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解约到2025版权下架,师徒关系在一纸到期函里彻底变形
![]()
9月20日深夜,云朵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唱歌视频,黑色长袖连衣裙,金色扣子在光里一闪一闪,棕色长发自然散落,妆淡,嗓子还是那股空灵的味道
她36岁了,状态很稳,评论区不少人说“好久没听你认真唱”
就在这条视频之后,一场旧账又被翻开
![]()
很多人知道她叫云朵,少有人记得她本名谢春芳,童年在大山里过,被妈妈的歌声带着耳濡目染,十八岁遇到了刀郎,从学唱到进公司,一切像按了快进
公开资料显示,刀郎是艺名,他姓罗,业内常叫“罗老师”
那几年,他为她写歌、录音、同台,她是他手下唯一的女徒弟,舞台上两个人并肩站在蓝光下,老照片里还能看到她拿话筒时紧张地抿嘴
她的成名作《爱是你我》《我的楼兰》都写着刀郎的名字
![]()
转折点其实很早就埋下
2014年7月,双方正式解约,但四首歌的授权被延长到2024年12月31日
这四首包括《爱是你我》《我的楼兰》等,等于给她留了一扇门
![]()
她离开后改了几次风格,有民族韵味也试过流行走向,但市场回声不算大,KTV屏幕里仍旧滚动她早年的歌单,点歌榜上《我的楼兰》常年不下线
时间线拉到两年前,刀郎凭《罗刹海市》全面回潮,短视频平台天天在循环这首歌,广场舞的大妈都能哼两句
《罗刹海市》让刀郎二次走红,他的线上演唱会峰值超5000万人
线下巡演更是开到一票难求,有人晒票根和场馆座椅的照片,热度肉眼可见
![]()
按理说老师再火一次,徒弟说句恭喜也不违和,但网上找不到她的公开祝福,有人觉得冷,有人说是各自安静
她没有公开送上祝福,这个沉默,被不少人读成了疏离
版权的齿轮在去年秋天开始咬紧
![]()
2024年10月,版权方发函提醒到期收回;
云朵未下架,仍在商演演唱
信息里写得很细:到期后收回所有权利,商业演出需重新申请并支付授权费
现实里,她仍在一些活动上唱《我的楼兰》,票务平台的活动页还能看到歌单被粉丝标注了楼兰
![]()
接着到了今年夏天
2025年7月,云朵版本在各大平台被下架,线下场次也因法律风险被取消
再点开音乐平台,她演唱的版本灰了,播放键是暗的,评论区有人写“只剩翻唱了”
![]()
撤回版权不到一年,事情再一次被点燃
2025年9月21日,作词人苏柳在公益直播中为云朵发声:“云朵才是功劳最大的人”
她说歌词由自己独立完成,云朵的演唱对歌曲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
这句话被剪成短视频在全网转,转发里一半是支持,一半是问“那版权到底归谁”
我能理解她的感受,词作者的视角看的是文本和演绎的化学反应,但行业的权责划分从来不靠一句情绪判断
这时候,不妨把权利链条说清楚
创作权归词曲作者,录音制作者掌控母带,演唱者拥有表演权,但授权到期就要止步
![]()
也就是说,云朵作为原唱,存在表演者权利,但要在公共场合商用演唱并录制传播,依旧需要词曲与相关权利方的许可
很多人把“原唱”理解成“随时可以唱”,这认知差了一步
说句实在话,音乐产业的规则并不浪漫,它更像合同和时间戳的组合
![]()
网上一路争执的同时,也冒出一些噪音
有直播间里,据有网友自述,提到刀郎的名字就被拉黑;
还有人说今年刀郎生日,两名小女孩唱他的歌,被个别云朵粉丝批评歌词不适合孩子
真实细节难以核对,泡在社交平台里的话语很容易失真
![]()
围绕孩子能不能唱某些歌词的争议,其实只是大人们的版权战延伸到情绪层面
我更关心的是,粉丝比当事人还紧张,这种替代性愤怒搬不动合同
如果把视角拉远,这种拉锯并不罕见
![]()
邓紫棋与蜂鸟音乐走到解约,她后来选择重新录制自己的代表作,换新的版本继续发行;
TaylorSwift与大机器唱片更是把“重录旧专”的话题推到全球,粉丝愿意为“可控版权”的新版本买单
中国市场环境不一样,但路径里仍有可借鉴的思路
![]()
如果拿不到授权,最稳的路是创作新歌,或者协商重新录制合法版本
这话简单,做起来难,因为新的高峰永远比旧歌情怀更贵,但总归是向前的方向
回到云朵,她最近的视频里越来越多是新歌片段,镜头里她喜欢安安静静站着唱,不太说话
她在评论区里被不断追问“楼兰”,说明这首歌已成她的身份标签
![]()
这标签一旦构成品牌,失去它的那一刻会很空——这也是很多歌手最怕的事,怕被一两首歌定义,又不得不靠它吃饭
与其回头掰扯,不如趁机打磨新的确定性,这需要时间,也需要心理上的断舍离
刀郎这边,去年底的声明已经把边界划得很清楚:2014年解约,授权到期收回
![]()
业内人士都知道,越是写在纸面上的东西,越不会因为关系而松动
师徒情谊动人,但商业边界更硬,这两者碰撞时,故事往往不再温柔
他早年给了她许多机会,包括延长授权;
如今按规则收回,也无可厚非
![]()
可惜的是,两个人既没有公开沟通,也没有私下和解的迹象,公众只看得到碎片和传闻
我偶尔会想,音乐行业是不是需要更透明的“授权到期提醒机制”
别等到粉丝在评论区里吵,主办方临时撤场,歌手才意识到风险
![]()
在一个靠规则维系的行业里,情分应该是加分项,而不是替代条款
从2014解约到2025下架,每一步都写在合同和时间戳里
把这条线看明白,很多争执自然会变小
故事未必有输赢,至少现在还没有
![]()
云朵在视频里继续唱,她把话筒拿得很稳;
苏柳在直播里表达立场,她强调演唱的价值;
刀郎则把版权的事情回到法律层面,各平台的下架操作是明显的信号
音乐里有人情,也有边界,争到最后能留下的,最好是作品本身
愿意再听她的新歌,也愿意看到他的新作,愿每个人都把情绪放轻一点,把规则看重一点
就在我们为旧曲争论时,新歌也该在路上
信源资料
网易新闻:《收回 <我的楼兰> 版权未1年,作词人为云朵发声》-2025年9月25日。
搜狐网:《<我的楼兰> 版权风波再起!作词人苏柳公开力挺云朵,直言 “功劳不属一人”》-2025年9月25日。
网易:《师徒反目?刀郎全网下架了云朵 <我的楼兰> 等作品,是因为这!》-2025年9月28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