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妻本为一体,相守一生、共担养儿育女的责任,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雨与坦途……
这样的画面应该是人们对夫妻关系最为朴素的想象和描述,也应该是现实社会中,婚姻普遍存在的常态。
然而在当下,这份“常态”成了许多人眼中遥不可及的“传说”与“童话”,人们不再相信婚姻能带来长久的陪伴与安稳。
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
从人性的本质来看,对持久稳固关系的渴望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
人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关系来抵御外界的不确定性,获得内心的踏实感;更是一种深层的“心理需要”。
在亲密关系中,人能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实现情感的联结与归属。
稳固的婚姻关系,对个体而言已超越了情感层面,上升为“生存需要”。它像一个坚实的“基地”,让人在世间有了立足的根基:
有了家,漂泊的情感才有了安放的港湾,疲惫的肉身才有了休憩的居所,下一代的养育也才有了稳定的环境支撑。
即便是投身事业、追逐理想,也需先有一个能安放灵魂与肉体的“大后方”,才行。
可就是这样一件本该寻常、普遍的事,如今却成了“奢望”。
当社会被过度的“利益化”与“经济化”,个人就会被异化为“绝对独立的经济主体”。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化、扭曲了,原本复杂多元的情感联结,沦为纯粹的“利益关系”与“竞争关系”。
这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陌生人之间,也渗透到了最亲近的关系里:
亲人之间的扶持、配偶之间的相守,都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利益互换”才是这个世间不变的至上法则,人间的温情,人性的关辉,都被冰冷的算计取代了。
应该承认,这种以个人为核心的竞争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效率。为了自身的利益,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奋力向前,整个社会的运转节奏被不断加快。
但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幸福感的急剧下滑。当人人都将彼此视为独立的竞争个体,“照顾好自己”就成了唯一的准则,他人的需求、情感的联结都变得无足轻重。
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与人之间不再是伙伴,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对手”。
当对手关系成为主流,信任便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亲情、爱情这些曾被珍视的情感也逐渐被稀释。
人们开始习惯性地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他人,用恶意去揣度身边人的动机——哪怕对方是朝夕相处的亲友,或是曾许下“一生一世”承诺的配偶。
这种现状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它显然违背了“天道”与人类固有的“天性”。
人本是社会性动物,对情感联结的渴望、对信任关系的追求,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如今,过度的利益化与竞争化,硬生生将人从彼此联结的“共同体”中剥离,推向孤立的“个体战场”。
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即便获得了物质上的成功,内心也始终会被孤独与不安所包裹,自然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这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忙半天就是为了这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