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底,云南方面突然传来消息,卢汉未经请示,私自将已经控制住的国民党大员张群给放了。
![]()
卢汉时任云南省主席,私放张群时已经通电起义,此举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卢汉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举动破坏了周恩来的一个大计,而毛主席得知此事后,评价卢汉是“黄花晚节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起义前的惊心动魄
卢汉通电起义的前一年,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甚至险些丢了性命。彼时的云南局势非常复杂,既有蒋介石的暗线盯梢,又有蒋介石的势力渗透,卢汉虽然有心起义,但也不敢贸然暴露自己的想法。
若想促成此事,必须小心谨慎,静待时机。卢汉当时的选择是,一边表现积极,稳住蒋介石,避免引起怀疑;一边暗中派心腹与我军取得联系,表达希望起义的愿望,向我军寻求帮助。
卢汉在云南的威望很高,办事又十分谨慎,按理说不该露出破绽。但时任军统云南站长的沈醉,确实有些本事,通过蛛丝马迹察觉到不对劲儿,因此怀疑卢汉“通共”。但凡事都要讲证据,沈醉仅凭第六感的臆测不足以让蒋介石相信此事,遂想出一个“毒计”。
![]()
沈醉当时找了两个得力的部下,让他们伪装成地下党,暗中找卢汉接头。沈醉此举的意图明显,想借此试探卢汉的态度,却没想到结果令人意外。原来,沈醉的直觉很准,卢汉当时与我军过从甚密,对沈醉的试探竟然丝毫没有怀疑,直接全面暴露了想要起义的态度。
这个消息传到了沈醉耳中,令沈醉大吃一惊,甚至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他虽然是蒋介石的人,平日里卢汉会给他几分薄面,但卢汉有心起义,恐怕第一个就要对他下手。于是,沈醉惶恐的将事情原委上报蒋介石,希望蒋介石尽快处置了卢汉。
沈醉发现端倪是真的,想自保讨赏也是真的,但让沈醉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沈醉最终没能如愿。其实,沈醉上报的情况,确实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只不过,卢汉毕竟是一方大员,若想动卢汉,目前所掌握的东西明显不足。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蒋介石想要动卢汉并不难,无论是暗杀,还是让昆明城外的驻军强攻,卢汉都抵挡不住。但卢汉的重要性不在军事,而在于政治,一旦蒋介石不由分说的去动卢汉,势必要造成云南动荡,未来我军攻打云南,定然势如破竹。
![]()
这一幕,蒋介石自然不愿意看到,他还盼望着卢汉能替自己卖命,固守云南。而且,动了卢汉还会给桂系留口实,让蒋介石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内外交困的结果,蒋介石不愿意看到,他最希望的是卢汉死后云南,与我军拼个两败俱伤。
但蒋介石其实也清楚,沈醉上报的情况,已经足够证明卢汉确实动了起义之心。若对此不管不问,肯定要丧失威信,若是动手又投鼠忌器。偏偏在蒋介石为难之际,国民党大员张群又跳了出来,向蒋介石拍胸脯保证卢汉没问题,希望蒋介石能够给自己的一个机会,让他亲自跑一趟昆明,解决此事。
毒计
综合考虑多方情况之后,蒋介石终于敲定了最终方案。其一,让卢汉自己跑一趟重庆,当面向自己解释清楚。其二,届时再让卢汉抓一批地下党,迫使卢汉证明自己的“忠心”,让他的手上沾满革命志士的鲜血,断了卢汉的起义之路,让他只能替自己卖命。
![]()
这两条计策堪称毒计,既可以不动卢汉的情况下,给卢汉一个台阶下,稳住云南的局势。又可以断了卢汉起义的路,让他死心塌地的守云南,与我军互相消耗。张群知道蒋介石给卢汉留了一条活路,自然也就不再与蒋介石“作对”,亲自登机飞抵昆明,劝卢汉跟自己一同去重庆与蒋介石面谈。
卢汉当然不愿意,龙云当年就是被蒋介石诱骗过去,这才丢了云南大权。如今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自己若贸然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于是,卢汉先是称病推脱,等张群来了昆明相劝,又冷处理拖延时间。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一旦蒋介石的耐心耗光,真动起手来恐怕性命不保。张群见沈醉蠢蠢欲动,蒋介石耐心消磨殆尽,担忧好友的处境,向卢汉拍胸脯保证,此去重庆断然不会遇险,卢汉出于对张群的信任,这才去面见了蒋介石。
![]()
卢汉见到了蒋介石,深感意外,因为蒋介石对他的态度实在太热情了。又是设宴款待,又是许诺百万军费,甚至还当众将云南的大权交给卢汉,声称自己对卢汉在云南的任何决定都不会干预。只不过,没能卢汉高兴,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就暴露出来,要求卢汉抓人、杀人。
卢汉拿到一份名单,上面全是我党的地下党员,“抓一批,杀一批”的狠辣命令,让卢汉只冒冷汗,但也不得不答应。
卢汉重返昆明,沈醉立刻找上门来,名义上是“帮忙”,实际上是监督。很快,名单上的大部分人都被军统给抓了,毛人凤亲自拟了一份枪决名单,当面交给卢汉,要求卢汉在枪决名单上签字。这字卢汉不敢签,一旦写下自己的名字,日后枪决革命者的罪名就算是彻底背瓷实了。
但卢汉也明白,这件事能拖,但拖不久,处境和之前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张群这一次也保不住他。不过,卢汉的运气还挺好,李宗仁恰好在此时来了昆明,得知卢汉的处境之后,以“代总统”的身份帮卢汉解了围,下令暂不执行枪决,证据不足释放。
![]()
李宗仁的身份特殊,虽然实权仍在蒋介石,但毛人凤也不敢当众撕破脸。李宗仁此举,既是帮助卢汉,也是恶心蒋介石,顺手的事儿,却给卢汉保住了一条活路,让卢汉经营日久的起义之路,终于差不多完成了。
蒋介石知道此事未能如愿,当场大怒,对卢汉下了杀心。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当然也不能让卢汉真带着云南起义。张群知晓蒋介石的心思,苦苦哀求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最后再去昆明一趟,劝一劝卢汉。
张群念及两人的交情,却不知道卢云已经有了决断,等张群刚下飞机,就将张群给控制了起来。卢汉当时的计划是,昆明这边控制住张群、沈醉等国民党要员,成都那边由刘文辉和邓锡侯负责抓蒋介石。
蒋介石提前截获消息给逃了,张群、沈醉等数名国民党大员却被抓住了。他们都清楚,此时落在卢汉手中意味着什么,也都识时务的签字同意通电起义了,唯独张群不肯签。这个时候,局势实现了大反转,本来是规劝卢汉的张群,现在处境艰难了。
![]()
张群为了自保,给卢汉写了一封信,回顾了两人昔日的交情,希望卢汉能放自己一马。卢汉也确实念及张群昔日旧情,顶着巨大的压力,私自给他放了。卢汉此举固然是报答张群对自己的情谊,却不知道坏了周恩来的大计,周恩来也是后来谈及此事,称计划以张群换张学良,但因为卢汉私放了张群,导致这个计划最终没能实施。
不过,毛主席得知此事以后,仍然肯定了卢汉的功绩,称他既抗日又起义,是“黄花晚节香”,立了大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