化”等特质塑造城市专属特色景观,助力“生态宜居、文化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愿景实现。
此次政策例行吹风会的召开,让社会各界对《菏泽市绿地系统规划(2022—2035年)》及配套规划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为规划落地营造了良好氛围,期待未来我市在《规划》引领下,实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推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来源:菏泽发布、菏泽日报
1、
2、
3、
4、
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