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农历八月十一,在江西九江、景德镇一带,这天有一个温暖的传统节日——“送秋节”。每逢此日,无论多忙,家乡的女儿总会带着家人心爱的食材和礼物,从各地赶回娘家,为亲人们做一桌团圆饭,寄托对家人的深深祝福。这份习俗流传至今,不仅温暖了彼此的心,也凝聚了秋天的仪式感和家人的陪伴。
![]()
一、“吃二样”——滋味与祈愿都要有
米粉:岁月绵长的守护
在送秋节这一天,米粉必不可少。它细长柔韧,象征着家人健康长寿、平安顺遂。烹饪米粉时,通常要先泡软,再配以腊肉、青菜、香菇等家常食材,大火快炒后保留部分汤汁,色泽诱人,入口筋道。吃着米粉,长长久久的情谊和美好愿望自然心头涌现。
![]()
芋头:人生顺意的寄托
芋头在当地习俗里有着美好的寓意,“芋”与“熬”谐音,象征着熬过艰难,日子渐入佳境。芋头的做法以炖排骨为经典,小芋头煮至外皮软化后去皮,与煸香的排骨同炖,入口软糯香浓又滋补。秋日进补,芋头正当时,既能温暖肠胃,也寓意家宅和顺、日子甜蜜。
![]()
二、“做一事”——家人团聚,亲手烹团圆饭
每逢送秋节,出嫁女儿都要提前备好月饼、米粉、芋头等礼品,还会选择保暖的秋衣或围巾作为心意。回家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为父母和家人做一顿团圆饭,米粉炒腊肉、芋头炖排骨都要出现在桌上,再搭配几道家人的心水小菜。饭桌上,家人围坐,闲话家常,温情时光在不经意间流淌,这是最美的秋日归途。
![]()
三、“忌三事”——礼数更显家风,珍惜团圆时光
忌空手回家
送秋节讲的是心意与孝道。带上一份礼物,不只是物质的馈赠,更是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空手而归则易显随意,错失了表达思念的温暖时刻。
忌与家人争执
节日是团圆的日子,拌嘴、争吵只会破坏氛围。送秋节要用温柔和包容,让家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把遗憾都留在门外。
忌浪费食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米粉和芋头都是秋季的珍馐。传承惜福理念,吃多少做多少,避免浪费,是对自然和劳动的敬畏,也是家风的传承。
![]()
农历八月十一的“送秋节”,承载的是赣北老一辈的生活智慧。吃两样秋味食材,亲做一桌团圆饭,牢记三条禁忌,秋天的温度和情感都被这一桌饭菜和一家人的陪伴镌刻。遵循习俗过秋,感受亲情和传统的双重滋养,让生活更有份家乡的仪式感。
喜欢这份习俗分享,欢迎点赞、收藏、分享,也请关注我,带你探索更多温暖中国节日与地方传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