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网上有个瓜,吃得我是哭笑不得。说是浙江横店有个28岁的短剧导演,因为熬夜拍戏,突然猝死了。
消息一出,立马冲上热搜,大家一片唏嘘,感慨影视行业太不容易。
结果你猜怎么着?没两天,警方通报来了:纯属造谣!
那个叫马某某的造谣者,已经被抓起来,蹲局子去了。
更绝的是,那位“被死亡”的李导演,活得好好的,还亲自去派出所报了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活得挺硬朗”。
这出闹剧是落幕了,但留下的问号却一大堆。我端着手里还没吃完的瓜,心里就一个问题:这个马某某,跟那个李导演是有什么血海深仇吗?至于在网上发人家的“死亡通知单”?
说起来,原因可能简单得让人绝望。警方通报里写得明明白白,那个35岁的马某某,造谣就是为了“博取关注、吸引流量”。
就这么简单。不是私怨,不是报复,可能就是灵机一动,觉得“猝死”+“年轻导演”这个组合拳能引爆话题,手指一动,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写”死了。
“流量”这两个字,现在真是比刀子还狠。
为了那么一点点击量,为了评论区那几百条不知真假的留言,有些人真的啥都敢编,啥都敢说。生病去世算“常规操作”,明星出轨、离婚是“日常爆料”,现在更狠,直接给人安排“猝死”了。
![]()
这吃的哪是瓜,这分明是“人血馒头”啊!想想之前那些类似的谣言吧:哪个明星又得了绝症啦,哪个网红夫妻其实是形婚各玩各的啦,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每次都是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被光速打脸。但造谣者付出了什么代价?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删帖了事。直到这次,马某某被直接拘留,才让很多人意识到:哦,原来胡说八道,是真的要坐牢的!
这件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只是互联网信息泥石流里的一小块石头。我们每天一打开手机,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惊人内幕!”
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内容一个比一个离谱。
你一开始也不信,但刷到十个八个账号都在说同样的事,心里难免会打鼓:“难道是真的?” 就像这次导演猝死,一开始多少人信以为真,还跟着感慨行业艰辛呢。这种环境待久了,我们都快成惊弓之鸟了。
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怕被讹;看到求助信息不敢转,怕是骗局;甚至连看到新闻,都得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生怕下一秒就反转。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就是这么被一点点消耗没的。
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不仅常常吃不到真瓜,还随时可能被飞来的谣言砸得满头包
不得不说,演艺圈简直是这类谣言的重灾区。为什么谣言特别“偏爱”这个圈子
关注度高:明星、导演自带流量,扯上他们,谣言传播的速度能快十倍。这种环境,最终受害的是谁?是那些真正认真拍戏的演员和导演。他们的名声被无端消耗,公众的信任被一次次透支。最后的结果就是,
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就算哪天爆出个真料,大家可能也懒得关心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