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个月,辛柏青要回来了。
辛柏青复工,真相很残忍。
1/
近日,重庆大剧院官网更新了一条消息:
辛柏青将于10月24日复出,主演话剧《苏堤春晓》。
![]()
这是自妻子朱媛媛今年5月因病去世后,他的首次公开亮相。
消息一出,很多观众既欣慰又心疼。
欣慰的是他终于重返舞台。
心疼的是他眼中的悲伤是否已经褪去。
![]()
然而,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沉重。
今年5月,朱媛媛因癌症去世,年仅51岁。
![]()
她与辛柏青是大学同学,相爱32年,结婚19年。
从此,辛柏青“消失”了。
他推掉了所有工作,关闭了社交账号,拒绝了朋友的探望。
整整5个月,他把自己藏了起来。
好友透露:
“朱媛媛去世当天,辛柏青只回了我一个蜡烛的表情。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这种彻底的沉默。
不是因为不爱这个世界。
而是因为失去的痛苦太过沉重。
他需要时间陪伴年迈的岳父母,
需要安抚即将高考的女儿,
更需要面对自己内心那个巨大的缺口。
2/
辛柏青选择复出的剧目《苏堤春晓》。
他在其中饰演北宋文豪苏轼。
这个选择本身就饱含深意。
剧中,苏轼与去世十年的妻子王弗有一段跨越生死的对话。

而苏轼那首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正是写给亡妻的千古绝唱。
辛柏青在借古人的词,说自己的心事。
其实,在朱媛媛去世前,辛柏青就已经在巡演这部话剧。
当时观众只觉得他演技精湛,将苏轼的悲痛演绎得淋漓尽致。
直到朱媛媛去世,大家才恍然大悟。
那时的他,或许正在舞台上预习着即将到来的别离。
3/
很多人以为,复工意味着走出悲伤。
但真相远比这更残忍。
辛柏青不是走出了悲伤,而是学会了带着悲伤生活。
剧团工作人员说,排练时,辛柏青常常需要停下来调整情绪。
有时,一句台词、一个场景,都会让他想起逝去的妻子。
“他不是在表演悲伤,他就是在经历悲伤。”导演这样评价。
为了这次复出,剧院特意提醒观众“不送花、不提问,安静看戏就好”。
这种小心翼翼的呵护,正说明了他的状态依然脆弱。
![]()
辛柏青的复工,从来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更好地记得。
朱媛媛生前常说:
“面对困难最好的方式,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分钟。”
现在,辛柏青正是带着妻子的这份信念,选择回到舞台。
现实是残酷的。
生活还要继续。
女儿需要父亲,岳父母需要女婿,观众也在等待这位好演员。
不管内心有多痛,他都得继续往前走。
4/
辛柏青和朱媛媛的爱情,始于1993年的中央戏剧学院。
当时,内向的辛柏青对总是笑眯眯的朱媛媛一见钟情。
为了引起她的注意,他参加跳高比赛得了第一名。
然后把赢来的洗衣粉、香皂一股脑塞给她,转身就跑。
这一跑,就跑进了彼此心里。
![]()
从校园到婚纱,他们相伴了整整32年。
在复杂的演艺圈里,他们的感情简单得让人羡慕。
朱媛媛掌管家里大小事务,辛柏青则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为了陪妻子待产,他甚至推掉了后来大火的《潜伏》。
![]()
如今,一个人先走了,另一个人要学会独自前行。
这种离别不是一次性的告别。
而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可能是她最爱的那道菜,
可能是她留下的那本书,
也可能是深夜醒来时习惯性地转身。
5/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我们不必期待辛柏青走出阴影。
有些爱,早已长在生命里。
如何走出,又为何要走出了?
但愿舞台上的那束光,能温暖他前行的路。
哪怕只有短短两个夜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