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的五大联赛已经开打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他们的比赛,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以鄉读者,而且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不太明白,也期待大家给解答疑惑。
![]()
1.身材消瘦、精壮的球员越来越多。
对于体育项目来说,足球应该是比较公平的体育项目,高、矮、胖、瘦并不会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门槛与标准。
但是比赛中发现,那种身材瘦长,身高在180至190之间,但是又精壮有肉的运动员在渐渐成为主流。
巧合的是这与欧美篮球运动员的选拔趋势雷同,只是身高上有差距罢了,与很多田径运动员也非常类似(当然铅球、铁饼等力量项目除外)。
特别是黑人运动员更是如此,像新科金球奖得主登贝莱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
2.头球射门比例正在迅速回升,边路传中增多,有头球能力的高大中锋越来越受追捧。
看上一轮的五大联赛集锦,发现边路传中,中路包抄,头球破门得分的镜头是比比皆是。
![]()
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德里竞5比2战胜皇马马德里的比赛,马竞的前两个进球全部是头球破门门,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像索尔罗特这样1米95的高中锋受到重用,在这个赛季的五大联赛并非个例。
我们曾经能够在亚洲足坛立足,有两个特点:
1.一个是历届国家队都拥有快马球员,典型代表是高峰、谢峰、姚夏等人。
2.再一个就是高中锋了,这些人特别擅长头球,比如宿茂臻、黎兵、蔡晟等人。
![]()
那时候特别流行一高一快,边路下底传中,中路高点包抄,打日本与东南亚这样的球队,优势明显。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速度型球员越来越少,高中锋也几乎绝迹,韩鹏应该算是最后一位头球比较出色的球员了,可是他那时已经没有了高度优势!
排除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今天学巴西、明天学西班牙的风潮,我们是否在选材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了呢?
当然单纯如此比较也有误区,我们的联赛净打时间少、速度慢、对抗下的技术运用能力差也是现实,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看完一场中超再看一场普通欧洲联赛,给球迷的直观感受有两个:
1.我们的比赛节奏太慢了,即便如此体能似乎永远也不够用。
2.人家的传球力量都很足,而我们静态情况下停球误差太大。
而且这还是有外援情况下的表现。
我们一直在推动足球的发展,可为什么在亚洲范围内都没有了位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朋友们,您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