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环岛艺术中心用「日常显影—未完成的实践」展览邀请观众重新审视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时,也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看方式,让这些日常的"潜影"得以显现?
10月2日的「一部电影·吐槽大会」,正是这一思考的延续。如果说展览是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帮助我们显影日常,那么这场活动,则是要通过真实的对话,显影我们与电影之间最本真的关系。
![]()
这不是讲座,
这是一场“冒犯”
真诚的对话实验
10月2日,环岛艺术中心 x「一部电影·美育」联手行动 将在环岛艺术中心的中庭正式宣布启动。我们选择以一场电影人的「吐槽大会」 作为开端。
届时,除了无聊的揭幕仪式外,我们将抛开客套与滤镜,用最直接的“吐槽”或赞美,进行一场关于电影的真实对话。
![]()
这并非你印象中的圈内闲聊,而是一次旨在拆掉电影讨论“门槛” 的公共实验。我们相信,电影的价值不应被封闭在影评人的论文里,而应存在于每一个普通观众鲜活的感受中。
环岛艺术中心 x 「一部电影·美育」
![]()
在影像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注意到一种深刻的断裂:电影本身依然充满魅力,但围绕它的讨论却日益陷入高度同质化、甚至带有"精英主义"色彩的话语体系。电影节、学术沙龙中重复的面孔与话题,无形中筑起一道墙,仿佛只有掌握特定"语言"的人才有资格发言。
「一部电影·美育」的创立,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封闭的循环,其教育理念扎根于公共性、美育实践、自我觉知与在地连接——相信,电影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语言,而应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入的公共对话场域。这种追求,与「环岛艺术中心」始终强调的“不同媒介、群体的共同在场”的运营理念不谋而合。
![]()
![]()
环岛艺术中心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展陈空间,而是一个鼓励碰撞、交流与共创的现场。正如我们拒绝让艺术成为孤芳自赏的产物,我们也拒绝让电影讨论沦为小圈子的自我重复。电影作为一种最具大众性的现代艺术,理应回归其公共本质,成为连接不同背景、不同认知的个体的媒介。
因此,我们坚信:
电影讨论可以是不设防的——观点没有高低对错,感受理应被优先尊重;
"冒犯"是一种真诚——敢于质疑、敢于批评,远比一团和气的恭维更有价值;
对话比聆听更重要——我们不需要另一个布道的讲台,而需要一个能激发思辨的"辩论场"。
![]()
本次"吐槽大会",是「一部电影·美育」与「环岛艺术中心」联合交出的第一份实验方案。它不仅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公共美育的实践:我们试图让电影回归为一种平等、自由、充满活力的公共话题,让每个人在表达与倾听中,重建与影像、与他人、与自我的联结。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环岛艺术中心」为基地,开展更多「一部电影·美育」的公共美育活动。因为我们相信,唯有当电影真正成为大众可参与、可批判、可拥有的文化现场,它才能持续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
一部电影 · 吐槽大会
活动流程
(15:00-16:00 | 入场与暖场)
签到入场,茶歇交流
暖场演出:经典电影配乐 乐队演出
(16:00-16:30 | 揭幕仪式)
由「一部电影·美育」创始人之一王宏伟先生和「环岛艺术中心」主理人共同宣布实验基地项目的启动
(16:30-18:00 | 吐槽大会)
嘉宾轮番上演
观众也可举手参与,参与形式不限——可以是一段吐槽、一句赞美、一个疑问,甚至是对嘉宾观点的反驳
唯一的要求:保持尊重,但鼓励真诚。
一部电影 · 吐槽大会
「 出席嘉宾简介 」
![]()
冯艳
纪录片导演/翻译,1994年开始纪录片创作。1997年完成第一部长片《长江之梦》,曾参展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并获1998年第一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优秀奖。2007年完成《秉爱》,获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银气球奖等多个奖项。现后期制作《长江边的女人们》(暂名)。2009年开始在纪录片工作坊和大学讲授纪录片创作。此外,翻译多部日文纪录片著作和电影字幕,已完成的书籍翻译有小川绅介《收割电影》等。曾任2008年中国纪录片交流周竞赛单元等评委;2008、2009北京纪录片交流周策划“小川绅介回顾展”和“土本典昭回顾展”。
![]()
何亮
编剧/教师,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老师,编剧、策划人,网剧《少年巴比伦》编剧,电影《出拳吧妈妈》文学策划。
![]()
梁翠珊
演员,毕业于法国Ecole Philippe Gaulier,代表作品:《盛极一时的爱情》《所有忧伤的年轻人》《一日情人》《她房间里的云》等。
![]()
吕诗雨
导演/编剧,致力于描绘诗和苟且,用电影消解隔阂的类型作者。毕业于布朗大学和AFI美国电影学院。短片《周日永恒》入选2023年日本Short Shorts国际短片节。短片《永久居留》曾入围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等十余个国内外影展,并获得第二届NEW ERA青年电影季最佳影片等多个奖项。2018年入选FIRST青年导演训练营。2021年担任NEW ERA青年电影季初审评委,2022年担任FBS新青年剧本节评委。
![]()
钱艺妮
制片人/出品人,火花影业创始人,青年制片人,电影《小伟》(2019)、《乌海》(2020)、《扔你的猫》(制作中)《语文的滋味》(制作中)制片人、出品人。其他制片作品有《地久天长》《老兽》《大象席地而坐》等。
![]()
巫昂
作家/诗人,1996年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攻读现当代文学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为《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后辞职成为自由作家。在《南方周末》《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并持续创作诗歌与小说;2011年,开始推理小说“私家侦探以千计”系列的创作;2015年底,创办宿写作中心。个人诗集代表作:《干脆,我来说》《我不想大张旗鼓地进入你的生命之中》《阳光密布的所在》《健忘症复健计划》。长篇小说代表作:《星期一是礼拜几》《瓶中人》。
![]()
杨明明
导演/编剧/演员/剪辑师,最新短片《爱过我的人》入围第31届台湾国际女性影展,同时应邀担任影展台湾竞赛组终选评委。代表作品电影《女导演》,该片以颠覆性的创作观念和拍摄手法,将极度真实的表演和虚构剧情合为一体,成为当年亚洲青年影展上最引人关注的作品;2015年,担任电影《长江图》剪辑师;2017年,导演电影《柔情史》,该片入围第68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并获得最佳处女作提名。同年荣获第4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竞赛-火鸟大奖及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第20届首尔国际女性影展最佳导演奖。获第13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编剧。
![]()
杨文
导演/编剧/教师,自幼喜爱电影,对电影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后经多年学习成为专业影视导演及编剧,并于创作期间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担任电影教师工作;现为自由创作者。导演作品:电影《万人行》;首部VR功夫影片《寅虎》。编剧作品:电影《假面真容》;电视剧《建水人家》;电影《孤独是一座岛》;电影《浮云漫记》;电影《长江图》文学统筹与副导演。
![]()
于晓川
剪辑师,2011年开始剪辑工作,参与过各类型影片的制作,如纪录长片《城市梦》《他乡》《生门》《大同》,纪录短片《我和堆堆》,电视纪录片《天下为公》,剧情片《坏蛋必须死》《南风》等。其中《城市梦》入围2019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获纽约纪录片电影节Viewfinders Competition单元评审团奖。《大同》获2015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曾担任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剪辑工作坊导师。
![]()
张宁浩
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之后前往日本和英国深造表演艺术,并曾在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的指导下学习。代表作品《蓝色列车》《盛极一时的爱情》《星星在等我们》《平原上的摩西》《命中罪爱》等,在电视剧《棋士》中饰演“一只耳”深受观众好评。
![]()
张锡贵
摄影指导,代表作品:2005《东京审判》(导演高群书)、2003《旅程》(导演杨超)、2002《卡拉是条狗》(导演路学长)、1994《危情少女》(导演娄烨)、1993《周末情人》(导演娄烨)、1990《北京你早》(导演张暖忻)。
*排名以姓氏首字母顺序呈现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日(周四)15:00-18:00
地点:中国·宋庄 环岛艺术中心(宋庄七色塔西南角)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预约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