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人打交道,谁还没遇过几个让自己憋屈的人?
要是真碰上了想“收拾”一下的对象,可千万别头脑一热就明着来,那往往吃力不讨好,还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今天我就结合《毛选》里的智慧,跟大家唠唠怎么巧妙“报复”,还让人挑不出理儿。
1、惨痛教训
小李,在一家小公司上班。
他同事小张,平时就爱偷懒耍滑,还总把小李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有一次,公司有个重要项目,小李熬了好几个通宵把方案做好,结果小张又故技重施,在领导面前把方案说成是自己的。
小李气得不行,直接在办公室跟小张吵了起来,还当着大家的面揭露他的种种劣迹。
本以为这样能让领导看清小张的真面目,可没想到,领导反而觉得小李不够稳重,没有团队精神,而小张呢,趁机装可怜,说自己只是帮忙完善方案,没想抢功。
最后,小李不仅没得到应有的认可,还在领导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小张依旧在公司里我行我素。
这就是明着报复的后果,不仅没达到目的,还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2、为啥明着报复往往行不通呢?
这其实就是没有把握好斗争的策略和方法。
《毛选》里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在人际交往中,明着报复就像是“以一当十”地硬拼,没有考虑到对手的反应和周围的环境,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且,人性往往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
当你明着和对方起冲突时,大家可能会觉得你过于强势,而对方即使有错,也会因为你的激烈反应而获得一些同情。
这就好比在战场上,你不讲究战术,一味地冲锋陷阵,最后可能还没伤到敌人,自己就先元气大伤了。
3、报复一个人,不要明着来,记住这3点,比什么都管用。
第一,捧杀:让对方在自满中迷失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捧杀就是这种策略的巧妙运用。
具体来说,就是不断地夸赞对方,把他捧得高高的,让他产生自满和骄傲的情绪。
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优秀”中时,就会放松警惕,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
在现实中,比如那个爱抢功的小张,我们可以表面上对他大加赞赏,说他能力超强,方案做得完美无缺。
当他真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时,就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加大胆地冒险,可能会忽略一些细节和风险。
一旦他出了差错,领导和同事自然会看清他的真实水平。
就像教员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那些被捧得忘乎所以的人,最终也会露出自己的“纸老虎”本质。
第二,增加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毛选》里非常重要的思想。
在人际交往中,当你想对某个人进行“报复”时,单打独斗往往是不行的。
你要尽可能地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子,让更多的人站在你这边。
还是以小李为例,他可以在平时多和同事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帮助同事解决一些问题。
通过这些方式,赢得同事的信任和好感。
当小张再次使坏时,同事们就会站在小李这边,为他说话。
这样一来,小张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小李则有了强大的后盾。
就像教员说的:“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有了盟友的支持,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对手时,就会更有底气和勇气。
第三,利用规则:让对方自食其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制度。
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规则,让对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比如,如果小张在工作中经常违反公司的规定,小李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然后按照公司的流程向上级反映。
这样做既不会显得自己是在故意报复,又能让小张受到应有的惩罚。
要善于运用规则和政策,让它们成为我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武器。
在人际交往中,报复一个人不要明着来。
就像《毛选》里教导我们的那样,讲究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江湖中“赢”得漂亮,既保护了自己,又让对方得到了应有的教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