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学生想辍学,老师贴钱求他留!多年后,他竟成为县委书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而是放弃那些本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我们身边,太多人因为一时的困境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也有人因为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县委大院,我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看着对面坐立不安的中年女子。她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攥着一个发黄的存折,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书记,我是特意来还钱的。这些年,我一直记得您的恩情。"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皱了皱眉,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女人,总觉得有几分熟悉,但实在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清水镇的杨老师,十五年前,您要辍学的时候,是我垫付了您的学费..."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我的记忆。清水镇、杨老师、学费...一连串的记忆碎片涌入脑海。眼前的这个已经满头白发的中年女子,竟然是当年那个拯救了我的年轻女教师!

"杨...杨老师?"我的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猛地站起身,内心翻江倒海。

她点点头,眼眶红了:"当年我没能留住您,您还是辍学了。这些年我一直内疚,觉得自己没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没想到您不仅考上了大学,现在还当上了县委书记..."

我沉默了。辍学这件事,是我这些年来最大的心结。那一年,我刚满十六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亲病重,母亲独自扛着一家人的生计。我决定辍学打工,却引发了一连串我无法预料的后果...

当年的事情如潮水般涌来,我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不顾一切想挽留我的老师,心中五味杂陈。她不知道,正是她那天的行为,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

离开学校的那天下着大雨。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在泥泞的村路上一步步远离那个承载了我六年梦想的地方。刚走到村口,就看到杨老师撑着伞站在那里。

"小峰,你真的决定了吗?"杨老师的眼睛里满是不舍和焦急。

"老师,家里实在是撑不下去了。"我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爸爸的医药费还欠着,妈一个人根本赚不够钱。"

雨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我只知道,十六岁的我必须学会担当。

"可是你的成绩这么好,再坚持三年,考上大学后一切都会不一样的!"杨老师急切地说,声音哽咽。

我苦笑着摇摇头:"您不懂,老师。我爸的病拖不起,家里的债越来越多,哪有那么多如果和万一。"

杨老师突然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我手里:"这是我的工资和积蓄,够你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你先拿着,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还我。"

我惊呆了,打开信封一看,整整五千块钱。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是杨老师半年的工资啊!

"不行,我不能要您的钱!"我想把信封还给她,却被她用力推了回来。

"小峰,你是我教过的最聪明的学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放弃未来。"杨老师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相信我,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

那一刻,我心里的天平开始摇摆。杨老师温暖的话语和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被重视和被期待。

雨越下越大,我站在村口,内心挣扎。一边是家庭的重担,一边是未来的希望。十六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选择的残酷。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看到父亲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母亲疲惫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那么瘦小。我攥着杨老师给的信封,心里的天平再次倾斜。

第二天清早,我去了镇上的汽车站,准备前往省城打工。临走前,我写了一封信给杨老师,告诉她我的决定,并承诺总有一天会回来,报答她的恩情。

站在即将驶离的汽车旁,我回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学校,泪水模糊了视线。那天,我不知道的是,我这一去,将会遇到改变我一生的人。

省城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得多。我先是在一家餐馆当了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却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

晚上,我挤在狭小潮湿的地下室里,和另外五个打工的年轻人共享着一个不到十平米的空间。我常常躺在床上,想起杨老师失望的眼神,想起她给我的那个信封,心里充满了愧疚和迷茫。

来省城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在送外卖的路上,不慎被一辆豪车撞倒。那天下着小雨,路面湿滑,我骑着电动车急着送餐,没注意到一辆黑色奔驰突然转弯。

"小伙子,你没事吧?"一个中年男人急忙下车,关切地问道。

我摇摇头,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腿传来剧烈的疼痛。那个男人二话不说,立刻把我扶进车里,直奔医院。

在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只是轻微骨裂,需要静养一个月。对于靠体力吃饭的我来说,这无异于灭顶之灾。我坐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是还在上学,还是已经工作了?"那个中年男人递给我一杯热水,关切地问道。

"我...我辍学了。"我低着头,声音里带着几分羞愧。

"辍学?为什么?你看起来很聪明啊。"男人惊讶地问。

我把家里的困境简单说了一遍,也提到了杨老师的帮助和我的决定。

"我叫林天明,是做建筑的。"男人突然自我介绍道,"如果你愿意,伤好后可以来我公司上班。不过有个条件——你必须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我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这个素不相识却愿意帮助我的陌生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看得出来,你是个有潜力的孩子。放弃学业是最大的浪费。"林天明语重心长地说,"我可以安排你在公司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工资足够你补贴家用,同时我会资助你完成学业。"

就这样,在林天明的帮助下,我进入了他的建筑公司,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夜校补习。林天明不仅给了我优厚的待遇,还定期把钱寄给我家里,解决了父亲的医药费问题。

半年后,我鼓起勇气,决定回家看看。当我拿着一沓钱和一些补品站在家门口时,却发现家里已经人去楼空。邻居告诉我,我父亲在我离开三个月后去世了,母亲受不了打击,带着我妹妹改嫁到了外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