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大河报、《淡水渔业》、《水利渔业》。
河南一卡车往黄河倒大量鲶鱼
有时候我会非常疑惑,明明手机都普及了,纸媒和电视新闻也相当便利,按理说一些经常被报道的事情,就算大家没有点进去细看,多少也有有些概念了。但是为什么那些乱放生的现象总是消失不了呢?
![]()
你要说是非常偏远的农村,我觉得很正常,但是会经常去放生的人,往往是家庭条件比较不错的,他们是真的接收不到这些信息,陷入了信息茧房?还是假装看不见?
2025年9月5日的一则新闻又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这个视频现在已经找不到原视频了,还好我们可以从新闻媒体大河报的报道中了解情况。
根据报道,事发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斗门乡周庄村穿滩公路旁的黄河七号坝。当时有一辆红色卡车停在堤坝上,有些穿着雨衣的人围绕着卡车,他们相互交流,还指挥卡车倒车,显然是参与者,而非围观群众。
卡车先是卡上了一个白色的管道,然后出料口开了一部分,很快就有大量水宣泄而出,一些鲶鱼漏了出来,而大部分鲶鱼则通过那个白色管道被送到了黄河里。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是在放生。
![]()
视频的拍摄者表示他们正在放生“八须鲶鱼”,是在做“善举”。
9月6日,很快就有记者去询问了原阳县农业农村局。接线工作人员表示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在正联合属地乡镇核查放生的具体时间、参与人员、放生数量以及放生具体物种等情况,如果调查好了,是肯定会依法处理的,也会跟老百姓们说。
就原阳黄河放生事件联系了原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辖区内渔业监管)。原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关注到相关视频,目前正联合属地乡镇核查放生的具体时间、参与人员、放生数量以及放生具体物种等情况,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处理。
所谓的“八须鲶鱼”是什么?可能说的是本土的塘鲺,也可能是外来物种埃及塘鲺!有网友可能是看过原视频,他们认出被放生的是埃及塘鲺,那肯定是相当的愤怒了,尤其是放生的数量这么大!用卡车装的啊!少说得有百斤了吧?
![]()
比较冷静的网友表示放生本来是善举,但如果乱放外物种就是祸害生态!是无知的陋习!而更多网友态度比较强硬,他们认为“做了多少亏心事才用放生渡自己?”甚至有人激动地表示应该把乱放生的人给枪毙了,财产充公。
当然是不会这么严重的,但这些乱放生的人对生态危害巨大,有网友建议应该立法。
![]()
实际上已经立法了,只是执行不太容易。
有立法吗?
2020年12月份,江苏常州市的徐某为了祈福,居然在长荡湖里放生了2.5万斤的外来鲇鱼!事情被发现后,这个女子以破坏生态罪被起诉,最终跟卖家一起赔偿了5.8万元,包括生态资源损失、服务功能损失及惩罚性赔偿。
![]()
从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违法放生确实是违法行为。
具体的条款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些法规中都明确规定禁止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违者根据程度需要进行罚款和生态赔偿;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遭受刑事处罚。
![]()
就算是放生的本土物种,理论上也是需要提前15天跟当地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备,将放生的所有信息都告知清楚,包括种类、数量、时间和地点等等,得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同意后才能合法放生。
虽然法规是明确的,但是很多民众的生态意识与法律意识都很淡薄,时不时就会组织起来,小规模的放生些外来物种。就跟打游击战一样,有关部门根本没办法即时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因为放的数量不多,一般也只能警告一下。就算真罚款了,有些放生者还是不当一回事。
![]()
有法可依,但是强度可能不太够,这些人不给他们罚到肉痛或者关上几天,他们估计是不懂消停的。
后续
开头那个事情在9月8日就已经解决了。
当时得知情况的原阳县第一时间召开专题研判会议,把组织宣传部、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及陡门乡政府等多部门都拉来开会,很快就根据职责划分开始了合作,当天就开始了调查工作。
![]()
其实只要有心调查,这种不怎么隐蔽,甚至是大张旗鼓的活动真的是很好调查清楚的。各部分工作人员通过查监控、进行了拉网式走访等方式,很快就锁定了参与这次放生的人员,下一步是收集证据。
具体的处罚结果和违法人员倒是还没有公布,不过阳县农业农村局表示会持续推进事件调查,有结果会向社会公布进展。
![]()
另外,原阳县农业农村局还加强了对黄河生态的宣传,通过各种方式让市民们了解入侵物种的危害,包括拉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传单和网上发布等方式。
危害有多大?
埃及塘鲺的入侵历史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它跟大部分引入的水生外来物种一样,都是因为某些优势被引入我国,然后因为养殖管理不善和乱放生行为进入自然水域。
![]()
埃及塘鲺的优点是非常耐造,能耐低氧、耐污染,而且抗病性强。另外它们的生长速度还很快,什么都吃。这些优势对比本土的塘鲺,那真的是非常具有诱惑力!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优良的经济鱼种,从非洲尼罗河流域被引入我国进行养殖。
它们在我国的珠江水系、长江流域等地已经建立了种群,甚至在辽宁大连的水库都有发现,不过北方的个体大概率是过不了冬的。
![]()
只所以能扩张这么快,主要是超强繁殖能力打下的基础。成熟的雌性一年可以繁殖3~5次每次可产下上万甚至数十万枚鱼卵,这跟鱼的体型大小正相关。虽然存活率估计不高,但因为数量太大,每年依然能有大量埃及塘鲺出现。
![]()
度过了艰难的鱼卵和幼苗期后,啥都吃的它们开始了疯狂地觅食之旅。它们原生的尼罗河流域当然也是资源丰富的,但是有爱吃它们的猎食者存在,使得它们的数量维持在平衡中。但在无天敌的我国水域,它们无论吃小鱼、小虾、鱼卵或者水中的腐肉都没有多少猎食者会打它们的注意,使得它们能进行掠夺性的觅食,本土鱼类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都下降了,数量自然也就降低了。
![]()
想要根除它们是相当难的,除了超强的繁殖能力,还因为它们在民众心中印象不佳。
埃及塘鲺偶尔会出现在一些很离谱的水体中避避风头,比如下水道和臭水沟,甚至有人声称在茅坑看到过它们。这种不怕脏的习性,使得民众对其产生“垃圾鱼”的印象,觉得埃及塘鲺非常脏,于是靠“吃”解决这个设想就没办法实现了。
![]()
而且还有那些乱放生的人捣乱,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