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30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公示“广州美丽河湖”标识(LOGO)、标识牌征集活动结果,由黄惠菁、姚迪等创作者联合创作的作品斩获一等奖。从标识设计的专业维度审视,该作品在创意表达上有可圈点之处,但整体结构的完善度、文化融合的深度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优化空间。
视觉结构的完整性待提升
一等奖LOGO以曲线塑造环形轮廓,搭配鱼形与水纹元素,意在传递河湖生态的灵动质感。不过,从图形结构的严谨性来看,环形开口与内部鱼形、水纹的衔接稍显松散,元素间的视觉张力不够均衡。鱼的形态与环形轮廓的融合,缺乏更紧密的视觉逻辑,使得整体符号在传递“美丽河湖”的整体感时,局部元素略显孤立。Logodesign标设网认为,标识的图形结构应如精密拼图,每个元素既独立又能为整体表意服务,而这件作品在元素间的有机整合上还有优化余地。
![]()
地域文化符号的融合可更深入
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五羊传说、珠江水系、花城风貌等独特地域符号。一等奖作品在文化符号植入上,更多聚焦“水”“鱼”这类通用生态元素,对广州专属地域文化的挖掘不足。若能将五羊轮廓特征、珠江河道形态等城市标志性符号更巧妙地融入标识,既能强化“广州美丽河湖”的专属属性,也能让标识更具城市记忆点——毕竟,地域类标识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快速唤起公众对特定城市的文化联想,从这一点看,该作品的文化针对性还有拓展空间。
标识功能性与传播性的平衡思考
优质标识需在不同场景下保持清晰辨识度与视觉美感,比如应用于标识牌、宣传物料、数字媒体等载体时,缩小后的细节呈现、颜色适配性都很关键。一等奖作品采用的浅蓝绿色调虽能体现水生态的清新感,但色彩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稍显平淡;同时,图形元素在简化应用时,鱼形与环形的结合是否会出现辨识度下降的问题,也值得考量。Logodesign标设网觉得,标识的功能性是传播力的基础,只有在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能稳定传递核心信息,才能真正实现提升公众河湖保护意识的初衷,而这件作品在功能性与传播性的平衡上,仍有调整的必要。
![]()
![]()
此次“广州美丽河湖”标识征集,本就是推动城市生态文化传播的有益尝试。一等奖作品的诞生,为后续标识优化提供了讨论基础。期待在公示期后的完善阶段,这件作品能结合专业意见进一步打磨,让“广州美丽河湖”的标识既具艺术美感,又能更精准传递城市生态与文化的双重价值。(LogoDesign标设网/于明龙)
标设网品牌设计
为客户创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助力品牌成长为品类的代表
业务涵盖:商标命名、商标LOGO设计、商标注册、VI设计、品牌升级设计、U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及年度平面设计服务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