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七):李煜2
④文化 a.推行儒学
南唐的教育主要以儒学为主,统治者积极倡导儒学,大力推行和奖励儒学教育,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李煜尤其喜好儒学,更以实际行动奖励儒学教育。当时南唐连年贡宋,国家财政极端困难,但李煜仍然大力支持并资助庐山国学,特别拨调官田租税以充当庐山国学的经费。李煜本身好学,也鼓励群臣读书,致力于推行教育,更以才取士。面对内忧外患,他也坚持贡举,未曾罢行。在李煜的推动下,又在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配合推展下,南唐儒学达到盛况。
![]()
b.倡导文学
李煜和李昪、李璟一样,不但优礼文人墨客,而且也做诗填词,相当有成就。李煜不但自己爱好填词做诗,也曾劝其近臣在从公之暇,为学为文。在他的倡导下,文臣武将都博学多识,颇有才情。
到李璟、李煜时期,南唐科举的进士科考试以诗赋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倡导了一种崇儒尚文之风,有利于诗歌创作良好氛围的营造,推动了南唐诗坛的繁荣和诗文教育的发展。
李煜醉心音乐,也礼遇宫中教坊中的音乐家。他本人也擅于舞蹈,他曾自编新舞,名为《金莲舞》。上行下效,南唐的乐舞之风相当盛行。
c.搜集和整理文献
李煜是一个身体力行致力于文献收藏的君王,除了收藏书籍,李煜还十分致力于收藏书画真品。他总是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地悬赏、寻求钟繇、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书画而外,爱好音乐的李煜,还着意搜求古今各类名家曲谱。值得一提的是,李煜不仅搜寻珍藏裱装书籍曲谱等文献资料,而且还着力于修整、校雠和编秩,注重所藏文献的精到完备。着意提高了文献收藏的品味,又以帝王身份,召集和提携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艺术人才。
d.重视科举
南唐一直比较重视科举取士,特别是在李煜统治时期,他通晓经史,进一步完善了南唐的科举制度。尽管国势衰危,但并未中断科举。开宝八年(975年),在面对强敌压境时,李煜为笼络人心,仍然委派伍乔主持贡举,这是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终李煜一朝,选拔出来的南唐较有名的进士有舒雅和丘旭等人。
科举方面,李煜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e.崇信佛教
李煜十分笃信佛教,开宝二年(969年),朝廷出钱招募平民百姓和道士做僧人,道士愿意为僧,则奖励二金,很快金陵城内僧人数量激增至万人。
度僧还需建寺,南唐佛寺已不少,摄山栖霞寺和牛首山祖堂幽栖院是当时重要的佛教胜地,是净土宗的祖庭,开先寺则为青原系云门宗的重要道场。开宝三年春(970年),李煜“命境内崇修佛寺”,同时在宫中新建佛寺,至李煜亡国,南唐皇宫内建造佛寺已达十多所,这在历代崇佛的帝王中也极少有。
李煜对佛僧礼敬知重。据《十国春秋》记载,受李煜供养的知名法师有缘德、清禀、行言、智筠、匡逸、元寂等。而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则记载除上述提到的高僧外,还有在金陵报恩院的清护、净德冲煦,归宗寺的道诠及蕲州四祖山的清皎等。
由于李煜如此佞佛,南唐文武百官便投其所好,纷纷信佛。当时许多大臣都改食素食斋饭,持戒以示虔诚奉佛。一旦李煜在宫中礼佛,王公大臣便闻风而动,趋近附和,朝臣每因此而获宠。中书舍人张泊善于揣摩李煜的心思,每次觐见都谈论佛法,分外得到李煜的恩宠。李煜设澄心堂为政权中枢机构,党争末流借机上位。这些利用佛教亲近李煜的人进入朝野后,尸位素餐,无大作为。这也是后人指摘李煜崇佛误国的原因之一。
⑤外交 a.与宋
李煜即位之初,即上表宋太祖,自称无意王位,极尽谦恭。同时,对宋连年进贡,甚至一年之中数次进贡。“每遇皇朝使至,国主衣紫袍,备藩臣礼”。他还派人持重金贿赂宋朝重臣,以求对宋朝政治施加影响,维护南唐利益。
礼仪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变更李璟臣服后周时,只除帝号,其他礼仪不变的旧制;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b.与吴越
自李璟即位开始,南唐与吴越的关系即趋于紧张,多有战事发生。在李煜即位后,两国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但在宋太祖灭南唐的军事行动中,吴越国却成为宋灭南唐的阵前走卒。开宝七年(974年),宋将曹彬自蕲阳过长江进攻南唐江防要地池州,在此之前,宋已经与吴越约定夹击南唐。李煜曾亲自致书吴越王钱俶,离间吴越与宋朝的关系,结果钱俶把他的信交给了赵匡胤,南唐未能摆脱遭受东西夹击的窘境。次年(975年),吴越兵与宋兵在南唐赖以为天然屏障的千里江面上协同作战,在宣州、江州、鄂州等地大败南唐军队。吴越还攻陷了南唐的常州、江阴、润州等地。同年,吴越兵直抵金陵城下,与宋兵会合一处,攻入城中。且入城后大开杀戒,并焚烧建筑。
![]()
(7)主要成就 ①文学
李煜多才多艺,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②书法
李煜初学书法时师法唐朝书法家欧阳询和柳公权。之后,李煜又对颜真卿、褚遂良、陆彦远等人的作品细心揣摩,后又追根溯源向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钟繇、王羲之、卫夫人等学习。李煜尤其推崇卫夫人,他认为卫夫人的书法最为极致,并以自己深得其书法精髓而自豪。博览研习众家之长后,李煜并没有受到前人的局限,而是融会贯通、为己所用。他擅长行书,承袭东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执笔法拔镫法。二王拔镫法为撅、押、钩、格、抵五字,用笔双钩,有“点画遒劲,而尽妙矣”的效果。李煜得其真谛后,在原来五字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复增导、送二字,使其字瘦硬且潇洒。此外,他还推陈出新,利用手腕的抖动来颤笔,使下笔的线条虬曲而颤动,创造出一种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的书法。这种书法别具一格,瘦硬清劲,“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铁钉。”这就是李煜独有的笔法:金错刀。金错刀体书法用笔古朴遒劲,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虽然缺乏姿媚,无富贵之气,却男儿气概十足,神采飞扬而又风骨嶙峋,以至后人又将金错刀称为“倔强丈夫”。
除了金错刀,李煜还创造一种被世人称为撮襟书的书写方法。李煜兴之所至时往往弃笔不用,以卷帛醮墨,在铺开的大纸上酣畅而书,颇具以擅长狂草闻名的书法家张旭的风骨。李煜在这种痛快淋漓状态下所写下的大字,矫如游龙,翩若惊鸿,令当时许多书法名家自叹弗如。李煜的书法真迹曾经风行一时,即使在一百多年后,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名家法帖的著作《宣和书谱》中,仍可以看到当时北宋宫廷收录有李煜的行书墨帖24种。而南宋年间诗人陆游途经金陵时,还曾在清凉山广慧寺德庆堂附近见到李煜以撮襟书书写的刻石。可惜之后由于政权更迭世事多变,李煜的书法作品几乎尽数散佚。现流传于世的三件墨迹和两件刻帖,是否为其真迹,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③绘画
李煜不但善书,而且善画。据史书记载,他作画题材很广泛,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涉猎,而尤以墨竹功力最深。他画竹有自己独特的画法,笔法凌厉,特别能画出竹子的神韵,后人称为“铁钩锁”法。后人有“远过常流,高出意外”的评价。他的绘画作品到北宋末年大内还藏有《自在观音相》《柘竹双禽图》等9幅。
④音律
李煜精通音律,曾为文论乐,以续《乐论》,所著《念家山破》亦遍传江南。并与大周后共同修复了失传的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
(8)轶事典故 ①宽厚仁孝
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杀,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②僧人间谍
李煜信奉佛法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至颇废政事。据野史记载,当时北宋曾暗中选拔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南唐,蛊惑后主。李煜不知,以为有佛出世,称其为“小长老”,朝夕与之谈论六根、四谛、因果报应之事。“小长老”劝说李煜广建佛塔,又聚众千人讲佛论道,吃穿用度极为奢侈。宋军兵围金陵,李煜诏“小长老”商议据守之事,“小长老”遂“摇旗退敌”,宋兵竟果然退却,后主大喜,命兵士诵《救苦观音菩萨经》以解围。至南唐将亡,李煜又诏“小长老”退敌,“小长老”托病不出。等到皇甫继勋死后,李煜才明白被骗,就鸩杀了“小长老”。
③骄奢声色
李煜出生南唐深宫,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曾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墙壁,以玳瑁为钉;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以红罗朱纱糊在窗上;屋外则广植梅花,于花间设置彩画小木亭,仅容二座,李煜就和爱姬周氏赏花对饮。每逢春盛花开,就以隔筒为花器插花,置于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为“锦洞天”。每年七夕生日时,李煜必命人用红、白色丝罗百余匹,作月宫天河之状,整夜吟唱作乐,天明才撤去。
李煜前期的诗词作品,一首首都是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如《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一词,嫔妃宫女满宫殿、晚间歌舞鱼贯列,饮酒听歌、月夜踏马,一派歌舞升平,可以说是他为帝时纵情声色的真实写照。
![]()
④伉俪情深
李煜在位期间,虽后宫嫔妃甚多,但却对两位皇后用情极深。大周后,名娥皇,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李煜作《念家山》,大周后便弹奏词调、作《邀醉舞》。李煜曾为她创作多首诗词,记述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表达迷恋周后之情。大周后生病时,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及其去世,后主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辞二首》,抒发对大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大周后去世后,李煜又娶了周后之妹为皇后,即小周后。南唐亡国后,李煜与小周后一同被俘入北宋汴京,携手度过三年“日夕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受尽屈辱。李煜客死他乡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去。
⑤焚烧藏品
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繇、王羲之真迹甚多,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将攻陷金陵,李煜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金陵城破后,黄氏便依旨将宫藏书画等焚烧殆尽。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