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阳明心学:揭示人性本质》是一个系列,通过王阳明把阳明心学运用到实践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质,以帮助我们与人交往时,正确认识人性、运用人性。本专栏通俗易懂,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了解王阳明收服人心的这个方法后,我们会发现,收服人心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并不复杂。
从王阳明出任庐陵县知县,收服人心的方式来看,只需要在这两个字上做文章,就能让他人言听计从,跟随自己的思路走。
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详细讲解:
一、王阳明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阳明到了庐陵县,并不仅仅是为老百姓减免不合理的“葛布税”后,就万事大吉了,他还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减少诉讼的问题。
庐陵县属于江西省吉安府管辖,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
文化到底有多发达?从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
![]()
一是自隋朝开展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庐陵县就先后有3000余人考中进士,并有21人考中状元。
二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大家欧阳修,其家乡就是庐陵县。
文化氛围浓厚,让很多老百姓都能识文断字,但这也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很多考不上功名的文人,他们为了生活,走上了另外一条谋生之路,当起了讼师。
讼师多了,案件少了,怎么办呢?那就是无论什么案子,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庐陵县也会被无限放大,然后告到县衙。
王阳明到庐陵县时,县衙每天收到的状纸上千件。前任知县被这些诉讼累到奄奄一息,不得不请辞回家,这才有了王阳明的到来。
王阳明虽然给老百姓解决了“葛布税”的问题,但他同样面临老百姓告状的问题。
在古代,断案是知县最主要的职责,王阳明也不能阻止老百姓告状。
王阳明的身体并不好,他无法一一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案件,况且,如果真要处理这些案件,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无法处理完。
如何才能息讼止争?王阳明用了一个非常温和的方式,那就是收服人心。
![]()
为老百姓免去“葛布税”后,王阳明利用时机,在这两个字上大做文章,效果立竿见影。这两个字是什么?能有如此大的魔力?请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