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薛强
![]()
国庆的钟声,总在金色的秋天敲响。每到这个时候,爷爷、父亲和我这三代人心里,都有无法抹去的印记。那些印记里,藏着时代的变迁,也藏着一家人对祖国最朴素的热爱。


![]()
爷爷的国庆记忆,是黑白底色里的“集体欢腾”。1959年的国庆是建国10周年的大庆,当时20多岁的他是县农机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此时厂里不但没有放假,还要加班加点完成生产任务,向国庆10周年献礼。而县城的街道上锣鼓喧天,人们手里拿着小红旗,载歌载舞,一遍遍欢呼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口号声响彻城里的大街小巷,节日的气氛油然而生。
![]()
![]()
庆祝的队伍经过厂区门前时,厂里的工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穿着一身劳动布的工作服,跑出去挤在队伍中间,跟着欢呼跳跃。那时虽然没有今天的电视、手机,但广播喇叭里都在报道: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频传捷报,大庆油田打出第一桶石油,我国自主研发的汽车、火车问世……人们对党的感恩,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每个人工作的强大动力。


![]()
![]()
![]()
父亲的国庆印记,是绿皮火车上的“山河初遇”。1983年,父亲单位组织国庆去北京旅游。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绿皮车厢里挤满了人,大家带着干粮和水壶,却一路说笑着。到北京时,天刚亮,他跟着人群走到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在晨光中缓缓升起,耳边是整齐的国歌,突然就红了眼眶。那天,他在广场上拍了一张黑白照片,穿着的确良衬衫,胸前别着国徽徽章,背后是巍峨的天安门。回来后,他把照片贴在相册首页,逢人就说“北京的天特别蓝,天安门比课本里画的还气派”。
![]()
![]()
后来,父亲又在1999年国庆带全家坐高铁去了北戴河,一路上看着高楼林立的城市、绿水青山的原野、现代化的新农村,他感慨地说:“祖国的发展就像这飞快的列车,一日千里,这都是国家富强带给咱们的福气。”


![]()
![]()
![]()
我的国庆记忆,是方寸屏幕里的“山河同庆”。2019年国庆那天,我在单位观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现场直播。当威武的仪仗队迈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当新型战机编队在天空划出绚丽的彩烟,大家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我给父母发去视频,镜头里,父亲拿着手机对着电视,爷爷戴着老花镜正专注地看着屏幕里的方阵,无不感慨“今天的祖国太强大了”。


![]()
三代人的国庆印记,从劳动布工作服到的确良衬衫,从绿皮火车到高铁飞机,从街头锣鼓到云端直播,变的是庆祝的方式,不变的是藏在心底的那份骄傲。就像爷爷常说的,每一代的国庆,都藏着这代人的日子;而每一代人的日子,都映着祖国前进的脚步。这脚步,从泥泞走向坦途,从贫瘠走向丰盈,而那些不同年代的国庆印记,早已汇成一首写给祖国的长诗,在时光里慢慢流淌,也在我们心里,永远滚烫。
![]()
喜欢就点个赞吧!
本条微信由金普新闻策划制作
文中图片由AI生成
编 辑:王春馨
美 编:王春馨
责 编: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区融媒体中心
偷得片刻之闲
与您悦读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