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的一则案例,把网友看乐了:医院职工小曾骗了70多人500多万,转头被 “大仙” 骗走4万,最后俩骗子双双入狱,活脱脱一出荒诞剧。
![]()
奢侈品烧出来的“内部渠道”
小曾在吉林一家医院上班,听起来是份稳当工作,但架不住她对奢侈品爱得深沉。工资卡跟不上消费欲,这姑娘没想着搞副业,反倒动了歪心思—— 利用自己 “医院职工” 的身份当幌子。
“我认识领导,能办正式编制,就收点介绍费。” 这话一出,立马戳中了不少想进医院工作的人的心。从2022年开始,小曾靠着这套说辞,前前后后骗了70多个被害人,涉案金额直接冲破500万大关。这些钱没见她退赃,倒是换成了高档轿车和一堆奢侈品箱包、鞋子,全被警方后来查扣了。
这操作堪称“教科书级” 的诈骗模板,可小曾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的结局。2023年案发后,公诉机关以诈骗罪起诉她,500万的数额早已达到 “特别巨大” 标准,按法律规定至少得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化妆品店藏着“救命大仙”
被抓后的提审环节,小曾突然倒打一耙:“我也是受害者!” 这话让办案人员都愣了 —— 骗子还能被骗?
原来小曾有个常去的化妆品店,老板姚某跟她熟络后,总说自己懂“开运转运” 的门道,能化解吉凶。眼看牢狱之灾要找上门,慌了神的小曾把姚某当成了救命稻草,哭着求对方帮自己 “破灾”。
姚某倒也“仗义”,拍着胸脯说能请神仙上身做法事。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4月,短短五个月里,她以 “请神”“做法” 为名,先后19次向小曾要钱,每次都编出新花样:一会儿说要给神仙 “上供”,一会儿说需要 “法器” 加持,零零总总骗走4万多块。
小曾砸钱砸得心甘情愿,直到被正式批捕,才反应过来自己被忽悠了。有网友调侃:“这哪是请神仙,分明是请了个同路人。”
![]()
俩骗子的结局:一个入狱一个缓刑
这起连环诈骗案开庭时,法庭上的场景格外讽刺。
先说主犯小曾,她诈骗500多万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数额特别巨大”,虽然案件细节未完全公开,但参考吉林同类案件判决标准 —— 此前当地曾有医院职工以办工作为名诈骗507万,最终被判12年有期徒刑 —— 小曾的刑期可想而知。那些靠诈骗买来的奢侈品,最后全被依法收缴,成了她犯罪的铁证。
再看“大仙” 姚某,她骗走的4万元虽不算多,但已达到诈骗罪 “数额较大” 的标准(3000元至1万元以上即构罪)。法院审理时发现,姚某的骗术其实很低级,跟那些网上冒充 “玄学大师” 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抓住受害者急病乱投医的心理趁虚而入。
不过考虑到她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三万元。
最戏剧性的是,小曾到最后还在抱怨姚某“办事不力”,仿佛忘了自己本就是个骗子。有网友总结得精辟:“骗子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傻,结果栽在了更‘傻’的骗局里。”
![]()
法律账:迷信诈骗照样按诈骗罪算
可能有人会问:“靠封建迷信骗钱也算诈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管是冒充“内部人士” 办工作,还是自称 “大仙” 做法事,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钱,就都构成诈骗罪。量刑只看诈骗金额和情节:3千到1万属 “较大”,判三年以下;3万到10万属 “巨大”,判三到十年;50万以上就是 “特别巨大”,最高可判无期。
姚某之所以能判缓刑,是因为她涉案金额不算最高,且有认罪悔罪表现,这也符合司法实践中“宽严相济” 的原则。但小曾的500多万涉案金额,显然触碰了法律红线,再想 “找大仙” 脱罪,纯属异想天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