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认为糖尿病乃“老年病”“富贵病”,与自身相距甚远。然而,诸多日常习惯正悄然拉近我们与它的距离,切不可掉以轻心。医生特别提醒:这 3 个行为风险很高,能改就尽早改。
![]()
这 3 个高危行为,别再 “惯性做” 了
把甜饮料当日常饮品,每天喝超过 2 瓶(每瓶 500ml 左右):咱们常喝的可乐、奶茶、瓶装果汁饮料,里面的糖比想象中多 —— 一瓶 500ml 的可乐,糖含量差不多有 13 块方糖。要是每天都喝两三瓶,身体要不停 “加班” 处理这些糖,时间长了,处理血糖的能力会越来越差,就像机器总超载,慢慢就容易出问题。
久坐不动,一天下来连 10 分钟都没动过:不管是上班族对着电脑坐 8 小时,还是退休后窝在沙发看一天电视,只要长时间不挪窝,身体就会 “变懒”。比如饭后马上坐下,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糖,身体却没动力去消耗,这些糖就会堆在血液里,时间久了也会影响血糖稳定。
晚餐吃得晚又吃撑,睡前 3 小时还在吃东西:很多人白天忙,晚上就想 “补回来”——8 点后才吃晚饭,还会吃红烧肉、油焖大虾这些重油重盐的菜,甚至吃完马上睡觉。夜间人体代谢趋缓,所食之物难以消化,糖与热量更易囤积。此时进食,对血糖造成的负担,较之白昼过量进食有过之而无不及。
![]()
别只防 “甜”!这些食物吃多了,血糖也会升
不少人秉持“只要不摄入糖分,血糖便无虞”的观点,然而,这实则陷入了认知误区。血糖水平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绝非仅由糖分摄取决定。下面两类食物,吃多了也会让血糖悄悄往上走:
精制主食吃太多:比如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要是一顿吃两碗米饭,再配个白馒头,这些食物消化快,会很快变成糖进入血液,和喝糖水的效果有点像。
咸口食物里藏着 “隐形糖”:比如红烧排骨、鱼香肉丝、番茄酱,做的时候都会放不少糖调味;还有一些零食,像牛肉干、锅巴,为了口感也会加糖,吃的时候没觉得甜,但糖已经吃进去了。
![]()
不用 “苦行僧”!3 个轻松的习惯,对血糖很友好
无需刻意忍饥挨饿,亦不必每日泡于健身房,只需做出一些细微调整,便能助力身体维持血糖稳定。
主食里加 “杂” 的:比如煮米饭时放一把燕麦、糙米,蒸馒头用一半全麦粉,这样消化慢,血糖不会一下子升太高,还能顶饿,不用总想吃东西。
每天 “零碎动一动”:比如上班时每坐 1 小时,起来走 2 分钟;买菜时多走一站路;晚上饭后和家人散 10 分钟步,不用累,动起来就有帮助。
吃饭时 “先菜后饭”:比如先吃半盘青菜,再吃一点肉,最后吃主食,这样能先给肠胃 “垫垫”,减少主食的吸收速度,帮血糖平稳。
![]()
其实远离糖尿病不用急,重点是慢慢调整习惯 —— 今天少喝一瓶甜饮料,明天多走 5 分钟,坚持下来,身体就会慢慢适应。不用追求 “一下子做到完美”,只要比昨天好一点,就是在帮自己远离风险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