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与乳浊液

分享至

悬浊液
一、悬浊液的真面目​
​做肠胃镜检查时喝的 “钡餐”,静置后会分层;装修时刷墙的石灰乳,放久了底部会结块;就连妈妈做面糊时,面糊水放一会儿就变浑浊 —— 这些看似普通的液体,其实都是化学里的「悬浊液」。​
但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 “浑浊液体”,为什么牛奶不是悬浊液?泥水静置会沉淀,而眼药水却能保持均匀?要搞懂这些问题,得先抓住悬浊液的 3 个核心特征。​
二、悬浊液:从定义到识别的实用干货​
1. 什么是悬浊液?​
简单说,悬浊液是固体小颗粒 “悬浮” 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这里的关键是 “固体颗粒” 和 “悬浮状态”:​
颗粒直径必须大于 100 纳米(比头发丝细上千倍,但肉眼仍能察觉浑浊);​
颗粒不会溶解,只是暂时 “浮” 在液体中,静置后会因重力沉降。​
比如泥水就是典型:泥土颗粒分散在水中,搅拌时浑浊均匀,放半天就会 “水土分离”。​
2. 快速识别悬浊液​
① 看外观:必然是浑浊不透明的,光线照过去会被颗粒散射(比如石灰乳呈乳白色);​
② 静置观察:10 分钟内出现明显分层或沉淀(对比:糖水静置再久也清澈);​
③ 过滤测试:用滤纸过滤能截留固体颗粒(溶液则能完全透过滤纸)。​
这里要划重点:悬浊液≠乳浊液!牛奶、沙拉酱是乳浊液,因为它们是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中”,而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比如青霉素注射液,用前必须摇匀 —— 里面的药物颗粒是固体,不摇匀就会沉淀在瓶底。​
三、藏在生活里的悬浊液:原来这些场景都在靠它发挥作用​
悬浊液可不是 “不稳定的麻烦”,反而在医疗、建筑、农业中缺一不可:​
▶ 医疗领域:精准给药的 “悬浮密码”​
肌肉注射的青霉素钾,必须用注射用水配成悬浊液 —— 固体药物颗粒能缓慢释放,延长药效;​
X 光检查用的 “钡餐”,是硫酸钡的悬浊液: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被人体吸收,固体颗粒能均匀附着在肠胃壁上,让病灶清晰显影。​
▶ 建筑与工业:从刷墙到喷漆的秘密​
粉刷墙壁的石灰乳,是氢氧化钙固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悬浊液:加入少量胶质能减缓沉淀,让涂料均匀附着在墙面;​
油漆也是典型悬浊液:颜料固体颗粒分散在树脂溶剂中,搅拌后才能保持均匀色彩,刷出平整漆面。​
▶ 农业生产:省药高效的喷雾技巧​
农药常配成悬浊液使用:固体农药颗粒悬浮在水中,喷洒时能更牢固地粘在叶片上,减少药液流失 —— 比直接撒固体农药节省 30% 用量,药效却提升一倍。
四、最后问个问题:豆浆是悬浊液吗?​
答案是:未过滤的豆浆是悬浊液!豆渣颗粒是固体分散质,静置后会下沉;而过滤后的纯豆浆更接近胶体 —— 这也是为什么豆浆煮沸时会 “糊锅”,本质是固体颗粒受热聚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