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会客厅】十二年,一味心:我眼中的周姑娘与她的不等味江湖
![]()
朋友们,我是老徐。
干了26年媒体宣传,我习惯于记录时代变迁,也乐于见证身边人的奋斗与成长。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亲眼见证了12年的故事——关于一位执着的姑娘和她的美味江湖:“周姑娘不等味”。
![]()
2014年,在扬州富达路,一个楼下只有3张桌椅、楼上仅有两个包厢的小店悄然开张。那时的店招,还叫“周姑娘不等位”。创始人周魏,我们都亲切地叫她周姑娘。我记得她当时笑着说:“我的店,不希望客人等位,更希望他们不等‘味’,来了就能尝到最好的味道。”
![]()
这句玩笑话,后来竟成了她事业的注脚。随着生意越来越火,影响越来越大,她果决地将“位”改为了“味”。这一字之差,在我看来,是品牌的一次涅槃,更是周姑娘内心匠心的彻底觉醒。她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不用等位,而是那份值得等待、不容错过的绝顶美味。
![]()
她的“不等味”江湖,以小龙虾为“兵器”,一招鲜,吃遍天。十几种口味的小龙虾,让门庭若市、排起长龙成了常态。更难得的是,这家店一做就是十多年,从当年的“网红”成了今天经久不衰的“长红”。夏天的小龙虾,秋冬的香辣蟹、羊肉火锅和拷串……她总能用最对时节的美味,牢牢抓住食客的胃与心。
![]()
![]()
当然,创业之路从非坦途。特别是疫情那几年,我亲眼看到她和所有餐饮人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但她没有等,更没有停。她用一股子韧劲和灵活的头脑,硬是带领团队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份在逆境中“不等不靠”的拼劲,让我这个老记者都为之动容。
![]()
周姑娘的根,在高邮水乡。她始终忘不了高邮湖的鱼肥虾美,那份乡愁,最终化作了回报家乡的赤子之心。就在今年(2025年),她在原有招牌基础上,创新推出了近10种口味的“高邮大虾”。这不仅是新品,更是她对家乡风物的一次深情致敬。果不其然,新品一经推出,立刻风靡扬城,食客们再次纷至沓来。
![]()
十二年,一个轮回。
我,老徐,用镜头和笔,也用一个食客和朋友的真心,一路见证了“周姑娘不等味”从富达路的小店,走到全国6家门店的历程。我见证的,不只是一个品牌的成长,更是一个平凡姑娘,凭借对“味”的极致追求、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那股“不等”的闯劲,所书写的不平凡的故事。
![]()
这就是我眼中的周姑娘,这就是“周姑娘不等味”的魅力。为她点赞,也为每一个在各自江湖里,坚持“不等”、努力发光的人点赞。[强]
—— 老徐 2025年国庆节写于扬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