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诸多高血压患者常紧盯着血压计上的数字,误以为只要收缩压与舒张压处于正常范围,便万事大吉。实则这种认知,或许潜藏隐患。可医生提醒:高血压不只是 “血压高”,还可能悄悄影响腹部,要是发现这几类腹部异常,别不当回事。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的 3 类腹部异常
这些异常状况极易被视作微不足道的小毛病,我们务必要学会精准分辨,以免忽略背后可能潜藏的隐患。
![]()
腹部出现持续不消失的小硬块:平时摸肚子要么软,要么是胀气包,但若摸到鸡蛋黄或乒乓球大的硬块,每天都在、按压不怎么疼,就得上心。这不是普通疙瘩,可能是长期高血压让腹部血管变脆,局部鼓出小 “血包”(像水管压力大管壁鼓泡泡)。这种 “血包” 平时没感觉,血压骤升时风险会增加,发现后别猜测,及时找医生。
肚子胀得慌,却不是吃多了:吃撑了腹胀常见,但高血压朋友若经常饭后几小时还胀,甚至空腹时肚子发紧、躺着更明显,别只当消化不良。这可能是高血压影响腹部血管供血 —— 消化需要血管给肠胃送 “能量”,血管因血压高变窄后,供血不足会让消化变慢,食物 “堆积” 就腹胀。这种胀吃助消化药效果差,得先看血压控制情况,再排查血管问题。
腹部突然抽着疼,且越来越严重:不是胃痛的隐痛或吃坏东西的绞痛,而是突然发作、像被拽着疼,可能越疼越重,甚至直不起腰。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可能是腹部血管出紧急状况,比如血管突然堵塞、管壁裂小缝,导致器官缺血受刺激。这时别硬扛,哪怕血压正常,也得赶紧去医院。
![]()
高血压患者怎么在家自查腹部?
不用复杂工具,每天 1 分钟就能做,步骤很简单:
第一步:选对时间姿势。早上空腹查最好,平躺屈膝让肚子放松,别绷劲,不然摸不准。
第二步:手掌轻轻摸。右手掌心贴肚子,从左移到右、从上往下摸(像轻柔按摩),重点摸肚脐周围和上腹部(胸口下方)。
第三步:留意两个信号。一是有没有前面说的 “持续硬块”,二是摸时有没有按了才疼的地方(哪怕平时不疼)。
另外,摸时可留意肚子有没有 “跳动感” 特别明显的地方。肚子里血管本就会跳,正常不明显,但若在肚脐附近摸到像 “小鼓” 一样规律跳动、比平时有力,也可以跟医生提一句,不算一定有问题,只是多个参考。
![]()
高血压患者别漏了这两个 “隐藏信号”
这两个信号和腹部异常可能有关联,都是身体在提醒血管状况:
手脚突然没力气,拿东西老掉:不是累后的手软脚软,而是突然出现的情况,比如拿杯子没使劲就掉、走路时一条腿突然发沉差点绊倒。这可能是高血压影响手脚供血小血管,或血管问题间接影响神经。别觉得歇会儿就好,若情况超 1 天或反复出现,最好去检查,排除血管或神经小问题。
脖子发紧,还伴着昏沉的头晕:不是落枕那种转不动的紧,而是脖子后面像勒了松紧带,酸酸的、紧巴巴的,同时脑袋昏沉(不是天旋地转,就是提不起精神)。脖子里的血管也会受高血压影响,它连着脑袋和腹部血管,若供血不好,不仅会脖子紧、头晕,还可能间接反映腹部血管情况。遇到这情况,先别吃治头晕的药,测测血压,观察有没有肚子不舒服,再一起告诉医生。
![]()
最后想跟高血压朋友说,管理高血压不只是跟血压计 “较劲”,更要做身体 “细心观察员”。肚子异常、手脚力气、脖子感觉,都是身体在 “说话”。不是有这些情况就一定是大问题,而是多留个心眼,及时和医生沟通,比等严重了再处理更稳妥。平时按时吃药、控血压,每天花几分钟摸肚子、留意身体变化,就能更踏实地 “管好” 高血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