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月城学校因初中男生宿舍床位紧张,老师安排部分学生轮着与他人挤着睡1.1米宽的床,引来学生投诉。昨日,西昌市教体局工作人员表示,“9人轮流睡8张床”问题已解决,实现“一人一铺”。
在舆论关注下,学校迅速改造宿管室、增加床位,学子们终于可以睡个好觉,这令人欣慰。但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总要等被舆论“盯”上了,才想办法整改?1.1米的床,让两个学生轮流挤着睡,能睡好觉吗?不会有安全隐患吗?吊诡的是,面对网友质疑,一开始校方还回应“征询了学生的意见想法,学生都愿意轮流搭铺合住”。试问,面对学校的安排,处于“弱势”的学生,能不同意吗?不过,都同意了,投诉又哪里来的呢?
据报道,该校初一男寝床位紧张,学校给班级安排了4间宿舍,每间有8个床位,其中有3间宿舍住了9人,并强调,“要让想住校的学生都住校,搭铺轮流合住是最公平的做法”。这是公平的问题吗?学生面对学校强势的“谁同意谁反对”式质问,大多数时候只能表面“同意”,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选择事后投诉。
校方试图用“公平”来回避实际问题,即校方预估准备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校方将“轮流挤床”包装成“公平”,实则为规划不足的妥协。开学前未精准统计住宿需求,也未主动挖掘校内闲置空间,反而让学生承担管理失职后果。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期,1.1米的床宽本就局促,两人挤睡不仅难以翻身,更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怎么“轮流”,都难言舒适与合理。学生如果长期睡眠不好,更会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学习效率。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比起硬拗“合理”,校方主动盘活资源,才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事实也证明,校方“努力”一下,实现“一人一铺”不难,只要真正重视,资源紧张并非无解,真没必要“苦一苦孩子”。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经不起任何敷衍和将就,更不该承受“谁同意谁反对”的两难选择。一间不拥挤的宿舍,一张足够安睡的床,不仅是基本生活需求,更是他们理应享有的权利。
一张舒服的床看似小事,却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底线和基石。“条件有限”“没地方住”等理由背后,实则是对学生安全与教育本质存在认知偏差。别拿“公平”当借口,以学生的实际感受为出发点,尽最大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安稳、充分的成长空间,这才是每位教职工、每个学校该同意、该争取、该落实的地方。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