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同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检察院检察官来到位于该市图书馆东侧的五桂岭绝壁遗址,回访公益诉讼保护情况。
![]()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检察院检察官查看五桂岭绝壁遗址标识碑。
乘车沿宽阔的衡州大道一路向东,蓝天白云、江水澄澈,远处的高楼鳞次栉比,88米高的“雁城之星”摩天轮伫立江边。
难以想象,1944年8月,衡阳守军是如何从这里发出全城沦陷前的最后一电:“敌人今晨由城北突入以后,即在城内展开巷战,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无兵可资堵击。”
沉思中,听到检察官提醒“到了”。登上车行道右侧半米高的土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桂岭绝壁遗址”标识赫然入目。眼前的石头山保留着被削成90度的陡峭绝壁状态,虽只余不到10米的高度,易守难攻的战略地形仍清晰可见。
1944年初,为打通中国陆路纵贯交通线,日寇悍然发动豫湘桂战役,11万侵略军进犯衡阳。1.7万兵力、仅七成装备的绝对劣势,没能动摇衡阳军民的守城决心。经过47天孤城奋战,日军“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侵略目标被彻底粉碎,史称“衡阳保卫战”。
作为衡阳城南的核心阵地,背靠湘江的五桂岭不仅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更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衡阳守军曾凭恃自创的防御工事毙敌2万、伤敌6万,创造了“以一敌十”的战争奇迹。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建设,老城中的一些抗战遗迹逐渐消失于风剥雨蚀。作为全市目前仅存的一处具有完整外壕的抗战遗址,五桂岭绝壁遗址于2015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月,雁峰区人大代表邵亮铭提出的《关于优化修缮衡阳市图书馆内部车道东侧沿线环境的建议》,引起了雁峰区检察院检察官肖媛丽的注意。“市图书馆内部车道东侧沿线200米内的五桂岭绝壁遗址,周围树木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未得到妥善保护。”邵亮铭的描述令人揪心。
经现场调查,检察官发现,遗址原貌已完全被树木杂草掩盖,现场不仅缺少实地标志,且文物保护标识碑为市级,与其实际保护级别不符。
在进一步调查中,检察官发现,遗址西北面紧邻正在提质改造中的平沙落雁广场,东面紧邻某亲子乐园项目。若按照该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将在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范围内进行,可能给抗战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针对这一问题,检察官联合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大会筹建等多个部门召开会议,与亲子乐园项目负责人多次磋商,经反复论证,调整了原设计方案,避开了原本插入到遗址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的相关设计,同时确保摩天轮整体视觉效果不被设计更改所影响。
同年4月26日,雁峰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全面履职,及时更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识,做好遗址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并持续跟踪监督在遗址周围开展的相关项目,确保遗址得到妥善保护。
在检察机关督促下,相关行政机关重新设立了“衡阳保卫战——衡阳抗战旧址群衡阳抗战绝壁遗址·五桂岭”的省级文物标识碑,并组织现场测绘,确认并使用警戒线准确标识文物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在项目建设期间,相关行政机关采取定期巡查的方式,充分确保遗址不因项目建设被破坏,并对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的杂草杂物及时进行清理,使其恢复抗战纪念遗址应有的庄严肃穆氛围。
时代的车轮碾过八十余载光阴,五桂岭早已被林立的高楼环抱。曾被日军评价为“我军既无法靠近,更无法攀登,此种伟大之工事,实为中国军队多年以来与我军作战智慧之结晶”的绝壁工事,经风雨剥蚀虽已轮廓模糊,但仍是中国军民抗击日寇的最沉默也最锋利的铁证,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历史、振兴中华。
(来源:检察日报·特别报道 作者:张吟丰 郑雨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