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025年10月6日 农历八月十五
01 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节日意义
团圆象征: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精神寄托:无论身在何方,中秋之夜人们都会仰望天空,寻找那轮明月,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秋佳节庆团圆
每年的这个时候
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
花好月圆
情满中秋
03 传统习俗
1
赏月
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共同赏月,寄托思念之情
2
吃月饼
象征团圆,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
3
猜灯谜
传统娱乐活动,增添节日气氛
4
赏桂花
桂花飘香,寓意吉祥如意
5
放天灯
放飞心愿,祈求平安幸福
6
舞龙舞狮
传统表演,营造喜庆氛围
04 诗词文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静夜思》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些千古传诵的诗词,道出了人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也体现了中秋节的深厚文化底蕴。
05 现代意义
网络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中秋节通过网络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一传统节日。
文化自信:中秋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国际交流: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中秋节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精神家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秋节始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来源丨来源网络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55-8315012
举报邮箱:blqwxb@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