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的赛场上,当他的儿子张本智和在决胜局以9-5领先的时候,却被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将陈俊菘连追六分,最终逆转击败时,镜头捕捉到了看台上张本宇那张铁青的脸,那表情里不仅仅是失望,更混杂着震惊、愤怒与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力感。
这一次的失利,远不止是输掉一场比赛那么简单,而是将他儿子性格中的缺陷,再一次赤裸裸地暴露在全世界球迷面前。
张本智和又输了,这已经是一个月内的第二次“一轮游”,上一次在澳门冠军赛输给中国的薛飞,这一次在中国大满贯赛上,输给了世界排名仅第113位、年仅20岁的中国新秀陈俊菘,比失败更让他父亲张本宇感到窒息的,其实是张本智和输球的方式。
![]()
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他再次于关键分上崩盘,从前那种得一分便嘶吼、失一分便泄气的情绪波动,在这场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上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技术上的溃败。
纵观整场比赛,张本智和的技术短板依然明显,数据显示,他的正手进攻使用率低至28%,面对陈俊菘生胶打法制造的旋转变化,他显得办法不多,但这些技术问题,某种程度上都可以通过训练去弥补。真正让张本宇感到无力的,是儿子那似乎永远无法成熟起来的心态。
![]()
在决定生死的局末阶段,当比分焦灼在9平之后,他的得分率甚至不到40%,这不是偶然,这是他性格中抗压能力脆弱的具体表现。
中国有句古话,叫“胜不骄,败不馁”,这简单的六个字,却成了张本智和始终无法参透的竞技哲学,他在赛前常常高调喊出“冲击世界第一”、“打进决赛”的目标,这种豪言壮语在获胜时是自信,在连续失败后,就变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外界嘲讽的话柄。
![]()
他可以在得分后激动得仿佛赢得了全世界,也会在失分后瞬间变得垂头丧气,这种极度的情绪化,不仅消耗自身的精力,也让对手更容易捕捉到他的心理弱点。
赛后,张本智和将失利的矛头指向了现场观众,抱怨“被观众干扰出局”,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更大的舆论反弹,许多人指出,主场助威是竞技体育的常态,将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是一种缺乏担当的表现,这也让张本宇的处境更为尴尬。
![]()
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儿子乒乓事业的父亲,张本宇成功地将一双儿女培养成了顶尖的“乒乓球机器”,他们拥有娴熟的技艺和职业的比赛能力,在“育人”这一课上,似乎缺失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观点认为,张本宇的家庭教育,过于聚焦在球技的打磨上,而疏忽了对孩子性格的磨砺与品行的塑造,乒乓球不只是一项技术运动,它更是一场心理的博弈,一个只会打球,却不懂得控制情绪、尊重对手、坦然面对成败的运动员,很难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其职业天花板也清晰可见,张本智和如今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瓶颈,更是人格修为上的困境。
![]()
对于张本宇而言,此刻的愤怒与沮丧,可能掺杂着更为复杂的情绪,他或许在恨儿子不争气,在手握大好局势时心态崩溃,他或许在恨中国乒乓球的强大,为何总有层出不穷的新人给予他们致命一击,他或许,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丝悔意,反思自己当初选择举家赴日,并将儿子推向风口浪尖的道路是否正确,当儿子因性格问题而“招人恨”时,作为父亲和教练,他难辞其咎。
张本智和的案例,给所有从事竞技体育的人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职业运动员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战术、体能是硬件,而心态、性格、品行则是更关键的软件,硬件决定了你能走多快,但软件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
目前看来,张本智和在“软件”上的漏洞,正严重制约着他的发展,甚至可能让他此前所有的“硬件”努力付诸东流。
张本宇的气,表面上是气儿子输球,更深层次,是气他“输人”——输掉了风度,输掉了心态,也几乎输掉了未来更大的可能性。
![]()
如果张本智和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性格缺陷的严重性,并进行彻底的自我重塑,那么这样“输球又输人”的戏码,恐怕还会在未来不断上演,而张本宇,或许只能在场边,一次又一次地,被气得无言以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