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策划案被组长冒用,总监让他讲解架构时,他扭头问我,我笑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陈总监皱着眉头盯着投影屏幕:

"赵伟,这个用户画像的数据模型,具体是怎么建立的?"

赵伟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

"这个...就是通过大数据分析..."

陈总监打断他:"我问的是具体维度,权重怎么分配的?"

整个会议室二十多双眼睛都盯着赵伟。

他的嘴唇动了动,突然转过头看向坐在角落的我:"思颖,这部分你跟进下?"

我缓缓站起身,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组长,您刚才不是说这是您熬夜做的方案吗?您都没搞懂的东西,我一个小专员怎么会明白?"

赵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三天前,我熬了一个通宵做出来的策划案,就这样被他据为己有。

现在报应来了,可我的处境,真的会因此变好吗?



1

北京的清晨六点,望京SOHO的写字楼里还亮着零星的灯光。

我趴在工位上,眼睛死死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

咖啡杯里的速溶咖啡早就凉透了,表面浮着一层让人作呕的油花。

旁边的垃圾桶里堆满了红牛罐子,我数了数,整整八个。

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显示:06:23。

我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终于在第四十三页PPT上敲下了最后一个字。

这份新产品营销策划案,从市场分析到用户画像,从推广策略到预算分配,每一个细节我都反复推敲过。

为了做好用户画像这部分,我把公司过去三年的用户数据全部调出来分析。

建立了一个包含十二个维度的数据模型。

光是这个模型的构建逻辑,就写了整整五页说明。

我叫林思颖,26岁,河南周口农村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来北京闯荡,现在是某互联网公司市场部的策划专员。

说得好听点是专员,其实就是个打杂的。

保存文件,发送邮件。

我看着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长长地吐了口气,终于赶在截止时间前完成了。

手机震了一下,是房东发来的消息:"小林,这个月房租该交了,别忘了啊。"

我打开支付宝看了一眼余额:3847.52元。

房租3500,还剩347块要撑到月底发工资,今天才月初第三天。

我苦笑了一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睡一觉。

公司规定九点上班,现在回去还能睡两个小时。

推开公司大门,外面的天已经亮了。

望京的街道上开始有了人流,早餐摊的老板正在忙碌地准备着煎饼果子。

我摸了摸口袋,忍住了想买一个的冲动。

一个煎饼果子要十块钱,够我吃两天的泡面了。

坐地铁回到通州的出租房,这是个老旧小区的隔断间,十平米不到,月租3500。

在北京,这已经算是很便宜的了。

室友小王还在睡觉,她是做客服的,经常上夜班。

我轻手轻脚地进了房间,连澡都没洗就倒在了床上。

闹钟定在八点半,可以睡两个小时。

闹钟响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刚刚闭上眼睛。

挣扎着爬起来,简单洗了把脸,换了件衣服就往公司赶。

早高峰的地铁挤得像罐头,我被挤在角落里,闻着各种混杂的味道,胃里一阵翻腾。

到公司的时候是八点五十八分,刚好赶上打卡。

我刚坐下,赵伟就走了过来。

赵伟是我们策划组的组长,32岁,北京本地人。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福,总是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西装,头发用发胶梳得一丝不苟。

他拿起我桌上的水杯看了看:"哟,思颖来这么早?"

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组长早。"

赵伟坐在我旁边的空位上:"方案发给我了吧?我看看。"

我点点头:"早上六点多发您邮箱了。"

赵伟掏出手机,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

"嗯,收到了,我一会儿看看,有问题再找你。"

说完,他就回了自己的工位。

我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其他的工作。

昨晚熬夜的后遗症开始发作,头痛得厉害,眼皮也直打架。



上午十点,部门例会。

赵伟坐在会议室里,对着陈总监汇报这周的工作进展:

"陈总,新产品的营销方案我正在抓紧时间做,预计今天下午就能出初稿。"

陈总监点点头:"这个项目很重要,上面很重视,你要把好关。"

赵伟信心满满地说:"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我坐在角落里,听着他的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明明方案已经做好了,他为什么要说下午才能出初稿?

会议结束后,同事王悦凑过来:"思颖,你脸色不太好,昨晚没睡好?"

王悦是我的同期,25岁,山东姑娘,性格直爽,我们关系不错。

我揉了揉太阳穴:"通宵做方案,刚睡了两个小时。"

王悦瞪大眼睛:"通宵?哪个方案这么急?"

我小声说:"新产品营销方案。"

王悦皱起眉头:"这不是赵伟负责的吗?"

我苦笑:"他让我写初稿。"

王悦撇撇嘴:"又是这样,脏活累活都让你干,功劳都是他的。"

我摇摇头:"算了,谁让人家是组长呢。"

中午,我实在撑不住了,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

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叫我,睁开眼,是赵伟。

赵伟皱着眉头:"思颖,上班时间睡觉不太好吧?"

我连忙坐直身子:"对不起组长,我..."

赵伟摆摆手:"算了,你跟我来一下。"

我跟着他进了小会议室。

赵伟关上门,坐下来:"方案我看了,整体还可以,但是有些地方需要调整。"

我拿出笔记本:"您说。"

赵伟打开笔记本电脑:"这个用户画像的部分,你是怎么想的?"

我开始详细解释:"我建立了一个十二维度的数据模型,包括年龄、性别、地域、消费能力、使用习惯..."

赵伟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偶尔还会问一些细节问题。

我发现他问的都是很基础的问题,显然对这块并不太懂。

讲了足足一个小时,我口干舌燥。

赵伟合上笔记本:"好,我大概明白了,这样,你先回去工作,有问题我再找你。"

2

下午三点,我正在做另一个项目的竞品分析,手机突然震动。

打开微信,是王悦发来的消息。

"思颖,你快看公司群!"

我打开公司的工作群,看到赵伟发了一条消息:

"各位同事,新产品营销方案初稿已完成,我把文件发到共享文件夹了,请大家查阅并提出意见。"

下面是一片赞美声:

"赵组长效率真高!"

"辛苦了!"

"赵组长威武!"

我点开共享文件夹,看到了那份方案。

文件名被改成了"新产品营销方案V1.0-赵伟",创建时间显示是下午两点半。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王悦又发来消息:"这不是你做的方案吗?怎么变成赵伟的了?"

我盯着屏幕,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这时,陈总监在群里回复:

"赵伟,方案不错,明天上午十点,部门会议详细讨论。"

赵伟秒回:"好的陈总,我会做好准备。"

晚上六点,大部分同事都下班了,我还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发呆。



王悦走过来:"思颖,下班了,一起走吧。"

我摇摇头:"你先走吧,我还有点事。"

王悦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你还在想方案的事?"

我苦笑:"被人抢了功劳,心里能舒服吗?"

王悦坐在我旁边:"要不你去找陈总监说清楚?"

我摇头:"没用的,我一个小专员,谁会信我?再说了,文件是从赵伟电脑上发出去的,我拿什么证明是我做的?"

王悦叹了口气:"这个赵伟真不是东西,你说他一个组长,靠抢下属的功劳往上爬,良心不会痛吗?"

我笑了笑:"在职场混,谁还讲良心啊。"

王悦拍拍我的肩膀:

"别太难过了,早点回去休息吧,你都通宵了,别把身体搞垮了。"

等王悦走后,我打开手机,看着支付宝里的余额发呆,347块,要撑到月底。

今天是3号,还有27天,平均一天只能花12块钱。

我打开外卖软件,看着那些诱人的图片,最终还是关掉了。

从抽屉里拿出一桶泡面,去茶水间倒了热水。

等泡面的时候,我靠在茶水间的墙上,突然觉得特别累。

不是身体上的累,是心累。

来北京两年了,我拼命工作,加班加点,可是呢?

工资刚够维持基本生活,存款为零,连生病都不敢。

而像赵伟这样的人,靠着耍心机、抢功劳,反而混得风生水起。

他是北京本地人,有房有车,不用担心房租,不用精打细算过日子。

这个世界,对我们这些外地来的穷孩子,真的太不公平了。

晚上九点,我才离开公司。

地铁上人不多,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旁边是一对情侣,女孩靠在男孩肩膀上,两人有说有笑。

我低下头,打开手机里的招聘软件,漫无目的地刷着。

每个职位都要求有经验,有资源,有背景。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回到出租房,室友小王正在吃外卖。

小王看到我:"思颖,你回来啦,要不要一起吃?我点多了。"

我看了一眼,是麻辣烫,香味扑鼻。

小王把餐盒推过来:"别客气,我真的吃不完。"

我确实饿了,道了声谢,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小王一边吃一边说:"你们公司加班真厉害,天天这么晚。"

我苦笑:"没办法,活多钱少。"

小王叹气:"我们也一样,做客服的,天天被骂,一个月才四千多,在北京,这点钱够干啥的。"

我点点头:"是啊,房租就占了大头。"

小王突然说:"思颖,要不我们搬到更远的地方?六环外的房子能便宜一千多。"

我想了想:"太远了,每天通勤要三四个小时,人都要废了。"

小王苦笑:"那就继续熬吧,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吃完饭,我回到自己的小房间。

十平米的空间里,除了一张单人床和一个简易衣柜,就只有一张小桌子。

我坐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又看了一遍那份方案。

每一页PPT,每一个数据,每一句文案,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现在却变成了别人的成果。

我突然想起大学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多么意气风发,觉得凭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

现在呢?

我关上电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水渍发呆。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早到了半小时。

我想再熟悉一下方案的内容。

虽然是我做的,但万一赵伟在会上问到我什么,我也好有个准备。

九点半,赵伟来了。

他看到我,走过来:"思颖,一会儿开会你也参加。"

我愣了一下:"我?可是陈总监说的是部门会议..."

赵伟笑笑:"你是项目组成员,当然要参加,再说了,有些细节问题,可能需要你补充。"

我明白了,他是怕自己答不上来,要我给他打掩护。

我点点头:"好的。"

九点五十分,会议室里陆续坐满了人。

除了我们市场部的同事,还有产品部、运营部的负责人。

陈总监坐在主位上,赵伟坐在他旁边,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

陈总监清了清嗓子:"今天主要讨论新产品的营销方案,赵伟,你来介绍一下。"

赵伟打开PPT,开始讲解: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这是我为新产品制定的营销方案..."

前面几页还算顺利,都是些大框架的东西,赵伟说得头头是道。

但当讲到具体执行策略时,他开始磕磕绊绊了。

产品部的李经理问:"赵组长,这个社群运营的转化模型,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赵伟愣了一下:"这个...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

李经理追问:"具体是哪些数据?权重是多少?"

赵伟的额头开始冒汗:"这个...比较复杂..."

这时,陈总监开口了:"翻到第二十三页,用户画像这部分。"

赵伟手忙脚乱地翻页面。

陈总监盯着屏幕:"这个十二维度的数据模型很有意思,你详细说说。"

赵伟看着密密麻麻的图表,嘴唇动了动:"这个模型...主要是通过..."

陈总监打断他:"我想知道的是,这十二个维度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是这十二个而不是其他的?每个维度的权重是如何分配的?"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的嗡嗡声。

赵伟的脸涨得通红,手指不停地敲着桌面。

他的眼睛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

赵伟深吸一口气,挤出一个笑容:

"陈总,这部分技术细节比较复杂,我让负责数据分析的思颖来说明一下,她在这方面比较专业。"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我。

陈总监看着我:"哦?林思颖是吧?你参与了这个方案?"

还没等我回答,赵伟抢先说道:"是的,思颖负责协助我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陈总监点点头:"那你来说说这个模型。"



我站起身,所有人都看着我,我知道,这是个机会,也可能是个陷阱。

我走到投影仪前,深吸一口气:"陈总监,各位领导,关于这个用户画像模型..."

我开始详细讲解模型的构建逻辑。

从数据来源到清洗方法,从维度选择到权重分配,每一个细节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因为这是我熬了无数个夜晚研究出来的。

讲到一半,运营部的张经理提了个问题:"这个模型的准确率怎么验证?"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用了公司过去三年的历史数据做回测,准确率达到87.3%。具体的验证报告在附件里,第四十二页开始。"

张经理翻到那一页,认真看了起来,然后点点头:"逻辑很严密。"

陈总监也在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

讲了将近二十分钟,我把整个模型讲解完毕。

陈总监看着赵伟:"赵组长,这个模型确实很专业,你们组做得不错。"

赵伟连忙说:"都是团队的功劳。"

陈总监又问:"那么接下来的推广策略,具体的预算分配是怎么考虑的?"

赵伟又卡壳了。他翻着PPT,支支吾吾地说:

"预算方面...主要是根据各个渠道的ROI..."

陈总监皱眉:"具体数字呢?每个渠道分配多少?预期效果是什么?"

赵伟的汗水已经顺着脸颊流下来了,他再次看向我:"思颖,这部分你跟进下?"

3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固了。

所有人都看着我,等待我的回应。

我站在那里,看着赵伟焦急的眼神,心里五味杂陈。

要不要帮他?如果帮了,这个功劳就彻底跟我没关系了。

如果不帮,我可能会得罪他,以后的日子更难过。

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我熬夜通宵做的方案,变成他的功劳?凭什么我累死累活,他却轻松摘桃子?

我缓缓站起身,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我看着赵伟,一字一句地说:

"组长,您刚才不是说这是您熬夜做的方案吗?您都没搞懂的东西,我一个小专员怎么会明白?"

赵伟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陈总监的表情很微妙,他靠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产品部的李经理和运营部的张经理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没有说话。

其他同事有的低头看手机,有的盯着桌面,没有人敢抬头。

赵伟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

过了足足半分钟,陈总监开口了:

"林思颖,你的意思是,这个方案不是你参与的?"

我平静地说:"陈总监,我只是个普通专员,这么重要的方案,怎么可能让我参与呢?赵组长说是他熬夜做的,肯定是他做的。"

陈总监点点头,又看向赵伟:"那赵组长,请你继续讲解预算分配的问题。"

赵伟的手在发抖,他翻着PPT,结结巴巴地说:"这个...预算...主要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