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0
分享至



早晨门诊还没迎来高峰,一位刚过50岁的王阿姨拎着饭盒气冲冲地走进来,劈头就说:“医生,我把南瓜和红薯全戒了!”我一愣,刚要安慰,阿姨又急着补充:“网上说‘美国大学研究’发现,这两样不吃,血糖分分钟降下来,我本来血糖就不稳,这不赶紧改!”办公室的空气仿佛也跟着紧张起来。半信半疑、满脸期盼的表情,俨然写着:医生,是真的吗?你是不是也在刷短视频、群聊消息中碰到过类似“美国权威研究发现:不吃南瓜、红薯,血糖立马降”这样的说法?仿佛这两种常见粗粮一夜之间成了“糖尿病大敌”。到底这些说法可信吗?背后真有“美国研究”撑腰,还是又一轮健康谣言? 今天,我们就用真实案例、数据分析、专家解读,来彻底看清“南瓜、红薯控糖说”浮出水面前前后后的真相。答案很可能超出你的想象,尤其是大家一直忽略的第3个细节,千万别再踩坑!



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偏高的人来说,每一个入口的食物都要小心翼翼。“南瓜、红薯升糖快”“不能吃,一吃就血糖高”,这样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很多“震惊世界”的控糖建议都脱胎于断章取义的数据。以“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为例,其实映射自若干临床营养学实验,核心在于分析“高升糖指数(GI)食物对餐后血糖影响”。

南瓜和红薯的GI值并非高不可及南瓜的升糖指数大约在60-75左右,红薯约44-70(取决于烹饪方法)。与白米饭(GI=83)、白面包(GI=89)等主食相比,实际上接近甚至更低。也就是说,在标准饮食前提下,适量吃南瓜和红薯,并不比米饭导致更高的血糖波动。

膳食纤维、β-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有益健康南瓜和红薯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减缓糖分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升高幅度。β-胡萝卜素、多酚也有助于抗氧化与保护血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平衡膳食中增加薯类摄入。



美大学临床研究并未证实“完全应弃用”迄今没有一项美国高水平的糖尿病或营养指南要求中老年人“绝对不能吃南瓜和红薯”。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建议关注摄入总碳水而非单一食物种类,强调多样化主食选择,搭配低GI蔬菜,注意分量,切忌“绝对化”饮食法。

很多人迷信“戒掉两样东西就管用”,其实忽略了至少3个关键环节,科学评估控糖需从整体饮食结构出发:

饮食总碳水才是关键,而不是某一类蔬菜薯类

数据表明,每日碳水摄入总量、主食搭配比例,对血糖波动影响远大于“某一种食物”。

比如,有一项美国临床试验发现,将主食中一部分白米饭换成相等热量的南瓜或红薯时,测试者餐后血糖曲线下降了12.3%,长期观察还发现体重和胰岛素敏感性有小幅改善。



但如果在加餐、零食、甜点之外“额外增加”,导致总热量超标,才会加重血糖负担。——这就是很多人忽略的“第三点隐藏细节”,不是不吃就降,而是要总量适度、种类多样。

烹饪方式非常重要

同样是南瓜红薯,蒸煮、少糖少油的做法GI值低,而“糖水、拔丝、油炸等甜食做法”会使GI值飙升至90以上。美国营养指标建议,中老年人每次主食中的薯类或杂粮以一小把为宜,避免与高GI食物大量搭配。

个体差异不可忽视

血糖调控受个人基础疾病、遗传、胰岛素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医学评估发现,同量南瓜红薯对不同人的餐后血糖影响存在高达20%差异。所以不能机械地一刀切全戒,科学比例、灵活替换才合理。



三招控糖饮食法,让你“敢吃也能稳糖”:

主食多样化替换法:把每天一部分白米饭或馒头替换为等量南瓜、红薯、燕麦、糙米等粗杂粮,可拉低整体餐后血糖。保持主食总量不变,每次50-100克即可。

蒸煮代替高糖烹饪:南瓜红薯尽量蒸食或热水煮,少加糖油。摒弃糖水、拔丝、油炸等高热量做法。

定期监测、量身定制膳食:每两周自测一次血糖,观察食物组合对自己身体的实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请专业医生调整膳食。不要轻信单一网传方法,应结合专业建议。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才是控制血糖的长效之计。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道光年间的中国官场有多腐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道光年间的中国官场有多腐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马蹄烫嘴说美食
2025-11-02 11:11:26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行者聊官
2025-11-01 10:45:08
体育为媒 融合加速(潮涌大湾区)

体育为媒 融合加速(潮涌大湾区)

金台资讯
2025-11-02 06:18:04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量子科技站上“十五五”风口:万亿市场开启,核心标的全梳理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1:49:00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不丹为什么不愿意和中国建交?原因非常简单

凡人侃史
2025-10-28 09:40:55
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61岁水均益首谈离婚,承认重男轻女愧对女儿,感叹女儿嫁得有点差

观察鉴娱
2025-10-28 09:17:08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医生聊完都想去看心理医生:有些母亲的杀伤力,远超想象

柚妈充电屋
2025-11-01 17:59:04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戴旭:中国从来没有单独彻底战胜过日本,未来一战永绝后患

boss外传
2025-11-01 12:00:03
起风了,马英九落泪原因曝光,傅崐萁去意已决,郑丽文面临新考验

起风了,马英九落泪原因曝光,傅崐萁去意已决,郑丽文面临新考验

刘浶开挖机
2025-11-02 11:50:50
巴黎大师赛决赛前瞻:阿利亚西姆与辛纳,一场关于蜕变的巅峰对决

巴黎大师赛决赛前瞻:阿利亚西姆与辛纳,一场关于蜕变的巅峰对决

网球之家
2025-11-02 13:34:11
苑举正怒怼马先生:哭什么哭,没出息!

苑举正怒怼马先生:哭什么哭,没出息!

前沿天地
2025-11-02 12:34:05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吴晓波频道
2025-11-02 08:30:38
人口警报拉响!催生三胎无果后

人口警报拉响!催生三胎无果后

新浪财经
2025-11-01 04:52:07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一个糊弄的世界——特朗普全世界水来的四万亿订单,大概率都会黄

超级学爸蛋总
2025-11-01 23:12:55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王赐月,入职东南大学

王赐月,入职东南大学

鲁中晨报
2025-11-02 09:59:04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国际空间站7大禁令:禁止发生性关系……最离谱的却是最后一条!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25 20:05:13
2025-11-02 14:52:49
丁铗惊悚影视解说
丁铗惊悚影视解说
关注我,每天高清电影剪辑看不停!
1225文章数 1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头条要闻

媒体:安世中国第3次硬核回击荷兰 已获国家强势撑腰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教育
房产
本地

数码要闻

小米 REDMI 产品经理笋寸:RGB 一定是屏幕趋势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教育要闻

“一句话”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 | 涂玉霞谈“学校高效管理新思路”①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