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讽刺的剧本,莫过于:你刚拿到通往未来的船票,结果在登船前,被一艘“失控的快艇”撞下了水。
9月27日,华南理工大一新生陆同学,18岁生日。
她切了蛋糕,给室友都分了大块,自己留了最小一块。
她说:“吃太多睡不着,明天还要背单词。”
30分钟后,她再也不用背了——因为有人开车,把她撞进了永远的黑夜,倒在了距宿舍仅100米的路上。
更让人揪心的是,撞向她的不是失控的社会车辆,而是本校艺术学院一位 42 岁的金姓讲师;而这条本该最安全的宿舍区小路,早已被学生们私下叫做 “夺命弯道”。
![]()
陆同学的人生剧本,曾写满了 “寒门逆袭” 的热血。老家在广西贵港的她,是家里独苗,父母靠着打零工和进厂做工撑起生计,老旧的砖房里,最显眼的就是她从小学到高中的奖状墙。去年高考,她在广西几万考生中挤入前列,硬生生叩开了华南理工大学王牌专业 —— 电气工程的大门,这个专业在南方电网圈里几乎是 “直通车” 般的存在,村里人都说 “陆家要出金凤凰了”。
刚入学没多久,她就凭着爽朗的性子当上了班长,宿舍姐妹凑钱给她买了个 6 寸蛋糕,庆祝她的 18 岁生日。9 月 27 日晚上 9 点,宿舍里烛光摇曳,她把最大块的蛋糕分给室友,自己留了最小的一块,笑着说 “吃多了犯困,明天还要背单词呢”。
谁也没料到,这句随口的话竟成了遗言。十几分钟后,她拎着蛋糕盒下楼扔垃圾,刚走到 D4 教师公寓和 C3 学生宿舍之间的小路,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就划破了夜空。“那车跟疯了似的冲过来,像开足了马力的跑车,‘咚’的一声就把人撞飞了!” 目击者小张说,轿车狠狠撞在树干上才停下,车头翘得老高,引擎盖凹下去一大块,陆同学躺在不远处的血泊里,手里还攥着没松开的垃圾袋。
等室友们循着声响冲下楼时,蛋糕盒已经摔碎在路边,奶油混着尘土糊成一片,和地上的血迹搅在一起,刺得人眼睛生疼。急救医生赶到时,这个刚成年的姑娘已经没了生命体征。
![]()
事故现场的细节,很快在学生群里炸了锅。有同学认出,肇事车辆是一辆蓝色轿车,司机正是艺术学院的金老师,当时车里还坐着他的老母亲。更让人气愤的说法在网上传开:车祸发生后,金老师居然没第一时间下车救人,还以为是撞到了障碍物,直到看到地上的人,才慌了神。
“校园里限速 20 公里,他那车速起码有 80!” 住在附近宿舍的学生小李翻出自己的行车记录仪片段,“这段路又上坡又转弯,两侧还划着停车位,平时走路都得躲着车,他居然敢开这么快。” 有学生扒出,金老师的个人履历光鲜,博士学历加持,论文发了不少,但私下里开车向来 “横冲直撞”,之前就有学生差点被他的车蹭到,提了意见还被怼 “走路不看路”。
![]()
警方当晚就控制了金老师,检测排除了酒驾和毒驾,但对于车速和事故原因,只说了句 “正在调查”。这种程序性的回应,撞上网友的怒火瞬间引爆了舆论。“为人师表就是这么当的?带着老人还开疯车,撞了人还磨磨蹭蹭?”“限速牌是摆设吗?教职工车就可以无视规则?”# 华工校园车祸 #的话题很快冲上热搜,阅读量半天就破了亿。
更让家属崩溃的是,事发后他们想调看监控和行车记录仪,校方却一直推脱。陆同学的父亲从广西连夜赶来,蹲在派出所门口抽完了整整一包烟,红着眼眶反复问 “我女儿就下楼扔个垃圾,怎么会这样?” 殡仪馆的费用,还是艺术学院几个学生看不下去凑钱垫上的,金老师家属送来的花圈,被伤者亲友冷冷地摆在了走廊角落。
![]()
“这根本不是意外,是早晚会发生的悲剧!” 有老生在网上爆料,一年前的 9 月 27 日,同样是这个校区,一个女生骑车经过这条路时意外摔倒离世,当时校方也发了通报,说要 “深刻反思,加强管理”。可一年过去,该超速的照样超速,该混行的还是混行。
更讽刺的是,陆同学出事才 48 小时,9 月 29 日上午,华南理工五山校区又出事了 —— 一名退休教师被网约车撞伤,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再次戳中了大家的痛点。“一周之内两起车祸,这到底是大学还是赛车场?” 有网友翻出教育部去年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加强机动车管理,可华工宿舍区的限速牌,早就被藤蔓爬得快看不见了。
![]()
对比隔壁中山大学的做法,更显刺眼。中大前年就在宿舍区全面禁车,电动车都得走专用道,保安拿着测速仪随时巡查。而华工这边,学生骑电动车去食堂会被拦,教职工的车却能随意穿行。“上次我问保安为什么不管超速,他说‘老师的车不好拦’。” 一名学生的吐槽,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现在,陆同学的家属已经找了律师,准备追加校方为被告。律师明确表示,宿舍区道路规划不合理、限速措施落实不到位,学校肯定要担责。消息传开后,全国不少高校连夜行动:有的在宿舍区划了黄色网格线,有的装了实时传数据给交警的测速摄像头,还有学校直接扣了超速老师的当月奖金。
可这些补救,再也换不回那个 18 岁的姑娘了。她的课本还摊在宿舍桌上,单词本里刚写下 “10 月计划”,父母还在盼着她国庆回家带广州的点心,说 “你爸爱吃甜的”。这个从大山里拼出来的女孩,熬过了 18 年寒窗,眼看就要摸到光明的未来,却倒在了本该最安全的校园里。
![]()
截至发稿,华南理工大学官网和公众号仍未对这起事故发布正式说明,只有校办在接受采访时含糊地说 “正在配合调查,会完善交通设施”。
有人说,这是意外。可当意外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它就不再是意外,而是系统性的失职。
当校园里的车速没人管,当“方便”永远压过“安全”,当老师的车可以横冲直撞,那所谓的“象牙塔”,早就成了“事故高发区”。
如果你也觉得校园限速该动真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请转发提醒身边的人:再优秀的未来,也得有安全打底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