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皖北的周家村坐落在淮河支流旁,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多以种田、捕鱼为生。村里有个叫周富贵的汉子,四十出头,中等身材,脸上总是带着几分不耐烦的神色。周富贵打小就不是个省心的,小时候偷鸡摸狗,长大了好吃懒做,全靠母亲王老太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王老太年轻时是个能干的妇人,丈夫早逝,她一个人扛着家里的重担,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纺线织布,好不容易才把周富贵拉扯成人,还给他娶了媳妇。
![]()
按理说,周富贵该好好孝顺母亲才是,可他偏偏是个白眼狼。自从娶了媳妇张氏,他就彻底变了样。张氏是个尖酸刻薄的女人,见王老太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还得吃家里的饭,心里就老大不乐意,经常在周富贵耳边吹风,说王老太的坏话。一开始,周富贵还会反驳几句,可架不住张氏天天说,久而久之,他也觉得母亲是个累赘,对母亲的态度越来越差。
王老太今年六十八了,头发早已花白,背也驼得厉害,眼睛也花了,耳朵也有些聋,手脚更是不利索。她知道儿子和儿媳嫌弃自己,可她也没办法,只能尽量少给他们添麻烦。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帮着烧火做饭,饭后又主动去喂猪、喂鸡,可就算这样,还是免不了挨张氏的骂。张氏经常当着王老太的面说:“天天吃了饭就知道杵着,一点用都没有,就知道等着吃饭!” 王老太听了,心里像针扎一样疼,可她只能默默忍着,偷偷抹眼泪。
周富贵不仅不阻止媳妇,反而还帮着媳妇一起嫌弃母亲。有一次,王老太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张氏当场就炸了锅,指着王老太的鼻子骂个不停。周富贵回来后,张氏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周富贵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王老太骂了一顿,还说:“你不能小心点,连个碗都拿不住,家里的钱也不是捡来的!” 王老太的心彻底凉了,她没想到自己辛苦一辈子,竟然养出了这么个不孝之子。
![]()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老太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生病。每次生病,张氏都不给她请医生,也不给她买药,就任由她躺在床上自生自灭。周富贵更是不管不问,甚至还觉得母亲是故意装病,想拖累他们。有一次,王老太高烧不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张氏对周富贵说:“肯定是活不长了,咱们不如早点想个办法,省得她死在家里,晦气!” 周富贵听了,心里一动,他早就觉得母亲是个累赘,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摆脱她。
这天晚上,周富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张氏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他想着,母亲年纪大了,又经常生病,早晚都是个死,与其让她在家里拖累自己,不如趁现在把她处理掉,这样自己和媳妇就能过上清静日子了。他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
要是直接把母亲杀了,肯定会被村里人发现,到时候自己就成了杀人犯,肯定没有好下场。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 “好办法”—— 把母亲骗到河边,然后趁她不注意,把她推到河里淹死,就说母亲不小心失足落水,这样村里人也不会怀疑到自己头上。
第二天一早,周富贵一改往日的冷漠态度,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走到王老太的床前,说:“娘,您最近身体不好,我看今天天气不错,不如我带你去河边散散心,说不定对您的身体有好处。” 王老太愣住了,她没想到儿子会突然对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