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全面实施汽油配给制,这个向来以“能源超级大国”自称的国家,如今难以保障本国司机的燃油供应,部分地区司机每次加油仅限10-20升,有些地方甚至只剩柴油可加,汽油早已断货。
![]()
燃油短缺还伴随着价格飙升,自今年1月以来,批发汽油价格涨幅超50%,创下历史新高;柴油价格仅一个月就上涨近10%,普通俄罗斯民众越来越加不起油。
俄罗斯独立燃油联盟负责人帕维尔・巴热诺夫称,配给制只是为了帮加油站经营者“挺过短缺难关”,避免更多站点倒闭,而小型运营商已停业。
![]()
上周,报道称,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公司,已在莫斯科部分加油站禁止用汽油桶购油,同时在Nizhny Novgorod地区的站点停止接受加油卡,以此遏制恐慌性抢购。
这场危机绝非战时临时不便,更像是一道警示信号,暴露了俄罗斯战争经济日益加深的问题。原因在于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持续无人机袭击、供应链断裂,以及克里姆林宫试图掩盖问题的粉饰行为。
![]()
如今俄罗斯炼油产能有时会暴跌近五分之一,关键港口的燃油出口量也大幅缩减。据外媒报道,克里米亚约半数加油站已无油可加;远东地区和伏尔加联邦管区情况同样严峻,当地燃油供应链本就薄弱,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自今年8月起,乌克兰加大了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力度,至少5座炼油厂部分或完全停产。这导致俄罗斯炼油产能减少17%,相当于日均减产110万桶,直接推高了批发燃油价格。
![]()
对“能源超级大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以“桶”和“卢布”衡量的耻辱。有报道称,因无人机袭击持续,莫斯科正考虑削减石油产量,而管道垄断企业俄罗斯国家管道运输公司迅速否认这一说法,可见克里姆林宫对能源领域任何脆弱信号的敏感。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近期仍宣称,俄罗斯民众“完全团结在普京总统周围”,愿意承担任何负担,并坚称国家“稳定、可预测、保持平衡”。
![]()
但事实上,这种“稳定”仅对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员有效。俄罗斯正深陷衰退:为政府重大项目提供资金的国有开发银行预测,GDP将连续两个季度萎缩0.6%,符合“技术性衰退”的经典定义;就连俄罗斯储蓄银行权重人物、行长格尔曼・格列夫本月也承认,经济已陷入“技术性停滞”。
而一心让普通民众承担成本的财政部,正计划将增值税从20%上调至22%,宣称是“为国防和安全筹资”。
![]()
随着危机加剧,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于近期透露,政府将把汽油出口禁令延长至年底,并对非生产商实施柴油出口禁令。他虽承认部分地区仍面临短缺,但坚称“库存储备能覆盖需求”。
如今俄罗斯农民担心农机停转,卡车司机私下担忧破产,早已受通胀和征兵双重压力的普通民众,还要面对日常通勤的燃油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