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在网上火,没流量可不行。可头部网红把流量都占得差不多了,小网红和素人想分杯羹太难,于是不少人动了“蹭”的心思——公众人物自带流量,要是能模仿明星、企业家,说不定就能快速出圈。
就有个叫王扁的网红,靠模仿王源的wink火了,还跑去王源演唱会场外热舞吸睛,抖音账号涨粉飞快。
![]()
![]()
可没过几天就翻了车,网友说他恶搞模仿损害王源形象,涉嫌侵犯肖像权。王扁赶紧发道歉视频,结果五十多万粉的大号还是被封了,没过两天小号也搜不到了,算是彻底凉了。
其实王扁这结局不算意外,之前好多模仿网红都是这么个路子。
比如模仿黄子韬的黄子诚,还加入了山寨男团“ESO”,开商演、搞团播赚了不少关注。可后来黄子韬工作室发了反山寨声明,他账号被永久封禁,投资的钱也打了水漂,最后只能回农村过日子,还得养年迈父母和孩子,跟之前屏幕上的光鲜比,反差太大了。
![]()
还有个叫四川芬达的网红,模仿杨坤的时候没好好学唱腔,反而加了一堆浮夸动作,又是倒地扭曲又是翻白眼,明显是丑化人家。杨坤直接把他告上法庭,作品全下架,他道歉归道歉,还想接着开直播带货,结果直播间总被禁,在抖音根本没法好好发展。
![]()
这些网红为啥明明知道有风险,还非要往模仿这条路上冲?说到底还是“快”字作祟——花时间做原创内容太慢,模仿明星只要长得有点像、会点同款动作,很快就能吸到流量,眼前的利益太诱人。
可这条道根本走不远,一开始单纯模仿还好,时间长了大家看腻了,为了维持热度,只能搞怪、扮丑、擦边,很容易就踩线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而且网友的新鲜感来得快,去得更快。今天觉得你模仿得像,明天就可能觉得无聊,等你还在沉迷流量狂欢的时候,人家早就刷到下一个热点了。最后要么被明星追责封号,要么没人关注被遗忘,真正能翻身的没几个。
不过也不是所有模仿网红都栽了跟头,比如之前模仿鹿晗的鹿哈,就及时转了型。他借着模仿攒的流量搞直播带货,还改回原名凌达乐,彻底摆脱“模仿者”标签,后来不光赚了钱,还开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带货销售额稳定在千万级别。
还有长得像周杰伦的粥饼伦,没沉迷网上的流量,反而用涨粉的热度把线下鸡蛋灌饼生意做大,开了好几家店,就算线上流量降了,线下主业也不受影响。
其实模仿明星顶多算个“敲门砖”,想在网上长期立足,终究得靠自己。光靠蹭别人的热度,就算一时火了,也早晚会因为没原创内容、没个人特色被淘汰。毕竟网友真正愿意长期关注的,从来不是某个明星的“替代品”,而是有自己风格、能输出价值的人。
所以啊,与其费心思模仿别人当“山寨版”,不如花时间打磨自己的本事。不管是做内容还是搞事业,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那些靠蹭来的流量,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实力,才是永远的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