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为笔触、夜夜入画来!国庆中秋假期,海河两岸夜景灯光上新。作为“夜津城”的标志性景观,每天都吸引着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惊叹——“这,才是咱天津的夜”。
作为“海河之夜”的标志性景观,全新升级的“津眼秀”“津门秀”“津钟秀”三大主题灯光秀,将以更加绚丽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一场光影盛宴。
“津眼秀”将通过流动的色彩彰显城市活力,展现人民幸福生活。
“津门秀”创新性地通过“和平之门”“创新之门”“幸福之门”的递进展现,寓意时代演进,展现天津和中国不同时代的活力。
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津钟秀”,在津湾广场楼宇媒体幕墙推出“光辉征程·盛世华诞”国庆主题创意秀,打造大气磅礴的视觉盛宴。
海河沿线8.2 公里的光影美景,似乎让这水、让这光、让这老建筑开口说了话,这份惊艳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人和故事。
![]()
晚上7:00,随着天津站前广场世纪钟倒计时的钟声响起,海河夜景灯光灯光中的大秀——“津钟秀” 准时启幕。海河两岸的建筑楼体一下子“活”起来,灯光流转之间,从漕运码头的繁忙景象到中欧班列的飞驰画面,从《千里江山图》的诗意意境到天津港的壮阔场景,这段时长8 分钟的光影流转,像是在诉说天津 600 多年的过往与未来。
设计团队打造“海河光影画卷”
在海河边茂业大厦44 层的灯光智慧管控中心,海河夜景灯光项目总设计师许东亮,站在落地窗前,紧盯着大屏。
这次海河夜景灯光改造包括216栋建筑,13座桥梁、7座码头,分布在8.2公里的海河沿线。这8.2公里,许东亮走了一遍又一遍。白天,他跟着晨练的大爷大妈听 “天津卫的老讲究”;晚上,他坐在亲水平台的石凳上,看市民跳交际舞、唱卡拉 OK,连社交平台上天津人拍的夜景视频,他都翻了个遍。
![]()
天津站站房上的钟表、津湾广场钟楼上的钟表以及世纪钟,三口钟把时间的概念在这里凝聚,他们就是利用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设计出海河夜景灯光秀中的重头戏——津钟秀。
![]()
许东亮回忆起第一次坐海河游船的感觉,就是被惊到了,每过一座桥,桥上的市民都会笑着挥手打招呼。这份不设防的热情,让他定下了设计的 “基调”:不紧绷,不刻板,多留白。他和团队拆除了金汤桥上原有的灯柱,改为在桥体铸铁缝隙里藏进柔光灯带,金属桥体自带的历史感瞬间被暖黄色柔和的光唤醒。
![]()
![]()
这样的设计,在海河两岸处处可见。河岸长椅下面的灯带被游客脚下的散射灯取代;就连树上缠绕的绿色灯带也被撤下,只在步道旁留几盏地灯,让人们能在树荫下安静聊天。
![]()
天津海河夜景为啥“不可复制”?
要说整个改造里最 “费脑筋” 的,还得是天津之眼。这个运营 20 多年的 “桥轮合一” 地标,连一颗新螺丝都不能随便加。设计师们拉上原设计单位的专家,抱着计算器在现场蹲了 5 天,算风载、算配重,最后想出 “原位替换 +激光辅助” 的办法 ——用激光给辐条 “补光”,既安全又有 “万花筒” 的灵动。
设计团队项目成员暴光介绍说:天津人管它叫天津之眼,我们是觉得这个眼应该是看世界看天津的这么一个媒介,所以我们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把万花筒的理念放进来了,你看到它现在所有的呈现方式和动画效果,其实都是在模仿万花筒对称式的几何图形的阵列变化,拿眼睛看万花筒,用眼睛来看世界,这是一个比较先进的理念。
![]()
有了夜景灯光的硬件,还需要让这些灯光呈现出唯美的画面。灯光提升改造设计的接力棒转到了画面演绎设计王雪晨的团队。在“津钟秀”的呈现上,因为钟和楼之间还有距离的,如何体现笔断意连,画面的延展,形成一个画轴,一卷千里江山。他们需要将几百幅手绘的画面,分段投射到世纪钟附近6栋高楼的不同立面上。既要分割完整的画卷,又要实现统一的视觉效果。而这不是唯一摆在王雪晨面前的难题,除了视觉效果,还有灯光效果更难把控。
王雪晨觉得,自己的团队就像个指挥,而6栋大楼的灯光控制系统,就像6个声部,必须完全服从指挥的调度。但要想让这“旋律”受控制可没那么容易。能呈现出最终的效果,就要不停地测试,不停地更换设备,还得有强有力的协调能力,才能执行好,联控好。
![]()
王雪晨团队给不少城市做过灯光设计,可天津的 “不一样”。青岛是上百栋楼,深圳都是数十栋楼才能撑起一个展示的平台,但是海河只用了 6 栋楼,它的成功在哪?
王雪晨说,秘密藏在海河的 “尺度” 里。只有海河是最适中的,不远不近。还有另一个优势,观众可观赏的点位很多,可以在解放桥,可以在火车站广场,可以在世纪钟底下,甚至可以在别的桥或者身后很远的地方。只有天津实现了物理上的沉浸式,在各个角度都能领略到这种感受,我和建筑、我和城市融为一体,享受沉浸式观赏。
![]()
历史风貌建筑用暖白光,像给老房子裹了层温柔的纱;现代建筑加一点中性光,不抢戏却有活力。天津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海河灯光秀在“夜景与城市气质契合度” 这项评比中,超过了诸多国内城市,拿到了 89 分的第一。
![]()
智慧大屏,节能先行
海河边的茂业大厦44层是天津市光环境智慧管控中心,海河灯光每天定时开启关闭、设备的控制维护都在这里。中心内的工作台上搭载着不同功能的电脑设备,但最炫酷的还是墙壁上的智慧大屏。大屏上1128 个灯光点位的运行数据实时跳动,无人机每天沿着河岸巡航,哪里灯坏了、哪里温湿度超标,一眼就能看见。遇上暴雨高温,传感器还能 “自动避险”,调低亮度甚至关灯。
平台在全国第一次采用了无人机的巡航技术,会按照时间自动触发,会把现场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只会大屏上,精准地对现在的电量,其他的能耗做精准的监控,达到节能的目的。
![]()
海河夜景灯光不仅为天津带来视觉盛宴,更是融入城市的脉络
海河是天津重要的城市符号,天津市夜景灯光建设历经2008年、2015年、2017年多次升级,2025年是第四次升级。这一次,从决策层到执行层,设计理念从 “亮美” 变成了 “对话”—— 与历史对话,让老建筑开口;与自然对话,让灯光不打扰;与市民对话,让夜景有温度。
许东亮设计团队说:希望这些光影,也能成为 “城市的遗产。 海河上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桥和海河两岸的楼宇勾勒出了天津的轮廓线,不仅是独一无二的景观,文脉的传承,现代的传承,更是 展现天津的美,方便天津人民的生活。 不仅是一时的光影秀,还要让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受到海河的舒适。
![]()
采编:天津交通广播新媒体
部分图片源自津云、天津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