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北京中南海——小平,你看那棵玉兰,今年开得比往年都早。”周恩来靠在座椅上,声音很轻,却足以让邓小平迅速回头。那天上午,国务院小礼堂散会后,两人临时决定沿长安街兜一圈。司机启动“红旗”,车窗半开,春风把两位老人并不宽裕的对话吹得格外清晰。
![]()
在外人看来,邓小平这时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周恩来则已与癌症周旋了大半年。体面的中山装遮不住病痛,也挡不住这位总理的急切。邓小平见周恩来脸色发黄,不自觉地皱眉:“总理,您该歇歇。”话音未落,周恩来摇手:“国家摊子太大,不容偷懒。”声音似笑非笑,却掷地有声。
车子过皇城根,路面略有颠簸,周恩来忽然说起一句陈年玩笑:“陈毅总说你吉人天相,你信不?”邓小平被逗笑:“陈老总爱说相面,一张嘴能把寒夜说成艳阳。可那会儿我兜里连硬币都摸不出,他偏要我‘请客’。”周恩来咳了两声,继续追忆:“那是1921年,巴黎戈德弗鲁瓦旅馆的小阁楼。陈毅抓着你的手,神神叨叨:‘八月龙抬头,横纹深如壑,纵纹淡如水,将来不是天子也是候’。”
对话就这样把两位领导人拉回半个世纪前的法兰西。1919—1922年,大批中国青年漂洋过海寻找出路。船票便宜,法语艰涩,工厂嘈杂,他们却愿意把希望押在陌生土地。法国人需要劳动力,中国学生需要生存,两厢情愿却不平等。邓小平17岁离开四川广安,行囊里只有几身单衣和一本《新青年》。抵达巴黎后,他先在巴约中学补法语,没几个月就因学费告罄被迫辍学。那段时间,他干过清洁工、搬运工,也在施奈德工厂把烧得通红的钢板拖来拖去,手掌被烤得起泡又脱皮。
![]()
周恩来比邓小平大六岁,到法国后不久加入旅欧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很快成了中心人物。他会法语,善交际,更擅组织地下刊物。《赤光》能按时付印,靠的正是邓小平那双刻蜡版的快手。“油印博士”的绰号就此诞生。周恩来缺钱时常典当外套换面包,邓小平身体小却胃口大,一连吞下十二个羊角面包,被陈毅揶揄“风雅尽失”。穷学生的笑料,在寒冬夜里成了最实用的取暖方式。
那批留法学生共两千余人,真正坐进教室的不足五百。大部分人在工厂换饭票,白天搬铁块,夜里写小册子,早上啃硬面包泡凉水。当法国经济危机爆发,本地工人尚且失业,中国学生只能涌进华侨协社,地窖、布棚挤成一片。每天5法郎救济买不到几粒土豆,马铃薯煮得半生不熟,胃病成了流行病。正是这种逼仄环境,把原本分散的个人焦虑锻造成共同的政治火种。
![]()
1923年春,邓小平被哈金森橡胶厂解雇,理由写着“本人拒绝工作”。实际上他只是想挤出时间参与青年团活动。周恩来被推选为团中央欧洲支部书记后,把邓小平调到身边,专管油印与联络。两人外加刘伯庄合伙开豆腐作坊,凌晨磨豆、白天售卖,收入虽薄,好歹能让地下工作正常运转。蔡畅看着几位男同志围着豆腐桶忙得满头汗,打趣说:“革命也得吃饭,卖豆腐算不算产业工人?”一句话逗得众人前仰后合。
五十年后,车子行至王府井口,周恩来手指街边一家点心铺:“羊角面包在北京做不出原味,我倒怕你再去巴黎,还是吃不满意。”邓小平哈哈一笑:“味道其次,嚼的其实是记忆。”短暂沉默后,周恩来语气低沉:“我这身子能不能再坐一次飞机,都未可知。”邓小平没有回答,只抬手在车窗玻璃上划了一个圈,像是把过去与现在连到了一起。
![]()
1974年4月,中国代表团赴纽约参加联合国特别会议,途经巴黎。飞机落地奥利机场时已近正午,陪同的曾涛大使迎上来,邓小平第一句话便是:“老曾,先弄几个正宗羊角面包。”大使馆工作人员跑遍周边面包房,无奈法式早餐售完,最后从面包工厂抢到两筐。邓小平拿起一个,轻轻嗅了嗅,随即大口咬下,神情像个偷吃点心的孩子。他对随行同志说:“当年我们穷得一周才能吃上一回,现在可不一样。”众人不知如何回答,只陪着笑,他却继续解释:“别误会,我不是怀旧美食,而是提醒自己别忘了那段苦日子。”
短暂停留后,邓小平赶赴纽约。会场辩论激烈,他全程站着发言,声音洪亮。返回巴黎已是深夜,他同意再休整几天。大使馆安排他到里昂、普罗旺斯旧地走走。希拉克当时任法国总理,自掏腰包送上一份特殊礼物——邓小平当年在施奈德工厂的档案,上面用红笔写着“永不录用”。邓小平接过来,耸肩一笑:“看来我没辜负这张红字。”
![]()
一顿私人晚宴在普罗旺斯乡间举行。上菜前,邓小平先同希拉克约定不讲官方辞令。中途希拉克兴起,仍忍不住祝酒致辞。邓小平站起身,双手一摊:“说好不讲长篇大论,我只能讲几句法语,让您听听我那蹩脚口音。”几句简单问候却瞬间拉近距离,席间气氛轻松,连法国厨师都跟着鼓掌。
5月中旬,访问结束,希拉克到机场送行。两位老人握手良久。希拉克笑说:“中国领导人,高兴时像加龙河春水,一泻千里。”邓小平答:“法国朋友,热情时比波尔多红酒更烈。”听起来像外交辞令,其实满是老朋友味道。
回到北京,邓小平带回一大包羊角面包,分给几位留法老同学。聂荣臻拿着面包端详半天,感叹:“还是这味,只是我们牙口差了。”众人都笑。那天夜里,邓小平在办公室写下访问报告,末尾多添一句:“穷困未必是坏事,它逼人认清世界,也逼人认清自己。”
![]()
追溯这段往事,并非为了渲染苦难,而是说明一个简单道理:想在风浪里站稳脚跟,不仅要有胆略,更要有在低谷时自嘲的能力。陈毅当年一句“吉人天相”带着玩笑,可命运从不单靠算命,它更眷顾在峥嵘岁月里不肯趴下的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如此,我们也应如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