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隐瞒患者死亡,通知缴费抢救?医院怪家属阻挠,5万缴费引质疑!

0
分享至

宣威先施医院的一起患者死亡事件引发全网热议:患者冷某福就诊后不幸离世,自媒体博主称医院“死亡几小时后仍收转院抢救费”,而院方则反驳称是家属阻挠抢救导致严重后果,5.5万元为抢救预付款。本文结合双方说法梳理事件脉络,拆解背后的法律关键点,并汇总网友争议焦点,带你看懂这起纠纷的核心问题。

一、事件反转?院方与博主各执一词

9月20日中午12点半,重伤的冷某福被送到宣威先施医院。据院方说法,陪同人员一开始说只是“自行摔伤”,但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全身多处严重损伤,病情已经极其危重。

抢救过程并不顺利:准备手术时患者突发失血性休克,医院赶紧调了全院力量,还从宣威市级医院请了多学科专家来会诊手术。术后患者病情越来越差,家属提出要转院,医院也帮忙联系了上级医院。

但意外在9月21日凌晨发生了:0点34分,患者刚被移出手术室准备转院,生命体征突然急剧恶化。医生立刻就地抢救,可现场的家属和随行人员却聚集起来阻挠,打乱了抢救秩序。最终,患者没能救活。

不过,短视频账号“老班长(专做有机肥料)”的说法完全不同,他声称患者已经死亡几小时,医院还在让家属交钱转院抢救。对此院方明确否认,说心电监护仪显示,直到移出手术室时患者都还有生命体征,所谓“死亡后抢救”是不实信息。

关于大家关注的钱的问题,院方表示家属预交的5.5万元,全是9月20日22点11分前抢救和手术产生的预付款,并非转院时临时索要的费用。目前宣威市卫健局已经派出调查组,正在彻查此事。



二、法律拆解:这些关键点必须搞懂

1. 家属阻挠抢救,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很多人觉得家属是情绪激动,但从法律层面看,这种行为可不是“情有可原”那么简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医疗救护相关工作,轻则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能处5到10天拘留,还能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阻挠行为直接影响了抢救,导致患者死亡,后果就更严重了。

类似的“拔管杀妻”案中,丈夫拔掉妻子呼吸管并阻挠抢救,最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刑。虽然本案家属是阻挠而非主动伤害,但如果明知抢救刻不容缓仍强行阻拦,放任死亡结果发生,可能构成间接故意杀人;如果是疏忽大意没意识到后果严重性,也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这两种罪名都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处罚,最高甚至能判死刑。

2. 医院诊疗是否担责?看这三个标准

判断医院有没有责任,主要依据《民法典》里的医疗损害责任规则,核心看三点:

是否有过错:院方说家属最初称“脚部骨折”影响了判断,这需要看医生是否尽到了谨慎检查义务。如果明明有全身损伤的迹象却没发现,就可能存在过错;但如果是患者和家属隐瞒病情,医院已经按流程检查救治,责任就会不同。

是否违反规范:比如有没有及时开启绿色通道、会诊流程是否合规、病历记录是否完整等。如果存在违反诊疗规范的情况,会直接推定医院有过错。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患者的死亡是自身病情导致,还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或是阻挠行为引发?这需要专业鉴定来明确,也是后续责任认定的关键。

3. 5.5万元收费合理吗?要看三点

家属和网友对费用的质疑,法律上要看这几点:一是收费项目是否对应实际抢救和手术内容;二是收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三是是否存在临时加价、虚假收费等情况。院方称费用是抢救预付款,如果能提供明细证明对应诊疗行为,就属于合理收费;但如果像网友怀疑的“死亡后仍收费”,就可能涉及违规甚至诈骗。

三、网友吵翻了!这两大观点针锋相对

1. 支持家属派:医院有前科,难免让人怀疑

不少网友站家属这边,主要是因为涉事医院有“黑历史”——2023年曾因串换收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罚款。有网友留言:“有过违规收费前科,现在说5.5万是预付款,谁能完全相信?”还有人认为:“患者刚到医院还能说话,怎么越治越重?医院的诊疗过程肯定有问题。”

2. 认同院方派:阻挠抢救等于断送生机

另一部分网友更认可院方说法,觉得家属的行为太冲动:“医生正在救人,就算有疑问也该等抢救结束再说,这时候阻挠不是害了病人吗?”还有网友提到:“自媒体的话不能全信,很多都是断章取义博流量,还是等官方调查结果吧。”

结论:这些问题,等着调查给答案

这起事件里,有太多疑问需要官方调查组给出明确答复:家属阻挠抢救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医院的诊疗流程是否真的合规?5.5万元收费到底有没有明细依据?患者的死亡究竟和哪些因素直接相关?

医疗纠纷里,情绪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家属失去亲人的痛苦值得同情,但阻挠抢救绝非正确选择;医院有澄清的权利,但也要坦然接受监督。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起纠纷中,医院和家属谁的责任更大?面对医疗争议,到底该如何既保护自身权益,又不影响正常诊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新刊 | 辉瑞在中国的三件大事

新刊 | 辉瑞在中国的三件大事

新民周刊
2025-11-01 12:18:21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在英国认罪,6.1万枚比特币市价已达493亿元,赃款归谁?

红星新闻
2025-10-31 19:22:44
面对约基奇合计9投2中!暂时结束了,杨瀚森...

面对约基奇合计9投2中!暂时结束了,杨瀚森...

左右为篮
2025-11-02 13:15:47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荷兰又变天了!荷兰大选的初步结果揭晓:极右翼惨败,极左翼大胜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2 07:55:28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颜丙燕一袭金袍亮相北影节 没靠滤镜 没喊口号 转身让整个红毯安静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2 01:51:21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日本一女子在家中遇害,丈夫为破案租住其遇害公寓26年;26年后凶手自首,竟是死者丈夫的同学

极目新闻
2025-11-01 21:44:00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2007年后出生的人终生不得吸烟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2007年后出生的人终生不得吸烟

新京报
2025-11-02 10:31:05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全运会单打抽签尴尬解了!樊振东陈梦皆列第4 女单争冠更具开放性

劲爆体坛
2025-11-01 09:34:06
NBA战报:活塞122-110独行侠,杰伦-杜伦33+11+2

NBA战报:活塞122-110独行侠,杰伦-杜伦33+11+2

懂球帝
2025-11-02 12:58:19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王爷说图表
2025-11-01 22:38:46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不再反对和平统一,但开出放弃台湾的两个条件!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不再反对和平统一,但开出放弃台湾的两个条件!

朔方瞭望
2025-11-02 09:56:14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

人民网
2025-11-02 06:07:36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量子科技写入“十五五”规划 步入全产业链布局时期(附股)

蓝色海边
2025-11-02 10:02:39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刘宏伟律师:大范围失业的律师行业令人心痛

网际风行
2025-10-30 07:18:43
2025-11-02 13:32:49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incentive-icons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年法律知识,带你学法
1308文章数 47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头条要闻

万斯一句话让印度裔美国人炸锅 遭铺天盖地批评后回应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旅游要闻

沪杭文旅再携手!佘山度假区带着“上海之根”的诗意来到杭州西湖畔

《寂静岭2RE》DLC传闻再起!Steam后台暗藏玄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