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今年暑期档最让人哭到攥紧纸巾的电影,居然不是流量主演的催泪大片,而是王骁演的《南京照相馆》?点映场里,有人看到他饰演的金承宗偷偷藏起日军暴行的底片时,直接红了眼眶;散场后还有南京观众说“他眼里的痛,像极了我爷爷讲抗战故事时的样子”——而更戳人的是,这部戏上映时,距离他父亲离世刚好9个月。
![]()
说起王骁,很多人先想到的是“星二代”标签:妈妈是上世纪“四小花旦”之一的王馥荔,凭《咱们的牛百岁》成了“天下第一嫂”,早早就拿过金鸡百花双奖;爸爸王群是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的名导,圈里桃李满天下。可谁能想到,这对“顶流父母”不仅没给儿子铺路,反而差点断了他的演艺路?
![]()
早年王骁想当演员时,父母直接“釜底抽薪”:送他去俄罗斯学了两年,又扔去加拿大读了8年书,又是三维动画又是工商管理硕士,就是想让他“找份安稳工作,别吃演艺圈的苦”。可2004年,26岁的王骁干了件“叛逆事”——背着父母辞了高薪工作回国,站在爸妈面前说“我要当演员”。为了表决心,他半年瘦了60斤,原本壮实的小伙子瘦到脸颊凹陷,王馥荔后来回忆时还心疼:“那时候他站在我面前,我都快认不出了。”
![]()
可父母没松口,只跟他定了“三年之约”:“这三年我们不帮你找任何资源,能不能成,看你自己。”于是王骁从最底层的龙套做起,2006年演《血缘》里的小角色,连台词都没几句;跑剧组时天不亮就出门,深夜才回家,有时还会被导演骂“不会演就别来浪费时间”。有次王馥荔去探班,看到儿子蹲在片场角落啃盒饭,眼泪差点掉下来,可还是硬着心肠没插手——直到后来看到儿子把剧本密密麻麻写满笔记,老两口才软了心,每晚等他收工后开“家庭小灶”:妈妈教他练台词、找情绪,爸爸帮他分析角色逻辑,“星二代的资源没享过,倒是享了‘专业家教’的福”。
![]()
这一熬就是15年,直到2016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司命”,40岁的王骁才算真正出圈。戏份不多,可他把那个“爱唠嗑又护短”的星君演活了,网友调侃“他跟热巴的对手戏,比官配还甜”;后来《流金岁月》里的“杨柯”更绝,穿着西装走路带风,跟倪妮对戏时气场一点不输,还得了个“拖拉机的颜值,法拉利的气质”的梗——连王馥荔都笑说“现在出门,别人都跟我夸你儿子气质好,比我当年还火”。
![]()
去年他凭《三大队》拿金鸡奖最佳男配时,所有人都以为他熬出头了,可领奖台上他红着眼说“我爸没看到这一天”——原来一个月前,父亲王群突发心血管疾病离世,那个从小教他“演戏先做人”的人,没能等到他拿奖的时刻。网友看了这段都破防:“他举着奖杯的手在抖,我隔着屏幕都跟着哭”“原来最好的告慰,是活成了父亲期待的样子”。
![]()
而今年的《南京照相馆》,更像是他写给父亲和家乡的“情书”。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小时候跟着父亲走过秦淮河、逛过夫子庙,拍戏时还特意去档案馆查资料,学老相机的操作手法。有场藏底片的戏,他加了个“反复摸口袋”的小动作,后来采访时说“那是把罪证当命护着的紧张,也是想起我爸说‘做事要对得起良心’”。73岁的王馥荔特意去看点映,散场后抱着他说“你把金承宗的苦演透了”,母子俩站在电影院门口的照片被网友拍到,有人说“看他们相拥的样子,就知道什么是传承”。
![]()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要是没父母的‘家教’,能熬出来吗?”“星二代再苦,也比普通人有退路”,但更多人反驳“15年龙套不是假的,多少星二代靠爹妈铺路还塌房,他靠自己才走到今天”。其实王骁早就用行动回应了这些争议:结婚生女后对私生活极致低调,圈外妻子和女儿的照片从没曝光过,采访时只聊角色不聊家庭,“我想给家人安稳,也想让大家记住我是演员王骁,不是谁的儿子”。
![]()
他用15年龙套证明,星二代的光环再亮,不如自己演出来的底气;失去亲人的痛再深,也能化作往前走的力量。 接下来他的男主戏《低智商犯罪》已经杀青,不知道这个47岁还在“拼”的演员,能不能再给观众带来惊喜?能不能让天上的父亲,再为他骄傲一次?
![]()
你最喜欢王骁的哪个角色?是《三生三世》的司命、《狂飙》的杨健,还是《南京照相馆》的金承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毕竟好演员,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