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份国庆书单,专为华工人准备!

0
分享至


在百年校史中触摸初心
于国际校区里看见未来
随建筑长廊穿越时光
借院士墨香浸润心灵

这个国庆小长假
不妨暂别繁忙
与华园文字相遇

开启一段静谧而丰盈的阅读时光

从办学模式的探索

到百年校史的回顾

从优秀校友的奋斗经历

到“鲤工仔”的留学故事

从院士名师的学术成果

到大美华园的景物人文

这份专属华工人的书单

全部由华工出版社近年来出版

每一页
都是华工人写给华园的情书
每一本
皆成国庆假期最美的风景

为回馈广大华工人对母校的深情厚谊,以下图书将以5折的专属心意,邀您共赴一场与青春、与华园的温柔重逢。

扫码进入华工出版社官方微店

点击选购心仪图书

联系人:王莉辉

电话:020-87111075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之路: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实践》


本书聚焦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与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为例,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立足中国实际,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质等效的教育,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教育的新实践、新探索。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历史渊源、组织机理、基本层次,中篇总结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基本原则、行动框架,下篇结合华工实践系统探寻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建设的前进指南和行径方向。

出版时间:2025年

ISBN:978-7-5623-7157-1


百年恰风华——华南理工大学校庆文丛

《百年初心:图说华南理工大学》


本书包含“血脉赓续源流长(1918—1952)”“奋楫启航群英谱(1952—1978)”“勇立潮头敢为先(1978—2017)”“乘风破浪正当时(2017—)”四个章节,介绍了学校波澜壮阔的百年校史和办学现状,同时附有校史沿革图及大量校园老照片。

出版时间:2022年

ISBN:978-7-5623-7162-5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留学札记》


本书精选了48位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的留学故事,记录了这些毕业生的学校申请经验。48位毕业生涵盖了华南理工大学部分学院、分布于五大洲,他们饱含着华工学子对于华园的眷恋及对师弟师妹的关爱。本书的出版旨在促进华南理工大学更高层次人才培养,鼓励莘莘学子将个人选择与学校、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在更为广阔的天地实现人生抱负发挥积极作用。本书亦可帮助尚处迷茫的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为正在办理繁杂申请手续的学生提供经验借鉴,为即将启程的学生提供一些针对性指引。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6418-4


《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1910—1952)


本书采用白描手法追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办学基本源头之一——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及革命史,所论及的历史对于很多华工人都可能非常生疏或尘封已久的晚清及早期民国史,比较全面地追溯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源头历史。

出版时间:2021年

ISBN:978-7-5623-3835-2


《同心筑梦:华南理工大学统战理论研究文集》


本书是华南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文集,分七个部分: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重大理论政策,包括统战学学科建设、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研究;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包括新媒体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包括高校党外青年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分析及工作对策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包括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创新研究;高校宗教工作,包括现代视阈下的城市民族工作新情况及新问题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新时期面向华裔新生代的统战工作研究等。

出版时间:2021年

ISBN:978-7-5623-6759-8


华园校训文化研究


本书主要从校园史角度和视野去研究从1934—2012年发生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文化,具体涉及校训石、校训石题词等,探讨华园校训文化中存在的思想和精神,从而丰富华南理工大学的文化内涵。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5623-3931-1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建筑之旅


本图书展示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园建筑及人文景观方面取得的成就。既有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办学时期陆续建造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建筑、老景观,又有自1952年华工组建筑办学以来陆续建造,体现各个时代的新建筑、新景观。它们凝结着一代代华工人的智慧与心血,承载着华工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开拓进取精神。

出版时间:2015年

ISBN:978-7-5623-4351-6


《华园品藏》


《华园品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馆藏的特别珍贵、意义重大的藏品300多件,所选藏品图文并茂,大图展示藏品全貌,文字介绍藏品细节来历、珍藏情况等。

书中附有藏品介绍视频二维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手机轻扫二维码即可实现对藏品视频的移动观看,视频内容丰富,画质清晰。影像图文的移动阅读,生动再现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史珍藏,还将成为校内外人员认识华南理工、了解华南理工、读懂华南理工的又一扇窗口。

该书旨在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23-5813-8


《华园记忆》


本书深入挖掘了华南理工大学百年办学史上生成、使用并保存至今的大量建筑、石刻、典籍、印章和老照片,从珍藏了一个世纪的民国典籍,到展现动荡岁月学校机构更迭的行政印章,再到新时代筑就奇趣校园的石刻,它们作为极具华园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承品,或展现了老一辈华工人在抗日救国道路上的英勇无畏,或凝聚了近代学人为实现科技兴国付出的不懈努力,或表达了新时代华工人对母校的眷顾情深。这一段段悠久而难忘的记忆使人动容,引人深思回味,相信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与感动。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623-6160-2


《口述华园》


为了收集华工故事,补充华工历史,挖掘华工精神,传承华工文化,学校档案馆与公共关系处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华工口述档案工程”。该书采访了30余位老华工人,其中包括老领导、老教授,20世纪50年代末期华工标志性科研项目参与人员,以及部分老领导。本书本着尊重历史、尊重采访对象、保持原汁原味的宗旨,将采访内容编辑成书。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3799-7


《口述华园》(第二辑)


华南理工大学自1952年正式组建以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史上,涌现了大批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亲历华工建设发展的管理者,他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术造诣深厚,为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赤诚奉献。这些老一辈华工人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仅亲历了华工从组建到发展的艰辛,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铸就了华工一个个辉煌。《口述华园》(第二辑)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老一辈华工人心中珍藏的不为人知的华工故事,对补充华工历史,挖掘华工精神,传承华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分为“院士篇”“名师篇”“管理者篇”“教授篇”等,访谈约40位华工老教授、老领导和老员工等华工人。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23-5243-3


《岁月华园》


本书以对华园历史上的人、事、景等的回顾、讲述、描写为主体,全景式地展现华园上世纪部分时期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园景变迁等方面的情况。全书分为记人篇、记事篇和写景篇三部分加以展示,其中记事篇又分为实习实践、大学生活、追记往昔几个板块。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3804-8


华园关工人


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于1992年7月3日成立,2017年迎来了25周岁生日。为了记录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的发展历程,挖掘老一代华园关工人心中珍藏的关工故事,学校关工委组织团队利用声像设备对部分长期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华园关工人进行采访,并在受访人授权的前提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采访对象的宗旨,对每个人物故事进行整理,以《华园关工人》为名编辑成书。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一代代华园关工人不畏年高、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 “不求名、不求利、唯一追求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博大情怀,给青年一代以启迪。同时,此举对梳理我校关工委发展脉络、积淀关工委文化、丰富学校校史和传承华工精神有重要意义。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623-5901-2


《华南建筑8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科学大事记》(1932—2012)


本图书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梳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院80年重要历史实践,以图像史料的形式反映建筑学院发展历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自1932年创办之始,一脉相传,先后经历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建筑系等多个发展阶段。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系(学院)之一,该院在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建筑学科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建筑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范本。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3778-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品选》(2009—2019)


本图书在华南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30周年作品选的基础上,以2009—2019年作品为主,精选优秀设计,呈现新的内容,加入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大厂民族宫、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二期、淮安市体育中心、海棠湾9号度假酒店、长沙会展中心等设计案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院40年来,在全国创作了一批有突出社会影响的重要建筑,并树立了文化博览建筑、教育建筑、超高层建筑、体育建筑、会展建筑五大设计品牌。这些经典案例均精选录入作品集。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623-6522-8


《为“冠军”而生:华工人在中集》


中集集团(全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0年,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本书通过深度采访在中集的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华工人,如:参与公司初创、丹麦宝隆合资时期的华工人;公司濒临倒闭、59人奋力挣扎自救时期的华工人;20世纪90年代打造集装箱世界冠军时期的华工人;进入新世纪大发展时期的华工人,80后、90后、00后等,反映华南理工大学的历届学子在改革开放中勇于拼搏、不断开拓、追求卓越的精神与风采,以期在华工校内外起到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带给人关于中国教育、中国制造等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23-6147-3


《使命与旋律:华南理工大学企业家校友纪事》


数十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校友遍布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为民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这诸多优秀人才中选择上市企业校友出版一本书。这些校友通过数十年来在企业中的奋斗,成功实现了从理工科大学生向实业家的转变,这是对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建校宗旨的写照与延伸。博学慎思、坚韧不拔、专注务实、大智大仁、深谋远虑、爱国强国,本书以这六种精神气质为基点,全面呈现企业家校友的风貌和学校的创业传统。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623-5100-9


《客家学的正本清源》


客家,一个没有地域归宿的名字。它的起源之谜、语言之谜、名人爆炸之谜等,都有待人们探索研究。本书对客家之谜进行了探索,揭示了一个独特民系在迁徙过程中凝结成的寻根意识、进取精神和冲天豪情。本书采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阐释方式开拓、分析了一部客家精神史。本书着重体现了客家人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从而揭示出经千年蛰伏之后,客家人为何在近代一啸冲天的历史动因。

出版时间:2024年

ISBN:978-7-5623-7449-7


《信仰的力量:华南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杨匏安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文笔再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杨匏安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本书以历史大散文的形式,以文学化的笔法,再现主人公追求革命事业并为之献身的伟大一生。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623-6099-5


文脉绵亘话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建设文集


本专著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以时间为纵轴,以文化类型为横轴,荟萃 1952年我校组建以来学校领导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成果,全书共7章,90篇。所辑文章部分已在报刊发表,部分源于校领导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报告。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3809-3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史》(1952—2011)


本院史回顾和记叙了电信学院60年的办学历程,总结了办学经验、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内容,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一部体现文化积累、具有传承价值、反应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专著。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5623-3800-0


《十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校十周年纪念》


本书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今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十周年校庆纪念图书。通过对学院重要人物的访谈,以人带事,全面铺开十年波澜壮阔的成长发展图景,系统总结十年的成就,系统梳理、介绍学院特色办学以及探索独立学院发展道路的综合性重要文献。本书让大家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广州学院,也使在校的师生能够感受到学校建设发展的历程和成绩。

出版时间:2015年

ISBN:978-7-5623-4614-2


《华南理工大学景观撷英》


本书主要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校园景观,每一景点(或建筑)都有相应的说明,图文并茂,让读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历史有具体的了解,精美的图片尽显华工校园美丽风光,美不胜收。

出版时间:2011年

ISBN:978-7-5623-3818-5


《华园植物记》


本图书以华工植物为经,以植物文化为纬,精心挑选了作者居于华工十余年间记录到的华工植物的春夏秋冬,读者于书间回首母校的生活经历,感悟校园文化,提升儒雅气质。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5623-3817-8


《华工人·2023》


《华工人》系列图书反映了华南理工大学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成就,对社会的贡献,以及校友对母校的的支持与帮助。图书分为勤政耕耘、创业凯歌、睿智商海、科教人生、群英风采等多个板块,介绍了教育、科技、行政、生产、商贸等不同领域校友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真实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华工人勤于奉献、大胆开拓、勇于拼搏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抒发了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生动反映了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出版时间:2023年

ISBN:978-7-5623-7489-3


《华工人·2021》


出版时间:2021年

ISBN:978-7-5623-6906-6


《华工人·2018》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23-5818-3


《华工人·2017》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623-5426-0


《华工人·2016》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623-5120-7


《华工人·2015》


出版时间:2015年

ISBN:978-7-5623-4802-3


《罗明燏院长往事回忆录》


罗明燏,生前曾任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首任院长(1952—1969),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力学专家。他对中国和广东建设贡献良多,经他设计和主持设计的大小工程有200多项,不少是国防工程,这些功绩鲜为人知。同时,罗明燏院长也是爱国知识分子楷模,他廉洁奉公、不图享受、一生清廉,有先贤的风骨,他对校友、师生极友善,平易近人,毫无架子。

本书作者冯霆钧与罗明燏院长为忘年之交,退休后为罗院长撰写传记, 记述其生平事迹和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巨大贡献。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成长、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努力和为振兴中华所作的贡献。

出版时间:2024年

ISBN:978-7-5623-7708-5


《刘振群传》


本书记叙了我国著名的陶瓷技术泰斗、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工专家、教育家、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刘振群教授的生平事迹。刘振群教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50年,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精深,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陶瓷专业人才。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一直从事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工的研究,科研成果卓著。他对陶瓷龙窑的研究和考证,为解决国内考古学家和陶瓷工艺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找出了一条途径, 将我国瓷的起源时间提早了几百年。他首次提出的整套窑炉热工理论,为建立中国式的现代化陶瓷工业窑炉体系开创出一条新路。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陶瓷窑炉“辊道化、煤气化、轻型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陶瓷窑炉产业水平的提高。

出版时间:2020年

ISBN:978-7-5623-6419-1


《何镜堂建筑创作》


本书全面介绍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的成长经历,论述其建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精选其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全面展现建筑大师的精彩人生。

出版时间:2010年

ISBN:978-7-5623-3057-8


《吴硕贤文集》


吴硕贤,建筑技术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书分为建筑声学与建筑理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涵盖交通噪声预报与城市防噪规划、室内声场计算与仿真、音质评价与设计、可听化与缩尺模型实验技术以及声景理论等内容。下篇涉及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对建筑技术科学与绿色建筑的论述等。上述内容反映出吴硕贤及其团队和其所指导的研究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广度与深度。这些论文对于改善人居声环境,促进规划和设计工作的改善与提升,推动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其中某些内容,已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在业界起到引领的作用。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623-4890-0


《吴硕贤行书选》


本专著是作者书法作品选,内容包括作者自己创作的诗以及他手书的词句等共计30幅行书书法作品。作者既是建筑技术科学专家、院士,也擅长诗词与书法,其诗词选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出版科学家、院士的书法作品集本身就具有新意和独特的价值。

出版时间:2022年

ISBN:978-7-5623-4961-7


《吴硕贤序跋诗文集》


《吴硕贤序跋诗文集》内容共分为四篇。

第一篇收入吴硕贤院士为多位其他作者所编著、出版的著作所写的序或前言。这些著作所涉及的领域,涵盖建筑环境声学、噪声控制学、绿色建筑、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节能减排以及诗文集等。

第二篇收入吴硕贤院士为自己所编著、译著出版的著作所写的序、跋、前言、后记及译后记。这些著作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环境声学、室内环境与设备以及诗词、书法和其他文集。

第三篇收入吴硕贤院士发表于报纸、杂志的社科类文章、科普类文章、纪念性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杂文,内容涵盖作者对科技政策的看法,搞研究、做学问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建筑环境声学、建筑技术科学、绿色建筑及建筑环境使用后评价等方面的见解。

第四篇收录了吴硕贤院士于2016年以来新创作的近200首诗词作品。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623-5323-2


《吴硕贤书法选集》


本书是吴硕贤院士的书法作品选,内容包括作者自己创作的两幅对联,七首诗以及他手书的岳阳楼记等共计28幅书法作品。

出版时间:2014年

ISBN:978-7-5623-4322-6


《黄宏生创业谈》


黄宏生是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杰出校友之一,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他心怀一颗滚烫的创业心,坦然面对挑战,沉淀了内在的经营哲学与人生智慧。本书涵盖了黄宏生从1997年开始20多年时间里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章。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演讲、文章集,中篇是内部讲话、书信集,下篇是访谈集,各篇中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些文章讲述了黄宏生在深圳创办创维集团和在南京创办开沃汽车集团的心路历程;他对“创业”的理解;他对“技术”的理解;他在连续创业路上对“人”的理解;他对每个人心中“无尽宝藏” 的理解……本书浓缩了他创办创维和开沃两大集团的经验精华,融汇了他丰富的创业思想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出版时间:2021年

ISBN:978-7-5623-6695-9


《韩大建文集》


韩大建,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九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集分为6个专题:混凝土材料本构模型与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构分析方法的若干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沉管隧道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监控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大跨度柔性结构的风速场模拟、风致振动与抗风稳定,结构健康检测、损伤识别与桥梁管理系统。上述专题属于结构工程学科前沿课题,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其特色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出版时间:2015年

ISBN:978-7-5623-4526-8

书香致远,墨卷致恒

这个假期

让思绪漫游于字里行间

重逢青春记忆

汲取奋进力量

初心如磐,躬耕不辍

华工情,家国梦

皆在这一页页书香中悄然传递

宁静致远


汇聚智慧 共书未来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征稿函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自1985年建社40年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社始终坚持“党管出版”的原则,坚持“服务教育 传承文明 致力原创 追求卓越”的办社宗旨,积极依托学校雄厚的学术科技实力和广东地域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为主的图书结构,具备了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四大出版资质,已发展成具有较高学术内涵、科技文化品位、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我社一贯秉承“学术立社、教材强社、服务大众、品质第一”的出版理念,年成书700多种,迄今已累计出书12000多种。目前全社已获得各级各类奖项累计800多项,其中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畅销书、教育部社科成果奖、南粤出版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数十项。近年来,20多种图书列入国家出版基金、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等出版项目;30多种教材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或核心推荐教材;40多种图书列入广东省重大出版工程。一大批优秀图书被中国农家书屋书目、全国图书馆书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书目收录并推荐。2019年—2024年连续六年获评教育部社会效益评价优秀等级,2024年、2025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100强。2025年正式发布上线全国首家自主可控AI数字出版平台,为我社出版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出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丰富出版宝库,发掘更多优秀作品,现特向全球校友、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创作者及广大爱好者,公开、全面征集各类书稿与合作项目。我们诚挚期待您的智慧结晶,一同打造优秀出版物。

一、征稿范围

学术专著与教材、科技与产业著作、大众图书、文学艺术、生活与少儿、校友文库、电子图书、音像制品、标准与规范类图书等。

二、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z2cb@scut.edu.cn(请用“书稿征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作为邮件主题)

投稿资料应包括:

1.作者简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或创作经历、联系方式等)

2.作品简介(内容提要、目录、特色与市场分析)

3.部分或全部书稿样本(Word或PDF格式)

我们郑重承诺:对所有来稿将及时处理并严格保密。未采用的稿件,可依作者要求退还。投稿后,出版社将组织专家对书稿的内容进行选题论证,出版条件和相关要求,以具体《出版合同》为准。

三、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五山路华南理工大学17号楼(出版大楼)

联系人:董老师 020-87113484、13711666646

知识因分享而伟大,思想因传播而永恒。让我们以书为约,携手共筑知识灯塔,为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特此敬启。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5年10月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南理工大学 incentive-icons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平台。
2786文章数 34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