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是老子思想中关于 “知识积累” 与 “真理探索” 的核心观点之一。
这句话的大意是:追求外在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靠每天的积累来丰富;而探索事物的本质,需要靠每天减少冗余的干扰(执念、固化思维和既有已知等自我束缚、功利心等)来接近。
当个体被主观执念、固化思维和偏见等束缚时,便难以客观看待世界,洞察事物的本质(道),便难以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
“为学日益” 是为了让自己不断积累的已知,帮助自己去探索那些尚未知晓的知识领域的同时,不被既有的已知束缚,从而持续地拓展自己认知的边界。
如果把 “既有已知” 当作 “不可动摇的教条”,就容易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习惯性地排斥与自己不一致的信息、知识、观点和方法。这与 “为道”(探索本质、接近真理)的目标完全相悖。
如果仅是在“已知”的领域内不断地增加信息量,用旧框架解读新信息,学习和成长将简化为“收集已知信息”和“验证自己偏见”的过程。
![]()
如果你开始认识自我,但并不试图改变自我,那么你正在经历脱胎换骨。
克里希那穆也认为:一个人的脱胎换骨,源自觉察到自己被束缚的方式,在不干预的持续觉察中,让这些束缚失去无意识的庇护而瓦解,新意识自然生发,人也将会因此而出现蜕变。
自我是一个人最大的枷锁,提升自己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是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觉察、反省、复盘和对标等方式发现、并超越束缚自己的错误思维、认知、行为和习惯等自我无意识模式,从而超越自我束缚。
![]()
有效提升自己的方式虽然还有很多,包括大量读书;密集做事,苦练基本功;聚焦自己最擅长的事,并不断做到极致等;
但这些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如一万小时定律。
同时,认知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基于错误思维、认知和习惯等基础上的任何努力,都难以见效。
如果不能超越自我束缚,学习和行动或将变成机械的重复,而非持续的迭代。
![]()
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所言的:“人一辈子做对两件事就可以很富有:寻找什么是有效的,重复它;发现什么是无效的,避免它。”
当你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就停止做错误的事。
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已经发生焕然一新的变化。
你将不会再继续被过往的错误思维、习惯、认知和经验束缚。
你将会以新的眼光看待世界、采取新的行动、迈向正确、走向成功。
你将不会再继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错误的事情、避免失败或减少损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