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通讯员 齐腾飞
9月30日晚,随着最后一段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铺设完成,由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主导、郑州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市政中心)组织实施的健康路(金水路—黄河路)排水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圆满收官。目前,健康路全段交通已恢复正常,这条繁华商业街以更加整洁畅通的面貌重新回归市民生活。
![]()
健康路是郑州主城区极具人气的商业街,周边单位、居民密集,道路狭窄,施工空间十分受限。工程自2024年12月5日开工以来,面临诸多挑战:冬季扬尘管控要求严格,施工作业需动态调整;自来水管道改造同步施工,作业时序需精心协调;特别是2025年夏秋季降雨频繁,雨量较往年同期增加50%以上,给施工组织和防汛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复杂局面,市政中心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保质量、保安全、减影响”为核心,打出“党建引领+科学统筹+精细管控+细致服务”组合拳,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在组织保障方面,市政中心创新构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联合属地管理部门成立临时党支部,同步搭建“工程管理网格”,将工程信息收集、施工指令下达、群众诉求响应、突发问题处置等关键环节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多方协同联动,让问题在网格内快速解决。
![]()
在施工组织上,市政中心放弃传统“长线流水”作业模式,量身定制“围小干短,集中突击”的施工方案。将工程整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再细化为若干短小施工段,实行“完工一段、还路一段、再围一段”的闭环作业。施工期间仅封闭小段路面,两侧人行道始终保持畅通,未施工路段同步调整为双向通行。这一方案虽增加了施工成本,却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沿街商户和市民出行的影响。
在群众沟通方面,市政中心变“被动解释”为“主动服务”。开工前精心撰写《致沿街单位与居民的一封信》,逐户送达说明;施工中通过多种渠道定期更新工程进展;完工后第一时间告知还路于民的好消息,用透明化沟通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工程质量安全始终是市政中心关注的重中之重。从材料进场到工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严守质量标准;针对汛期风险,提前成立防汛专班,制定详细预案,储备充足物资,开展实战演练,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此次改造将健康路原有D600—900的雨水管,提升为D800—2600×1200的雨水管涵,雨水排放能力大幅提升,为周边区域防汛排涝奠定了坚实基础。郑州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在工程建设中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攻坚克难中彰显责任担当,交出了一份市民满意的答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